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北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的矿物学行为和成矿过程
发布时间:2022-04-27 18:11
稀有金属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浙西北临安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发育了丰富的稀有金属矿物。本论文选取了河桥花岗岩及其周围的石室寺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在野外与显微镜下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矿物学、激光拉曼光谱等研究,揭示了浙西北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的赋存状态、富集、结晶和成矿过程,探讨了河桥花岗岩与石室寺伟晶岩之间的成因联系,获得了如下认识:(1)河桥花岗岩具有较高Si02和A1203含量,贫FeOT、MgO、MnO、CaO、P2O5,富F,为典型A型花岗岩;石室寺伟晶岩具有富含Nb、Y、F等特征,为NYF型伟晶岩。石室寺伟晶岩中铌铁矿LA-ICP-MSU-Pb年龄为130.5±1.7Ma,地质特征、年代学、矿物学特征等表明石室寺NYF型伟晶岩与河桥A型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2)从河桥花岗岩到石室寺伟晶岩,云母类矿物由铁黑云母、黑鳞云母演变为铁锂云母,长石类矿物逐渐演化到钠长石,萤石具有富Y的特征,同时Li、Rb、Nb、Ta等元素含量逐渐上升,并出现少量重钽铁矿、细晶石等Ta矿物。(3)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中的稀有金...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矿物缩写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成矿的研究现状
1.2.1 花岗质岩石分类
1.2.2 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元素的赋存形式
1.2.3 浙西北花岗质岩石中的稀有金属矿产
1.3 研究路线与工作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1.4.2 矿物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
1.4.3 铌铁矿U-Pb同位素分析
1.4.4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1.5 工作量统计
2 浙西北河桥地区地质背景
2.1 浙西北地质背景
2.2 河桥地区地质特征
2.2.1 河桥花岗岩
2.2.2 石室寺伟晶岩
3 浙西北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3.1 岩相学特征
3.2 地球化学特征
3.2.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3.2.2 微量元素特征
3.3 铌铁矿定年分析
4 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的矿物学特征
4.1 主要造岩矿物
4.1.1 长石类矿物
4.1.2 云母类矿物
4.1.3 绿泥石
4.1.4 萤石
4.2 稀有金属矿物
4.2.1 铌钽钨氧化物
4.2.2 铈矿物
4.2.3 钇矿物
4.2.4 钛矿物
4.2.5 钍石
4.2.6 锆石
5 浙西北河桥花岗质岩石的成因与演化
5.1 河桥花岗质岩石的类型及成因
5.2 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的演化
5.3 小结
6 浙西北河桥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成矿过程
6.1 稀有金属成矿过程
6.2 铌-钨系列矿物演化
6.2.1 铌铁矿-铌钨矿物-黑钨矿演化
6.2.2 铌钨矿物成因
6.3 浙西北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成矿
7 主要认识与不足
7.1 主要认识
7.2 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矿物学行为与成矿过程[J]. 余雪戈,饶灿,王吴梦雨,林晓青,覃莉茜.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5)
[2]豫西康山金银铅锌矿床绿泥石电子探针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周栋,赵太平,赵鹏彬,张晓团. 矿产勘查. 2018(05)
[3]浙西北地区萤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J]. 刘道荣. 地质与勘探. 2017(05)
[4]藏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初步研究[J]. 王汝成,吴福元,谢磊,刘小驰,王佳敏,杨雷,赖文,刘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8)
[5]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与主要科学问题[J]. 王孝磊. 岩石学报. 2017(05)
[6]云南因民铁铜矿区辉长岩类中黑云母-金红石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孙紫坚,方维萱,鲁佳,王同荣,郭玉乾,宋丽红. 现代地质. 2017(02)
[7]初论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J]. 周振华,车合伟,马星华,高旭. 地质与勘探. 2016(04)
[8]浙西北平水铜矿细碧角斑岩成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陈辉,倪培,陈仁义,吕志成,庞振山,王国光,袁慧香. 中国地质. 2016(02)
[9]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初议[J]. 刘源骏.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S1)
[10]赣南富城岩体黑云母及其蚀变产物绿泥石的矿物化学研究——对铀成矿的指示意义[J]. 赵友东,吴俊奇,凌洪飞,王洪作. 矿床地质. 2016(01)
博士论文
[1]扬子板块东缘(浙江北部)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D]. 胡庆海.中国地质大学 2017
[2]浙西北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演化[D]. 周静.浙江大学 2016
[3]中下扬子板块及周边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和构造的地震学研究[D]. 黄荣.中国地质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浙江省西部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背景转换对岩浆成矿作用的影响[D]. 邱骏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本文编号:3648933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矿物缩写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成矿的研究现状
1.2.1 花岗质岩石分类
1.2.2 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元素的赋存形式
1.2.3 浙西北花岗质岩石中的稀有金属矿产
1.3 研究路线与工作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1.4.2 矿物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
1.4.3 铌铁矿U-Pb同位素分析
1.4.4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1.5 工作量统计
2 浙西北河桥地区地质背景
2.1 浙西北地质背景
2.2 河桥地区地质特征
2.2.1 河桥花岗岩
2.2.2 石室寺伟晶岩
3 浙西北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3.1 岩相学特征
3.2 地球化学特征
3.2.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3.2.2 微量元素特征
3.3 铌铁矿定年分析
4 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的矿物学特征
4.1 主要造岩矿物
4.1.1 长石类矿物
4.1.2 云母类矿物
4.1.3 绿泥石
4.1.4 萤石
4.2 稀有金属矿物
4.2.1 铌钽钨氧化物
4.2.2 铈矿物
4.2.3 钇矿物
4.2.4 钛矿物
4.2.5 钍石
4.2.6 锆石
5 浙西北河桥花岗质岩石的成因与演化
5.1 河桥花岗质岩石的类型及成因
5.2 河桥地区花岗质岩石的演化
5.3 小结
6 浙西北河桥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成矿过程
6.1 稀有金属成矿过程
6.2 铌-钨系列矿物演化
6.2.1 铌铁矿-铌钨矿物-黑钨矿演化
6.2.2 铌钨矿物成因
6.3 浙西北花岗质岩石中稀有金属成矿
7 主要认识与不足
7.1 主要认识
7.2 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矿物学行为与成矿过程[J]. 余雪戈,饶灿,王吴梦雨,林晓青,覃莉茜.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5)
[2]豫西康山金银铅锌矿床绿泥石电子探针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周栋,赵太平,赵鹏彬,张晓团. 矿产勘查. 2018(05)
[3]浙西北地区萤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J]. 刘道荣. 地质与勘探. 2017(05)
[4]藏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初步研究[J]. 王汝成,吴福元,谢磊,刘小驰,王佳敏,杨雷,赖文,刘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8)
[5]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与主要科学问题[J]. 王孝磊. 岩石学报. 2017(05)
[6]云南因民铁铜矿区辉长岩类中黑云母-金红石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孙紫坚,方维萱,鲁佳,王同荣,郭玉乾,宋丽红. 现代地质. 2017(02)
[7]初论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J]. 周振华,车合伟,马星华,高旭. 地质与勘探. 2016(04)
[8]浙西北平水铜矿细碧角斑岩成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陈辉,倪培,陈仁义,吕志成,庞振山,王国光,袁慧香. 中国地质. 2016(02)
[9]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初议[J]. 刘源骏.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S1)
[10]赣南富城岩体黑云母及其蚀变产物绿泥石的矿物化学研究——对铀成矿的指示意义[J]. 赵友东,吴俊奇,凌洪飞,王洪作. 矿床地质. 2016(01)
博士论文
[1]扬子板块东缘(浙江北部)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D]. 胡庆海.中国地质大学 2017
[2]浙西北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演化[D]. 周静.浙江大学 2016
[3]中下扬子板块及周边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和构造的地震学研究[D]. 黄荣.中国地质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浙江省西部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背景转换对岩浆成矿作用的影响[D]. 邱骏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本文编号:3648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64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