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县盆地古近系李家崖组油页岩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9 02:48
本文以黄县盆地古近系李家崖组为主要研究目的层,目的层以发育丰富的油页岩和煤资源为特征。本文基于钻孔资料、工业品质分类、地球化学分析、显微镜观察及沉积相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油页岩与煤的成矿条件差异和有机质富集模式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区目的层可分为上含煤段和下含煤段,下含煤段发育油4和煤4;而上含煤段从下而上主要发育有油3、煤3、煤2、油2、煤1、油1、煤上1、煤上2、煤上3和油上3,共发育5层油页岩和7层煤。其中油4厚度为05.5m,埋深为100400m之间;油3厚度为00.8m,埋深为100500m,;油2厚度为022m,埋深为1001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岩浆岩
第三章 实物材料与测试方法
3.1 实物资料与取样
3.2 测试方法
第四章 油页岩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2 矿物学特征
4.3 工业品质特征
4.4 地球化学特征
4.4.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油页岩展布特征
5.1 油页岩和煤层垂向展布特征
5.2 油页岩和煤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油页岩与煤成矿条件
6.1 古湖泊条件
6.1.1 有机质来源与类型
6.1.2 古湖泊水体条件
6.2 古气候条件
6.2.1 古气候判别
6.2.2 古气候演化特征
6.3 古地理条件
6.3.1 单井沉积相分析
6.3.2 连井沉积相分析
6.4 李家崖组油页岩与煤有机质富集模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05010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岩浆岩
第三章 实物材料与测试方法
3.1 实物资料与取样
3.2 测试方法
第四章 油页岩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2 矿物学特征
4.3 工业品质特征
4.4 地球化学特征
4.4.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油页岩展布特征
5.1 油页岩和煤层垂向展布特征
5.2 油页岩和煤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油页岩与煤成矿条件
6.1 古湖泊条件
6.1.1 有机质来源与类型
6.1.2 古湖泊水体条件
6.2 古气候条件
6.2.1 古气候判别
6.2.2 古气候演化特征
6.3 古地理条件
6.3.1 单井沉积相分析
6.3.2 连井沉积相分析
6.4 李家崖组油页岩与煤有机质富集模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05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80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