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型锰矿床的形成及其与古海洋环境的协同演化
发布时间:2022-10-05 15:05
海相沉积型锰矿的成矿过程受古海洋沉积环境影响,而古海洋环境又与超大陆聚合与裂解、极端地质事件、生命演化等密切相关,因此,海相富锰地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等多圈层耦合关系与物质循环相关信息的重要载体。深层海水缺氧模型、最小氧化带模型和幕式充氧模型都显示海水中氧化还原梯度的变化是导致锰矿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全球范围内海相沉积型锰矿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新元古代和显生宙3个地质历史时期。其中,元古宙时期,地球上发育了完善的氧化还原分层的古海洋结构;古元古代早期和新元古代,超大陆裂解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变化导致古海洋氧化还原结构产生动荡,并促使大规模沉积型锰成矿作用发生;地球沉寂期(1800~800 Ma)涵盖了整个中元古代,这一时期仅在华北地台发育了少量沉积型锰矿床,反映该时期古海洋中锰的迁移受到了抑制;显生宙地球再次进入活跃期,经历了数次海洋缺氧事件,冰室-温室气候交替促使海水的化学性质剧烈变化,并在局部氧化还原分层的沉积盆地中富集形成沉积型锰矿床。总之,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是沉积型锰矿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区域性沉积盆地的结构、海平面的升降、火山作用导致的物缘供给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锰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
2 沉积型锰矿成矿模型
3 沉积型锰矿的时空分布
4 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海洋环境与沉积型锰矿床
4.1 太古宙
4.2 古元古代
4.3 中元古代
4.4 新元古代
4.5 显生宙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积碳酸锰矿床研究进展及有待深入探讨的若干问题[J]. 董志国,张连昌,王长乐,张帮禄,彭自栋,朱明田,冯京,谢月桥. 矿床地质. 2020(02)
[2]二叠纪贵州遵义次级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J]. 刘志臣,周琦,颜佳新,汪洋,陈登,钟月丽,秦先进. 古地理学报. 2019(03)
[3]新疆西昆仑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J]. 高永宝,滕家欣,李文渊,陈登辉,隋清霖,荆德龙,贺永康,白建科. 岩石学报. 2018(08)
[4]中国锰矿资源特征及潜力预测[J]. 丛源,董庆吉,肖克炎,陈建平,高永宝,阴江宁. 地学前缘. 2018(03)
[5]贵州铜仁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黑色页岩型菱锰矿碳、氧同位素特征及锰矿成矿作用[J]. 瞿永泽,徐林刚,毛景文,潘文,占朋才,安正泽. 矿床地质. 2018(01)
[6]贵州铜仁松桃锰矿国家整装勘查区地质找矿主要进展及潜力预测[J].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安正泽,潘文,杨炳南,谢小峰,余文超,尹森林,王萍,吕代和,徐源. 贵州地质. 2016(04)
[7]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武陵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J].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余文超,杨胜堂,刘雨. 地球科学. 2016(02)
[8]桂西南下雷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 赵立群,周尚国,伊海生,董书云,李腊梅,张敏. 地质与勘探. 2016(01)
[9]中国锰矿成矿规律初探[J]. 付勇,徐志刚,裴浩翔,江冉. 地质学报. 2014(12)
[10]蓟县中元古界下马岭组中菱铁矿的发现及其意义[J]. 朱祥坤,张衎,张飞飞,高兆富,董爱国,包创,郭跃玲,闫斌,刘辉. 地质论评. 2013(05)
本文编号:3686000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锰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
2 沉积型锰矿成矿模型
3 沉积型锰矿的时空分布
4 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海洋环境与沉积型锰矿床
4.1 太古宙
4.2 古元古代
4.3 中元古代
4.4 新元古代
4.5 显生宙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积碳酸锰矿床研究进展及有待深入探讨的若干问题[J]. 董志国,张连昌,王长乐,张帮禄,彭自栋,朱明田,冯京,谢月桥. 矿床地质. 2020(02)
[2]二叠纪贵州遵义次级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J]. 刘志臣,周琦,颜佳新,汪洋,陈登,钟月丽,秦先进. 古地理学报. 2019(03)
[3]新疆西昆仑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J]. 高永宝,滕家欣,李文渊,陈登辉,隋清霖,荆德龙,贺永康,白建科. 岩石学报. 2018(08)
[4]中国锰矿资源特征及潜力预测[J]. 丛源,董庆吉,肖克炎,陈建平,高永宝,阴江宁. 地学前缘. 2018(03)
[5]贵州铜仁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黑色页岩型菱锰矿碳、氧同位素特征及锰矿成矿作用[J]. 瞿永泽,徐林刚,毛景文,潘文,占朋才,安正泽. 矿床地质. 2018(01)
[6]贵州铜仁松桃锰矿国家整装勘查区地质找矿主要进展及潜力预测[J].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安正泽,潘文,杨炳南,谢小峰,余文超,尹森林,王萍,吕代和,徐源. 贵州地质. 2016(04)
[7]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武陵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J].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余文超,杨胜堂,刘雨. 地球科学. 2016(02)
[8]桂西南下雷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 赵立群,周尚国,伊海生,董书云,李腊梅,张敏. 地质与勘探. 2016(01)
[9]中国锰矿成矿规律初探[J]. 付勇,徐志刚,裴浩翔,江冉. 地质学报. 2014(12)
[10]蓟县中元古界下马岭组中菱铁矿的发现及其意义[J]. 朱祥坤,张衎,张飞飞,高兆富,董爱国,包创,郭跃玲,闫斌,刘辉. 地质论评. 2013(05)
本文编号:3686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68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