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利用硅酸盐工业废(尾)矿制备发泡陶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7 18:47
  发泡陶瓷是由陶瓷原料添加一定量的发泡剂、助熔剂等经过高温烧结发泡制备而成的轻质多孔保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墙体、屋面、地下工程。本论文利用工业废(尾)矿为原料,探究了发泡剂含量、玻璃相含量、化学组分及矿物含量以及工艺制度对发泡陶瓷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为利用硅酸盐工业废(尾)矿制备发泡陶瓷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本文利用化学试剂为原料,当发泡剂SiC掺加量为0.34wt%、烧结温度为1250℃时制备发泡陶瓷,分析各化学试剂含量对发泡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Na2O-Al2O3-SiO2的组成系统中,Na2O的含量越多,发泡陶瓷中玻璃相含量越高,玻璃相粘度越低,造成发泡陶瓷孔径增大,密度降低,所制备发泡陶瓷的导热系数最低为0.09 W/(m·K)、孔隙率为81.08%。在Na2O-Al2O3-SiO2系统中,Al2O3含量增加,造成...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废(尾)矿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
        1.1.1 工业废(尾)矿的排放量
        1.1.2 工业(尾)矿的综合利用
    1.2 工业废(尾)矿基本性质
        1.2.1 工业废(尾)矿的基本化学组成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发泡陶瓷概述
        1.3.1 发泡陶瓷理论基础
        1.3.2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1.4 发泡陶瓷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过程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方案
        2.1.1 基础配方的确定
        2.1.2 制备方法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3 表征方法
        2.3.1 性能及其表征方法
        2.3.2 成分与结构表征
第3章 利用化学组分为原料制备发泡陶瓷
    3.1 发泡剂含量与性能和结构关系
    3.2 单组分含量与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3.2.1 Na2O含量与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3.2.2 Al2O3 含量与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3.2.3 Fe2O3 含量与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3.3 化学组分制备发泡陶瓷的孔结构分析
        3.3.1 X射线微米CT
        3.3.2 扫描电镜
    3.4 玻璃相产生的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用工业废(尾)矿为原料制备发泡陶瓷
    4.1 利用长石为主要原料制备发泡陶瓷
        4.1.1 发泡剂含量与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4.1.2 长石含量与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4.2 利用长石、页岩、石英为原料制备发泡陶瓷
        4.2.1 发泡剂含量范围的确定
        4.2.2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制备发泡陶瓷
    4.3 固体废弃物制备发泡陶瓷的孔结构分析
    4.4 固体废弃物制备发泡陶瓷的玻璃相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37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737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