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地区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与铀成矿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09:2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目前已经发现一系列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也是我国重要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产地。从东往西依次有纳岭沟铀矿床、东胜铀矿床、杭锦旗铀矿床和大营铀矿床。随着鄂尔多斯盆地铀矿勘查的深入,新的远景地段也在不断扩展,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的西部巴音青格利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发现了比较理想的砂岩型铀成矿层位和铀矿化,显示出巴音青格利地区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主要以岩石学、矿物学和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利用偏光显微镜、LA-MC-ICPMS、放射性照相、电子探针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地区直罗组下段含矿砂岩的岩石学、物源、成岩与成矿序列、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定年、α蚀刻径迹和铀矿物赋存状态开展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层间氧化带特征和热流体改造特征,探讨巴音青格利地区铀成矿机制,为进一步找矿提供必要的依据。研究显示,巴音青格利地区直罗组下段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具有近物源的特点。为进一步了解研究区物源具体来源,利用LA-MC-ICPMS对碎屑锆石展开了U-Pb同位素定年分析,结果显示巴音青格利直罗组下段砂岩沉积主要物源可能来自于北部的大青山-乌拉山以及... 

【文章来源】: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1.2.3 巴音青格利地区直罗组砂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与自然地理概况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构造演化
    2.4 区域地层
    2.5 铀矿目的层特征
        2.5.1 砂体发育特征
        2.5.2 含矿砂岩特征
3 目的层岩石学特征
    3.1 砂岩成分
        3.1.1 碎屑成分
        3.1.2 填隙物成分
    3.2 砂岩结构构造特征
    3.3 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
        3.3.1 实验分析方法
        3.3.2 碎屑锆石特征
        3.3.3 物源分析
4 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划分
    4.1 主要成岩作用
        4.1.1 胶结作用
        4.1.2 溶蚀作用
        4.1.3 交代作用
    4.2 成岩与成矿序列
        4.2.1 早成岩A阶段
        4.2.2 早成岩B阶段
        4.2.3 表生成矿阶段
        4.2.4 热流体改造阶段
5 铀矿物特征与富集成因
    5.1 α蚀刻径迹
    5.2 电子探针
    5.3 铀矿物与其他矿物伴生关系
        5.3.1 产于蚀变黑云母中的铀矿物
        5.3.2 碎屑颗粒(石英、长石)以及粘土膜周边的铀矿物
        5.3.3 与黄铁矿共生的铀矿物
        5.3.4 与含钛矿物伴生的铀矿物
    5.4 铀富集特征
6 铀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型
    6.1 古层间氧化带特征
        6.1.1 古层间氧化带平面发育特征
        6.1.2 古层间氧化带剖面形态特征
    6.2 成矿条件分析
        6.2.1 地质构造条件
        6.2.2 有利的沉积地层条件
        6.2.3 铀源条件
        6.2.4 古气候条件
    6.3 成矿模型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大营以西直罗组下段铀成矿条件分析[J]. 张晓玉,徐冉.  新疆有色金属. 2018(06)
[2]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区域大规模叠合氧化形成条件与铀成矿作用[J]. 刘璐,彭云彪,戴明建.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8(01)
[3]鄂尔多斯盆地巴音青格利地段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J]. 李振成,胡立飞,李强,范彦平.  西部资源. 2017(06)
[4]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地区铀矿物赋存形式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陈路路,冯晓曦,司马献章,李建国,郭虎,陈印,赵华雷,汤超,王贵,刘忠仁,李曙光.  地质与勘探. 2017(04)
[5]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后生蚀变成因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J]. 戴明建,李文辉,刘璐,彭云彪,焦养泉,苗爱生,张字龙.  地质通报. 2017(04)
[6]鄂尔多斯北部侏罗纪延安组、直罗组孢粉化石及其古气候意义[J]. 孙立新,张云,张天福,程银行,李艳峰,马海林,杨才,郭佳成,鲁超,周晓光.  地学前缘. 2017(01)
[7]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侏罗纪延安组、直罗组泥岩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沉积环境意义[J]. 张天福,孙立新,张云,程银行,李艳锋,马海林,鲁超,杨才,郭根万.  地质学报. 2016(12)
[8]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直罗组物源分析及其铀成矿意义[J]. 张龙,吴柏林,刘池洋,雷开宇,侯惠群,孙莉,寸小妮,王建强.  地质学报. 2016(12)
[9]伊犁盆地洪海沟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其与铀富集关系研究[J]. 董亚栋,聂逢君,张成勇,张虎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5)
[10]鄂尔多斯盆地大营铀矿铀的赋存状态研究[J]. 寸小妮,吴柏林,张洪深,孙莉,罗晶晶,李彦青,庞康,张茜.  西北地质. 2016(02)

博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衰变生热对炭质碎屑成熟度的催化影响[D]. 张帆.中国地质大学 2018
[2]尼日尔阿泽里克地区砂岩型铀矿控矿因素研究[D]. 许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3
[3]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成岩作用的成矿约束[D]. 樊爱萍.西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砂岩型铀矿铀的赋存状态及铀源探讨[D]. 马晔.西北大学 2013
[2]东胜铀矿床和钱家店铀矿床后生蚀变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D]. 庞雅庆.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07



本文编号:3566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66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