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变理论的缓倾斜底板岩层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19:19
我国煤炭赋存种类多,近水平及缓倾斜煤层占比为85.96%,倾斜煤层为10.16%,急倾斜煤层为3.88%。在已有研究中,人们多注重于水平底板受力变形的问题,对缓倾斜底板岩层破断后的平衡稳定性态研究较少。因此,缓斜底板岩层破断后的稳定性分析成为煤矿巷道底板稳定性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本文针对缓倾斜底板岩层的赋存特点和断裂特征,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探讨了缓倾斜底板岩层的失稳破断机理及其分岔后的屈曲性态,确定了缓倾斜底板岩层破断后的隆起位移幅值以及两端的相对移近量,给出了底板岩层的位移幅值与两帮相对移近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相对移近量和位移幅值随岩层倾角的变化曲线图。并应用Lagrange中值定理确定了底板隆起的破断位置,着重对缓斜底板岩层的破断位置以及破断后的相对位移做了分析。本文还分析了缓斜底板岩层在分叉点的平衡构形和平衡路径以及其它相关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用实例验证了相对位移和位移幅值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缓倾斜底板岩层稳定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底板岩层的稳定性评价体系,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提出突变级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缓倾斜底板岩层稳定性的综合评价...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未变形状态下缓斜底板岩层的力学模型
力向底板岩层传递时,底板岩层受到水平推发生断裂底鼓。统计资料表明,大概有 2的[37]。由于巷道底鼓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状态下缓倾斜底板岩层的模型。缓倾斜底鼓,如图 3.2 所示。缓斜底板岩层在图示受P1 未变形状态下缓斜底板岩层的力学模型P
图 3.4 缓斜底板岩层的变形和位移 2 221 1sin cosma l l 2 2 22 2cos sinml l a l 22cos sinl a 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矿巷道缓斜底板岩层的后屈曲性态研究[J]. 李佳星,杨治林,赵高长,杨永辉. 煤炭技术. 2019(02)
[2]浅埋偏压巷道底板稳定性分析[J]. 赵永清,何永红,罗雄文.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8(05)
[3]采高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J]. 李江华,许延春,谢小锋,姚依林,高玉兵. 煤炭学报. 2015(S2)
[4]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模型的交通事故检测[J]. 龙琼,胡列格,张谨帆,周昭明. 土木工程学报. 2015(09)
[5]基于突变理论的底板突水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 刘士亮,刘伟韬,霍志超. 中国煤炭地质. 2015(08)
[6]耿村煤矿13210工作面掘进巷道底板切槽卸压防治底鼓机理及实践研究[J]. 张波.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02)
[7]沿空留巷巷道围岩变形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董春亮,卢小雨. 煤炭技术. 2015(01)
[8]巷道破碎围岩加固技术应用与实践[J]. 张勇利,张喜娟. 煤炭与化工. 2014(12)
[9]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 徐德宝,曹始友,徐孚效,陈永新. 煤矿安全. 2014(12)
[10]矿井深埋巷道底鼓治理新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J]. 孔德玺,徐素国. 煤炭技术. 2014(11)
博士论文
[1]富含瓦斯煤岩体采掘失稳非线性力学机理研究[D]. 张天军.西安科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邱斌.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层状岩体边坡失稳研究及突变理论的运用[D]. 庞帅.河北工程大学 2017
[3]丰达煤矿-340大巷底鼓控制技术研究[D]. 董云龙.河北工程大学 2015
[4]斜跨工作面底板岩石巷道稳定性研究[D]. 王彬.中国矿业大学 2014
[5]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D]. 丁琳.山东大学 2010
[6]基于突变理论的物流通道选择研究[D]. 张骐.大连海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23772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未变形状态下缓斜底板岩层的力学模型
力向底板岩层传递时,底板岩层受到水平推发生断裂底鼓。统计资料表明,大概有 2的[37]。由于巷道底鼓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状态下缓倾斜底板岩层的模型。缓倾斜底鼓,如图 3.2 所示。缓斜底板岩层在图示受P1 未变形状态下缓斜底板岩层的力学模型P
图 3.4 缓斜底板岩层的变形和位移 2 221 1sin cosma l l 2 2 22 2cos sinml l a l 22cos sinl a 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矿巷道缓斜底板岩层的后屈曲性态研究[J]. 李佳星,杨治林,赵高长,杨永辉. 煤炭技术. 2019(02)
[2]浅埋偏压巷道底板稳定性分析[J]. 赵永清,何永红,罗雄文.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8(05)
[3]采高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J]. 李江华,许延春,谢小锋,姚依林,高玉兵. 煤炭学报. 2015(S2)
[4]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模型的交通事故检测[J]. 龙琼,胡列格,张谨帆,周昭明. 土木工程学报. 2015(09)
[5]基于突变理论的底板突水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 刘士亮,刘伟韬,霍志超. 中国煤炭地质. 2015(08)
[6]耿村煤矿13210工作面掘进巷道底板切槽卸压防治底鼓机理及实践研究[J]. 张波.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02)
[7]沿空留巷巷道围岩变形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董春亮,卢小雨. 煤炭技术. 2015(01)
[8]巷道破碎围岩加固技术应用与实践[J]. 张勇利,张喜娟. 煤炭与化工. 2014(12)
[9]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 徐德宝,曹始友,徐孚效,陈永新. 煤矿安全. 2014(12)
[10]矿井深埋巷道底鼓治理新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J]. 孔德玺,徐素国. 煤炭技术. 2014(11)
博士论文
[1]富含瓦斯煤岩体采掘失稳非线性力学机理研究[D]. 张天军.西安科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邱斌.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层状岩体边坡失稳研究及突变理论的运用[D]. 庞帅.河北工程大学 2017
[3]丰达煤矿-340大巷底鼓控制技术研究[D]. 董云龙.河北工程大学 2015
[4]斜跨工作面底板岩石巷道稳定性研究[D]. 王彬.中国矿业大学 2014
[5]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D]. 丁琳.山东大学 2010
[6]基于突变理论的物流通道选择研究[D]. 张骐.大连海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23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62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