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贵州六盘水矿区煤岩孔隙发育程度及渗透率演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15:06
  为探究煤岩孔隙结构与渗透特性的内在关系,以贵州六盘水3个矿区煤岩为研究对象,利用ASAP2020型比表面微孔分析仪和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三轴渗流装置,研究了其内部孔隙发育情况,并进行了不同孔隙压力下的三轴渗流试验。采用FHH表面分形计算分形维数,建立考虑分形维数的渗透率模型,通过试验结果与模型对比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1)煤岩的吸附等温线具有Ⅳ型等温吸附线的特征,四角田煤矿7#煤层微孔到大孔均发育较好,松河煤矿3#煤层存在大量的"墨水瓶"形微孔,木冲沟煤矿8#煤层微孔和中孔较为发育; 2)煤样FHH分形维数介于2.4~2.8,与孔容、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煤岩孔体积变化在20~40 nm阶段最为明显,累计孔隙容积迅速增加,煤层具有大量的微孔和过渡孔,孔隙发育良好; 3)煤岩渗透率均随孔隙压力升高而降低,四角田煤矿7#煤岩渗透率最大; 4)模型曲线与试验值吻合度较高,能很好地反映孔隙压力与渗透率的变化关系。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贵州六盘水矿区煤岩孔隙发育程度及渗透率演化规律研究


含瓦斯煤三轴渗流装置

贵州六盘水矿区煤岩孔隙发育程度及渗透率演化规律研究


贵州六盘水矿区孔径分布曲线

贵州六盘水矿区煤岩孔隙发育程度及渗透率演化规律研究


贵州六盘水矿区煤样吸附脱附等温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连盆地褐煤矿物质特征及其对孔隙结构的影响[J]. 王博洋,秦勇,申建,汪岗,李久庆.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9)
[2]不同温度下孔隙压力对煤岩渗流特性的影响机制[J]. 李波波,杨康,袁梅,许江,杜育芹.  地球科学. 2017(08)
[3]力热耦合条件下煤岩渗透率模型研究[J]. 李波波,杨康,徐鹏,许江,张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06)
[4]黔西地区煤样孔隙综合分形特征及对孔渗性的影响[J]. 高为,易同生,金军,杨通保,赵凌云,王冉,周效志.  煤炭学报. 2017(05)
[5]黔西北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孔隙结构对吸解特性影响实验研究[J]. 李希建,沈仲辉,刘钰,许石青.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01)
[6]煤的分形维数及其对瓦斯吸附的影响[J]. 李子文,郝志勇,庞源,高亚斌.  煤炭学报. 2015(04)
[7]构造煤孔隙结构与瓦斯耦合特性研究[J]. 姜家钰,雷东记,谢向向,张大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01)
[8]基于低温氮实验的页岩吸附孔分形特征[J]. 解德录,郭英海,赵迪斐.  煤炭学报. 2014(12)
[9]煤体多孔介质孔隙度的分形特征研究[J]. 李子文,林柏泉,郝志勇,高亚斌,刘非非.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03)
[10]基于氮气吸附实验的页岩孔隙结构表征[J]. 杨峰,宁正福,张世栋,胡昌蓬,杜立红,刘慧卿.  天然气工业. 2013(04)



本文编号:3702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702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