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区错那洞穹窿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发布时间:2023-04-01 13:08
错那洞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是近年来新厘定的片麻岩穹窿,其核部、滑脱系及盖层三层结构清晰,且在穹窿内发现以铍为主,共生锡钨并伴生多种稀有元素的多金属矿床。笔者在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球化学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结合穹窿结构特征,讨论穹窿内部Au、Ag、Cu、Pb、Zn、W、Sn、Li、Be、As、Sb、U元素富集规律。结果显示:穹窿体系本身对Sn、As、Be、Li、Pb、W富集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来源。穹窿对各元素富集的控制不同:核部主要控制U、W、Sn、Be高温元素;滑脱系主要控制W、Sn、Be高温元素;盖层主要控制Pb、Cu、Zn、Ag、Sb元素,穹窿由内至外整体呈现高温(W-Sn-Be)—中温(Cu-Pb-Zn)—中低温(Sb-Ag)的分布规律。W-Sn-Be富集较强且规模较大,其中Be主要富集于含绿柱石伟晶岩及矽卡岩化大理岩中;W-Sn主要富集于矽卡岩化大理岩及变形与硅化较强的石英砂岩中。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错那洞穹窿的结构特征
2.1 核部
2.2 滑脱系
2.3 盖层
3 岩石地球化学
3.1 剖面测量及样品采集
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 元素统计分析特征
4 元素富集规律对成矿的指示作用
4.1 Cu-Pb-Zn成矿分析
4.2 Be成矿分析
4.3 W-Sn成矿分析
5 结论
本文编号:3777200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错那洞穹窿的结构特征
2.1 核部
2.2 滑脱系
2.3 盖层
3 岩石地球化学
3.1 剖面测量及样品采集
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 元素统计分析特征
4 元素富集规律对成矿的指示作用
4.1 Cu-Pb-Zn成矿分析
4.2 Be成矿分析
4.3 W-Sn成矿分析
5 结论
本文编号:3777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77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