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西南部盖层水文地质特征及与铀矿化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17:16
研究区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继发现QJD层间氧化带型矿床以来,按QJD矿床成矿特征探索相继发现BLS、HLJ、DL等矿化带,找矿前景广阔。通过对松辽盆地西南部晚白垩世以来,前第四系沉积盖层,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岩组特征、补给、径流、排泄水动力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放射性水化学环境、地下水中同位素特征、古水文地质等特征分析,阐明盖层水文地质特征与铀矿化的关系,近一步说明铀成矿层位水文地质特征及铀矿化形成的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45(1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地下水动力场示意图
从补给区至排泄区主要是沿地下径流方向Cl-与Na+含量在逐渐增加,矿化度也相应的增高(见图2)。矿化度从补给区0.1~0.5(g/l)至排泄区0.85~2.53(g/l),地下水由弱酸性-中性,变为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从HCO3型水过渡到Cl·HCO3型;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补给区大于3.0 mg/l,到排泄区溶解氧含量降低,一般小于3.0 mg/l,局部小于2.0 mg/l;补给区地下水中Fe2+与Fe3+的比值大多小于10,到排泄区Fe2+与Fe3+比值大于10,呈现出较强的还原环境,呈北东向及北西向展布。补给区和径流区Eh值一般0~50 mv,Eh值小于0 mv的区域主要位于新开河及西辽河下游、盆地内水泡子发育的地带及构造局部排泄区附近。研究区内地下水中补给区H2S含量较低,一般低于0.05 mg/l,径流区小于1.0 mg/l,其次在构造发育地带水中H2S含量也有所增加,在构造排泄区内增加幅度较大(见图2)。由于构造导通作用,深部含H2S还原性流体排泄至潜水及承压水,形成局部还原障,有利于铀元素沉淀。
地下水的含铀性总体上表现蚀源区地下水中铀含量高,径流区、排泄区地下水中总体铀含量较低(见图3),说明铀元素在运移过程中发生沉淀富集现象。研究区水中铀背景值3.01 μg/l,偏高值4.63 μg/l、增高值为6.25 μg/l、异常值为7.87 μg/l。水异常晕整体趋势由西部向北东向及东西向规模减小,与北东向、北西向构造关系较密切(见图3)。水中铀元素分布特点是水中铀异常点较为连续、数量较多,水中铀含量一般为10.0~40.0 μg/l。另外,下部承压含水层中铀含量较高的承压水径流至深大断裂沿断裂向潜水排泄,引起潜水中铀含量的增加。铀异常晕对铀矿化有一定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文地质概化模型与铀成矿关系探讨——以伊犁盆地南缘铀矿田为例[J]. 李彦龙,李盛富,任满船. 新疆地质. 2019(01)
[2]内蒙古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祝虎林.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1)
[3]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J]. 李鑫石. 西部资源. 2018(06)
[4]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范文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01)
[5]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彬县地区水文地球化学及铀成矿作用特征[J]. 张字龙,范洪海,贺锋,刘红旭,贾立城,衣龙升,杨梦佳. 地质通报. 2017(04)
[6]松辽盆地南部宝龙山地区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佟术敏,蔡建芳,杨文达,宁君,丁翠玲. 铀矿地质. 2015(05)
本文编号:3606979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45(1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地下水动力场示意图
从补给区至排泄区主要是沿地下径流方向Cl-与Na+含量在逐渐增加,矿化度也相应的增高(见图2)。矿化度从补给区0.1~0.5(g/l)至排泄区0.85~2.53(g/l),地下水由弱酸性-中性,变为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从HCO3型水过渡到Cl·HCO3型;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补给区大于3.0 mg/l,到排泄区溶解氧含量降低,一般小于3.0 mg/l,局部小于2.0 mg/l;补给区地下水中Fe2+与Fe3+的比值大多小于10,到排泄区Fe2+与Fe3+比值大于10,呈现出较强的还原环境,呈北东向及北西向展布。补给区和径流区Eh值一般0~50 mv,Eh值小于0 mv的区域主要位于新开河及西辽河下游、盆地内水泡子发育的地带及构造局部排泄区附近。研究区内地下水中补给区H2S含量较低,一般低于0.05 mg/l,径流区小于1.0 mg/l,其次在构造发育地带水中H2S含量也有所增加,在构造排泄区内增加幅度较大(见图2)。由于构造导通作用,深部含H2S还原性流体排泄至潜水及承压水,形成局部还原障,有利于铀元素沉淀。
地下水的含铀性总体上表现蚀源区地下水中铀含量高,径流区、排泄区地下水中总体铀含量较低(见图3),说明铀元素在运移过程中发生沉淀富集现象。研究区水中铀背景值3.01 μg/l,偏高值4.63 μg/l、增高值为6.25 μg/l、异常值为7.87 μg/l。水异常晕整体趋势由西部向北东向及东西向规模减小,与北东向、北西向构造关系较密切(见图3)。水中铀元素分布特点是水中铀异常点较为连续、数量较多,水中铀含量一般为10.0~40.0 μg/l。另外,下部承压含水层中铀含量较高的承压水径流至深大断裂沿断裂向潜水排泄,引起潜水中铀含量的增加。铀异常晕对铀矿化有一定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文地质概化模型与铀成矿关系探讨——以伊犁盆地南缘铀矿田为例[J]. 李彦龙,李盛富,任满船. 新疆地质. 2019(01)
[2]内蒙古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祝虎林.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1)
[3]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J]. 李鑫石. 西部资源. 2018(06)
[4]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范文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01)
[5]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彬县地区水文地球化学及铀成矿作用特征[J]. 张字龙,范洪海,贺锋,刘红旭,贾立城,衣龙升,杨梦佳. 地质通报. 2017(04)
[6]松辽盆地南部宝龙山地区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佟术敏,蔡建芳,杨文达,宁君,丁翠玲. 铀矿地质. 2015(05)
本文编号:3606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60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