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青海省果洛龙洼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9:16

  本文关键词:青海省果洛龙洼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果洛龙洼金矿是产于东昆仑造山带万保沟群中一个与华力西-印支-燕山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在广泛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我们发现果洛龙洼含金石英矿脉主要赋存在万保沟群一套浅变质的火山沉积地层中,矿体直接围岩是绿泥石石英千枚岩和硅板岩。矿床明显受多级构造系统控制,金矿床的展布受区域深大断裂的控制,矿体产出于NW向东昆中断裂的次级断裂系统中。矿化体类型主要是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其次是硫化物蚀变岩型矿体。矿体形式以脉状为主,矿体走向170°-190°,倾向62°-85°,总体向西侧伏。矿石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其次是闪锌矿、方铅矿、针铁矿等;金矿物主要是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是该区最重要的载金矿物;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围岩蚀变主要是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以及碳酸盐(方解石、菱铁矿)化等。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沉积一变质期,热液成矿期,构造破碎期,表生风化淋滤富集期。 硫同位素分析显示,黄铁矿δ~(34)S为0.2-3.88‰,平均2.208‰,方铅矿δ~(34)S为-2.03--5.95‰,平均-3.463‰,小于一般中温热液金矿床的硫值(3.5‰)和岩浆硫(4‰),比陨石硫略富~(32)S,显示出成矿流体的来源不是单纯的岩浆硫,而是大气降水从岩浆中萃取的岩浆硫和地幔硫的混合物。 金矿铅同位素比较均一,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8.057-18.135、15.524-15.585、37.962-38.110;方铅矿变化范围为18.093-18.106、15.542-15.563、37.901-37.919,投影到环境构造图上(Doe和Zartman,1981),数据点位于地幔演化线与上地壳演化线范围内,集中在造山带演化线的附近,说明成矿环境为典型造山带型。 黄铁矿单矿物ICP-MS测试表明稀土元素总量(∑REE)范围在0.77×10~(-6)-58.79×10~(-6);∑LREE/∑HREE在10-28之间,轻重稀土元素比值较高;δEu在0.36-0.85之间,变化不大,为弱的负异常;(Gd/Yb)_N在0.54-2.30之间,,曲线斜率中等,具向右倾斜的特点;微量元素显示Co含量为1.365×10~(-6)-1016×10~(-6),平均418.3×10~(-6);Ni含量介于6.325×10~(-6)-515.5×10~(-6),平均201.2×10~(-6);Co/Ni比值在1~7之间,平均2.1。表明Co、Ni主要来源于岩浆演化而来的岩石。 赋矿地层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该区火山成因的变质岩中Au、Ag、As、Pb含量较高;沉积变质岩中Cu、Zn、Mo含量较高;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都证明果洛龙洼金矿中Au的富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金矿成矿流体属于偏碱性的富硫流体,流体中大多数是Na~+K~+,这与整个东昆仑成矿带中岩体的Na_2O高于K_2O的现象一致。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内已发现矿床(点)的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果洛龙洼金矿属于造山带型金矿中的中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最后论文总结了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
【关键词】:果洛龙洼 东昆仑造山带 万保沟群 地质地球化学 同位素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一章 前言10-20
  • 1.1 论文选题来源及意义10-11
  • 1.2 成矿区区域研究历史与现状11-15
  • 1.2.1 研究区概况11-12
  • 1.2.2 区域研究历史及主要成果12
  • 1.2.3 矿区研究现状及认识成果12-13
  • 1.2.4 造山带型金矿研究概况13-15
  • 1.3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15-20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5-17
  • 1.3.3 完成的实际工作量17-18
  • 1.3.4 主要的成果与认识18-20
  • 第二章 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地质特征20-34
  • 2.1 大地构造背景20-22
  • 2.2 地层及含矿岩性分析22-26
  • 2.2.1 矿田地层22-24
  • 2.2.2 赋矿地层岩性分析24-26
  • 2.3 矿田构造特征及成矿构造分析26-29
  • 2.3.1 矿田主要构造系统26-27
  • 2.3.2 矿田主要成矿构造分析27-29
  • 2.4 区域岩浆岩29-32
  • 2.4.1 前加里东期侵入岩30
  • 2.4.2 华力西期-印支期侵入岩30-32
  • 2.5 区域矿产32-34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34-51
  • 3.1 矿区地层实测剖面34-39
  • 3.1.1 实测剖面特征34-38
  • 3.1.2 矿区含矿岩系38-39
  • 3.2 矿床基本地质特征39-51
  • 3.2.1 矿化类型39-40
  • 3.2.2 矿体外部形态特征40-41
  • 3.2.3 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41-42
  • 3.2.4 矿石的结构、构造42-43
  • 3.2.5 围岩蚀变与矿化43
  • 3.2.6 金的赋存状态及金的成色43-44
  • 3.2.7 金的载体矿物44-48
  • 3.2.8 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48-49
  • 3.2.9 金矿找矿标志49-51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51-71
  • 4.1 岩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51-58
  • 4.1.1 氢、氧及碳同位素组成特点51-52
  • 4.1.2 硫同位素组成特点52-53
  • 4.1.3 铅同位素组成特点53-58
  • 4.2 岩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58-69
  • 4.2.1 单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58-60
  • 4.2.2 岩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60-66
  • 4.2.3 单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66-69
  • 4.3 成矿流体69-71
  • 第五章 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71-82
  • 5.1 控矿因素71-75
  • 5.1.1 赋矿地层与成矿的关系71-72
  • 5.1.2 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72-73
  • 5.1.3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73-75
  • 5.2 成矿时代75
  • 5.3 成矿机制简述75-76
  • 5.4 矿床成因分析76-78
  • 5.5 成矿规律78-80
  • 5.6 成矿模式80-82
  • 第六章 结论82-84
  • 参考文献84-92
  • 图版Ⅰ92-93
  • 图版Ⅱ93-94
  • 图版Ⅲ94-95
  • 图版Ⅳ95-96
  • 图版说明96-98
  • 致谢98-99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9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清峰;金圣凯;王冠;张本龙;;青海省都兰县果洛龙洼金矿成矿流体[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崔廷军;雷延军;傅星;;青海五龙沟金矿田成因模式浅析[J];矿产勘查;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跃进;青海东昆仑东段果洛龙洼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罗小平;新疆查汗萨拉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沈鑫;青海东昆仑阿斯哈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宋泽友;青海省三色沟铅锌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青海省果洛龙洼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73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