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LA-ICP-MS/FT方法在矿床保存研究中的应用——以赣东北德兴铜矿和银山铅锌矿床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9 01:28
  矿床保存是成矿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裂变径迹研究是揭示矿床保存条件和程度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建立了LA-ICP-MS/FT方法,该方法获得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与已有外探测器法分析结果对比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基于此方法,对赣东北德兴铜矿与银山铅锌矿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得到了德兴成矿岩体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71.4±8.6 Ma,银山地区英安斑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77.1±8.3 Ma。这一结果表明,在区域整体抬升背景下,两个矿区均以较低的剥蚀抬升速率抬升至地表。两个矿区样品磷灰石平均裂变径迹围限长度分别为12.32±1.77μm和12.56±1.91μm,对应Dpar值为2.45±0.19μm和1.84±0.17μm,径迹长度频度分布属于单峰型,证实两个矿区为单向冷却过程且没有遭受后期明显的热扰动。进一步温度-时间热模拟路径显示,德兴和银山在70 Ma前经历了快速隆升过程,然后开始缓慢抬升,到约20 Ma开始再次快速隆升。结合前人报道的U-Th/He定年结果, 100Ma以来,德兴可能比银山具有相对更高的隆升量(~1 km)。 

【文章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0,44(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样品及分析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基于LA-ICP-MS裂变径迹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4.2 赣东北德兴与银山矿区剥蚀抬升史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江口盆地中——新生代热隆升格局的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反演[J]. 李庶波,王岳军,吴世敏.  地学前缘. 2018(01)
[2]华南中生代构造转换和古太平洋俯冲启动[J]. 李三忠,臧艺博,王鹏程,索艳慧,李玺瑶,刘鑫,周在征,刘晓光,王倩.  地学前缘. 2017(04)
[3]矿床保存变化研究的热年代学技术方法[J]. 袁万明.  岩石学报. 2016(08)
[4]郯庐断裂带对鲁西隆升过程的影响: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许立青,李三忠,郭玲莉,索艳慧,曹现志,戴黎明,王鹏程,惠格格.  岩石学报. 2016(04)
[5]吉林桦甸市夹皮沟本区金矿剥露历史和矿床保存变化——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证据[J]. 冯云磊,袁万明,郝娜娜,段宏伟,陈小宁,曹建辉.  地质论评. 2015(01)
[6]中、上扬子白垩纪以来的剥蚀过程及构造意义——低温年代学数据约束[J]. 石红才,施小斌.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8)
[7]汉中盆地发育机制及构造演化研究[J]. 王明明.  国际地震动态. 2014(07)
[8]四川甘孜-理塘金成矿带成矿时代与构造活动的裂变径迹研究[J]. 郇伟静,李娜,袁万明,龚庆杰,张静,王庆飞.  岩石学报. 2013(04)
[9]宁芜、庐枞盆地玢岩铁矿成矿深度及成矿后抬升、剥蚀情况: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J]. 刘文浩,张均,李婉婷,孙腾,江满容,王健,吴建阳,陈曹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05)
[10]江西德兴地区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关系[J]. 李晓峰,胡瑞忠,韦星林,肖荣,肖宁,王翠云,杨锋.  地质论评. 2012(01)

博士论文
[1]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D]. 曹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本文编号:3631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631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