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三维环境下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21:12
“十三五”煤炭工业规划明确了未来煤炭发展的方向,数字矿山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煤企急需变革,煤矿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近年来,综采面机械设备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众多专家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综采工作面的形成要素,传统的综采面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所以,必须改善综采面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程度。本文对比研究了大量三维建模的优缺点和传统综采面生产管理系统结构,综合应用了三维建模、gis理论、计算机算法基础、地质统计学、计算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多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本文通过分析综采面生产过程的特点,开发了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系统。本系统以AutoCAD 2014平台为基础,选用配置于CAD系统自带完整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的Visual LISP语言和Microsoft Access 2007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论文进行了以下层次的研究与探讨:(1)本文结合综采面的真实生产情况,构建了综采面真三维环境,设计了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为综采面生产管理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建设搭建了平台。为了满足综采面生产过...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综采面真三维环境研究国内外现状
1.3 综采面生产过程管理国内外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综采面真三维环境的建立
2.1 真三维环境建立准则
2.2 综采面真三维环境搭建
2.2.1 真三维模型之间几何关系确定
2.2.2 综采面三维煤层模型的建立
2.2.3 支架模型的建立
2.2.4 采煤机模型的建立
2.2.5 刮板输送机模型的建立
2.3 真三维环境生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功能的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3.1.1 系统设计目标
3.1.2 系统设计流程
3.2 系统设计原则
3.3 开发平台及主要技术简介
3.3.1 AutoCAD开发平台简介
3.3.2 主要开发技术简介
3.4 系统的总体设计
3.4.1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3.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采面生产过程模型的算法研究
4.1 综采面生产工艺模型的构建
4.1.1 综采面生产工艺过程分析
4.1.2 顶底板生产工艺模型构建
4.1.3 采煤机生产工艺模型构建
4.1.4 液压支架生产工艺模型构建
4.1.5 刮板输送机生产工艺模型构建
4.2 综采面生产过程演示模型的构建
4.2.1 综采面生产过程模型构建
4.2.2 综采面生产过程演示算法的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可视化研究
5.1 综采面生产过程的图形与数据管理
5.1.1 综采面生产过程的图形管理
5.1.2 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的数据管理
5.2 综采面生产工艺模型可视化管理
5.2.1 综采面生产工艺模型的实现
5.2.2 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监测控制模型的实现
5.2.3 采空区重构
5.3 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演示系统的实现
5.3.1 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动态演示模型的实现
5.3.2 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动态演示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的实现
6.1 系统主界面
6.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6.2.1 数据库的建立
6.2.2 综采面真三维环境构建功能
6.2.3 综采面产量和回采率实时监测功能
6.2.4 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演示功能
6.2.5 综采面生产过程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功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杜广亮,杨文革. 煤矿机械. 2016(12)
[2]数字矿山技术进展[J]. 王李管,陈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08)
[3]黄陵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开采系统集成设计与实践[J]. 范京道,王国法,张金虎,李占平. 煤炭工程. 2016(01)
[4]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整体结构设计[J]. 赵云娥. 煤矿机械. 2015(02)
[5]综采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发展方向[J]. 王国法.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9)
[6]中国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与发展[J]. 王金华,黄曾华.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9)
[7]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J]. 王金华,黄乐亭,李首滨,黄曾华. 煤炭学报. 2014(08)
[8]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动态修正关键技术[J]. 孙振明,毛善君,祁和刚,李仲学,李梅. 煤炭学报. 2014(05)
[9]基于ADO.NET技术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编程实现[J]. 江凌,杨平利,杨梅,袁媛. 现代电子技术. 2014(08)
[10]煤矿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设计[J]. 吉才睿. 电子世界. 2013(19)
博士论文
[1]采煤机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司垒.中国矿业大学 2015
[2]地矿三维集成建模与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 郭甲腾.东北大学 2013
[3]贺家圪台铝土矿长壁松动爆破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D]. 于伟.太原理工大学 2013
[4]矿山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及三维实体建模应用研究[D]. 陈玲侠.长安大学 2013
[5]地下矿生产可视化管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熊书敏.中南大学 2012
[6]数字化露天矿虚拟开采模型构建技术及应用研究[D]. 刘光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
[7]复杂地质体块体建模方法研究[D]. 孟祥宾.中国海洋大学 2010
[8]三维CAD模型形状结构分析方法[D]. 马露杰.华中科技大学 2009
[9]基于OO-Solid数据模型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与动态更新方法研究[D]. 邓念东.西安科技大学 2009
[10]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邢存恩.太原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三维煤层模型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系统研究[D]. 郭志军.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基于AutoCAD的工程制图教学系统的开发研究[D]. 郭鑫蕾.太原理工大学 2015
[3]金川Ⅱ矿区三维地质建模和矿化空间分析[D]. 裴禾.中南大学 2014
[4]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岩土工程设计与可视分析[D]. 杨传江.东北大学 2013
[5]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算法研究[D]. 张春明.东北大学 2011
[6]岩土工程区地上下三维集成建模与软件开发[D]. 杨宜舟.东北大学 2011
[7]基于GIS的复杂构造煤层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
[8]综采工作面设备尺寸自动配套系统研究[D]. 郭永昌.太原理工大学 2009
[9]克里金(kriging)插值方法在煤层分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翟进乾.太原理工大学 2008
[10]矿井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D]. 汤国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9538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综采面真三维环境研究国内外现状
1.3 综采面生产过程管理国内外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综采面真三维环境的建立
2.1 真三维环境建立准则
2.2 综采面真三维环境搭建
2.2.1 真三维模型之间几何关系确定
2.2.2 综采面三维煤层模型的建立
2.2.3 支架模型的建立
2.2.4 采煤机模型的建立
2.2.5 刮板输送机模型的建立
2.3 真三维环境生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功能的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3.1.1 系统设计目标
3.1.2 系统设计流程
3.2 系统设计原则
3.3 开发平台及主要技术简介
3.3.1 AutoCAD开发平台简介
3.3.2 主要开发技术简介
3.4 系统的总体设计
3.4.1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3.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采面生产过程模型的算法研究
4.1 综采面生产工艺模型的构建
4.1.1 综采面生产工艺过程分析
4.1.2 顶底板生产工艺模型构建
4.1.3 采煤机生产工艺模型构建
4.1.4 液压支架生产工艺模型构建
4.1.5 刮板输送机生产工艺模型构建
4.2 综采面生产过程演示模型的构建
4.2.1 综采面生产过程模型构建
4.2.2 综采面生产过程演示算法的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可视化研究
5.1 综采面生产过程的图形与数据管理
5.1.1 综采面生产过程的图形管理
5.1.2 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的数据管理
5.2 综采面生产工艺模型可视化管理
5.2.1 综采面生产工艺模型的实现
5.2.2 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监测控制模型的实现
5.2.3 采空区重构
5.3 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演示系统的实现
5.3.1 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动态演示模型的实现
5.3.2 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动态演示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的实现
6.1 系统主界面
6.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6.2.1 数据库的建立
6.2.2 综采面真三维环境构建功能
6.2.3 综采面产量和回采率实时监测功能
6.2.4 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演示功能
6.2.5 综采面生产过程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功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杜广亮,杨文革. 煤矿机械. 2016(12)
[2]数字矿山技术进展[J]. 王李管,陈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08)
[3]黄陵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开采系统集成设计与实践[J]. 范京道,王国法,张金虎,李占平. 煤炭工程. 2016(01)
[4]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整体结构设计[J]. 赵云娥. 煤矿机械. 2015(02)
[5]综采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发展方向[J]. 王国法.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9)
[6]中国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与发展[J]. 王金华,黄曾华.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9)
[7]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J]. 王金华,黄乐亭,李首滨,黄曾华. 煤炭学报. 2014(08)
[8]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动态修正关键技术[J]. 孙振明,毛善君,祁和刚,李仲学,李梅. 煤炭学报. 2014(05)
[9]基于ADO.NET技术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编程实现[J]. 江凌,杨平利,杨梅,袁媛. 现代电子技术. 2014(08)
[10]煤矿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设计[J]. 吉才睿. 电子世界. 2013(19)
博士论文
[1]采煤机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司垒.中国矿业大学 2015
[2]地矿三维集成建模与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 郭甲腾.东北大学 2013
[3]贺家圪台铝土矿长壁松动爆破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D]. 于伟.太原理工大学 2013
[4]矿山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及三维实体建模应用研究[D]. 陈玲侠.长安大学 2013
[5]地下矿生产可视化管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熊书敏.中南大学 2012
[6]数字化露天矿虚拟开采模型构建技术及应用研究[D]. 刘光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
[7]复杂地质体块体建模方法研究[D]. 孟祥宾.中国海洋大学 2010
[8]三维CAD模型形状结构分析方法[D]. 马露杰.华中科技大学 2009
[9]基于OO-Solid数据模型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与动态更新方法研究[D]. 邓念东.西安科技大学 2009
[10]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邢存恩.太原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三维煤层模型综采面生产过程动态管理系统研究[D]. 郭志军.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基于AutoCAD的工程制图教学系统的开发研究[D]. 郭鑫蕾.太原理工大学 2015
[3]金川Ⅱ矿区三维地质建模和矿化空间分析[D]. 裴禾.中南大学 2014
[4]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岩土工程设计与可视分析[D]. 杨传江.东北大学 2013
[5]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算法研究[D]. 张春明.东北大学 2011
[6]岩土工程区地上下三维集成建模与软件开发[D]. 杨宜舟.东北大学 2011
[7]基于GIS的复杂构造煤层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
[8]综采工作面设备尺寸自动配套系统研究[D]. 郭永昌.太原理工大学 2009
[9]克里金(kriging)插值方法在煤层分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翟进乾.太原理工大学 2008
[10]矿井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D]. 汤国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9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61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