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白云鄂博东介勒格勒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07 17:33
东介勒格勒稀土-铌-铁矿段是白云鄂博六大矿段之一,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东矿和菠萝头矿段南侧,是以往研究程度较低的一个矿段,对认识白云鄂博矿床的矿体展布和矿床成因极为重要,并涉及到白云鄂博矿床深部资源勘探。随着东矿矿石产出量逐年下降,东介勒格勒矿段作为未来东矿的主要接替资源基地,开展地质特征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结合东矿、主矿,西矿已有地质资料,应用多种技术手段了解介勒格勒矿段地质特征,进一步探讨东介勒格勒矿段的成因。本文取得的一些的认识和发现有:1.东介勒格勒矿段是产于H8地层中与基性火山岩-碳酸岩有关的白云岩型稀土-铌-铁矿床。由4层矿组成,其中,Ⅱ、Ⅳ为矿体;Ⅰ、Ⅲ为矿化体。TFe=24.92%、RE2O3=2.38%,Nb2O3=0.17%,并向南陡倾。2.东介勒格勒矿段矿石矿物主要为独居石,氟碳铈矿,富轻稀土元素,含量分别为70.60%,61.61%。富杜、贫铀,钍含量分别为0.11%、0.55%,UO2含量分别为0.04%、0.02%。白云石中REE2O3平均含量为759.22ppm,也达工业品位,是重要的稀土矿石类型。3.结合野外观察,用锆石LA-MC-ICP-MS U-...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成矿时代
1.3.2 矿床成因
1.4 技术路线和完成工作量
1.4.1 技术路线
1.4.2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2.1 上太古界-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
2.2.2 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2.2.3 中生界三叠纪
2.2.4 新生界第四系
2.3 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4 岩浆岩
2.4.1 侵入岩
2.4.2 岩脉
第三章 东介勒格勒矿段地质
3.1 地层
3.1.1 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3.1.2 新生界第四系
3.2 构造
3.2.1 褶皱
3.3 矿体特征
3.4 围岩矿石矿物特征
3.4.1 围岩矿物特征
3.4.2 矿石矿物特征
3.5 主要矿石矿物AMICS测试分析
3.5.1 实验方法
3.5.2 矿石矿物组成
3.5.3 矿石矿物赋存状态
3.6 东介勒格勒矿段与主、东、西矿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3.6.1 东矿地质特征
3.6.2 主矿地质特征
3.6.3 西矿地质特征
第四章 东介勒格勒矿段矿物微区原位分析
4.1 实验方法
4.2 样品及分析结果
4.2.1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4.2.2 微区原位分析结果
第五章 东介勒格勒矿段年代学研究
5.1 白云鄂博矿床测年方法及有关同位素年龄综述
5.1.1 K-Ar法测年数据
5.1.2 Rb-Sr和Sm-Nd等时线法测年数据
5.1.3 Th-Pb和Pb-Pb等时线法测年数据
5.1.4 Ar-Ar法测年数据
5.1.5 U-Pb法测年数据
5.2 年代学分析方法
5.2.1 LA-MC-ICP-MS锆石U-Pb测年法
5.2.2 40Ar/39Ar同位素测年法
5.3 样品描述及年龄结果
5.3.1 东介勒格勒矿段硅质板岩中锆石U-Pb定年
5.3.2 东介勒格勒矿段黑云母板岩中锆石U-Pb定年
5.3.3 东介勒格勒矿段基性岩脉中锆石U-Pb定年
5.3.4 东介勒格勒矿段钠铁闪石40Ar/39Ar定年
5.3.5 主矿钠铁闪石40Ar/39Ar定年
第六章 东介勒格勒矿段的成因初步探讨
6.1 白云鄂博矿床区域地质地质演化历史探讨
6.1.1 中元古代白云鄂博裂谷期成矿事件
6.1.2 新元古代南华期热事件
6.1.3 早古生代志留纪晚期叠加成矿事件
6.1.4 晚古生代二叠纪岩浆岩侵入事件
6.2 白云鄂博稀土成矿阶段矿物共生组合
6.3 小节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57589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成矿时代
1.3.2 矿床成因
1.4 技术路线和完成工作量
1.4.1 技术路线
1.4.2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2.1 上太古界-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
2.2.2 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2.2.3 中生界三叠纪
2.2.4 新生界第四系
2.3 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4 岩浆岩
2.4.1 侵入岩
2.4.2 岩脉
第三章 东介勒格勒矿段地质
3.1 地层
3.1.1 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3.1.2 新生界第四系
3.2 构造
3.2.1 褶皱
3.3 矿体特征
3.4 围岩矿石矿物特征
3.4.1 围岩矿物特征
3.4.2 矿石矿物特征
3.5 主要矿石矿物AMICS测试分析
3.5.1 实验方法
3.5.2 矿石矿物组成
3.5.3 矿石矿物赋存状态
3.6 东介勒格勒矿段与主、东、西矿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3.6.1 东矿地质特征
3.6.2 主矿地质特征
3.6.3 西矿地质特征
第四章 东介勒格勒矿段矿物微区原位分析
4.1 实验方法
4.2 样品及分析结果
4.2.1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4.2.2 微区原位分析结果
第五章 东介勒格勒矿段年代学研究
5.1 白云鄂博矿床测年方法及有关同位素年龄综述
5.1.1 K-Ar法测年数据
5.1.2 Rb-Sr和Sm-Nd等时线法测年数据
5.1.3 Th-Pb和Pb-Pb等时线法测年数据
5.1.4 Ar-Ar法测年数据
5.1.5 U-Pb法测年数据
5.2 年代学分析方法
5.2.1 LA-MC-ICP-MS锆石U-Pb测年法
5.2.2 40Ar/39Ar同位素测年法
5.3 样品描述及年龄结果
5.3.1 东介勒格勒矿段硅质板岩中锆石U-Pb定年
5.3.2 东介勒格勒矿段黑云母板岩中锆石U-Pb定年
5.3.3 东介勒格勒矿段基性岩脉中锆石U-Pb定年
5.3.4 东介勒格勒矿段钠铁闪石40Ar/39Ar定年
5.3.5 主矿钠铁闪石40Ar/39Ar定年
第六章 东介勒格勒矿段的成因初步探讨
6.1 白云鄂博矿床区域地质地质演化历史探讨
6.1.1 中元古代白云鄂博裂谷期成矿事件
6.1.2 新元古代南华期热事件
6.1.3 早古生代志留纪晚期叠加成矿事件
6.1.4 晚古生代二叠纪岩浆岩侵入事件
6.2 白云鄂博稀土成矿阶段矿物共生组合
6.3 小节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57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75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