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其变形失稳过程可视化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矿山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其变形失稳过程可视化仿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空区是矿山的主要灾害源之一,易造成如空区坍塌、地表沉陷等灾害,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因此有关矿山采空区稳定性的研究意义重大。为了更合理、更准确地分析采空区的稳定性和全方位、生动地展示采空区变形失稳的具体过程,本文针对获各琦铜矿空区群的工程实际,综合采用岩石力学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可视化仿真等方法,开展了矿山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其变形失稳过程可视化仿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确定了研究区域矿岩的岩体力学参数。在开展的密度试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三轴试验等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新Hoek-Brown强度准则进行了岩石力学参数工程折减,得出了符合工程实际的矿岩岩体力学参数。 (2)建立了采空区三维几何模型,获取了采空区信息。根据矿区采空区实测图,利用3DMINE软件建立了采空区三维几何模型,获取了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状态、体积及高度等信息。 (3)完成了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型建立与计算,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利用已得出的岩体力学参数与建立的采空区三维几何模型,基于3DMINE-MIDAS/GTS-FLAC3D软件耦合技术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各采空区围岩的顶板沉降、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剪切及拉伸塑性区状态进行了分析;根据采空区围岩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状态与采空区信息,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等级分级标准”,以此标准评定了各采空区的稳定性等级。 (4)建立了采空区变形失稳过程可视化仿真模型,实现了采空区变形失稳过程可视化仿真。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实现了软件FLAC3D与EnSight的数据耦合,并利用该技术建立了相应的可视化仿真模型;主要通过可视化仿真动画全方位、生动地展示了采空区周边地质体动态响应过程与典型采空区的变形失稳动态过程。
【关键词】:室内岩石力学试验 岩石力学参数工程折减 三维几何模型 采空区稳定性 数值分析 变形失稳 可视化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D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2.1 岩石力学参数工程折减研究11-13
- 1.2.2 采空区稳定性研究13-14
- 1.2.3 可视化仿真技术及其在矿业领域的应用研究14-17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技术路线18-19
- 第二章 岩石力学参数试验及其工程折减19-38
- 2.1 试验制备19-20
- 2.2 试验内容和结果20-29
- 2.2.1 密度试验20
- 2.2.2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20-22
- 2.2.3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22-24
- 2.2.4 三轴试验24-29
- 2.3 岩石力学参数的工程折减29-37
- 2.3.1 岩体质量分类RMR值30-32
- 2.3.2 新Hoek-Brown强度准则32-33
- 2.3.3 新Hoek-Brown准则基本参数的确定33-35
- 2.3.4 参数工程折减结果35-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采空区三维几何建模及其信息38-45
- 3.1 获各琦铜矿空区群现状38-39
- 3.2 几何模型的建立39-41
- 3.2.1 建立方法39-40
- 3.2.2 采空区几何模型40-41
- 3.3 采空区信息41-44
- 3.3.1 采空区三维分布41-43
- 3.3.2 采空区体积43
- 3.3.3 采空区高度43-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45-70
- 4.1 数值模拟方法和软件的选择45-47
- 4.1.1 模拟方法45-46
- 4.1.2 模拟软件46-47
- 4.2 采空区三维几何模型处理47-48
- 4.3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48-52
- 4.3.1 3DMINE-MIDAS/GTS-FLAC3D的耦合建模方法48-49
- 4.3.2 数值模型49-51
- 4.3.3 模型约束条件及开挖步骤51-52
- 4.3.4 模型岩体力学参数52
- 4.4 计算结果和稳定性分析52-68
- 4.4.1 顶板沉降分析52-57
- 4.4.2 应力场分析57-66
- 4.4.3 塑性区分析66-67
- 4.4.4 采空区稳定性等级评定67-68
- 4.5 本章小结68-70
- 第五章 采空区变形失稳动态过程可视化仿真70-86
- 5.1 EnSight软件系统70-72
- 5.2 可视化仿真模型的建立72-74
- 5.2.1 FLAC3D与EnSight的耦合建模方法72
- 5.2.2 分步数值计算72-73
- 5.2.3 分步计算结果中数据的导出73
- 5.2.4 数据转换73-74
- 5.2.5 EnSight中模型生成74
- 5.3 周边地质体动态响应过程仿真结果和分析74-80
- 5.3.1 地表位移矢量的动态变化74-76
- 5.3.2 地表移动速度矢量的动态变化76-77
- 5.3.3 周边地质体的位移等值面动态变化77-79
- 5.3.4 周边地质体的位移矢量与位移等值线动态变化79-80
- 5.4 典型采空区变形失稳动态过程仿真结果和分析80-85
- 5.4.1 位移矢量与等值线动态变化80-83
- 5.4.2 位移等值面动态变化83-85
- 5.5 本章小结85-8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6-89
- 6.1 结论86-87
- 6.2 创新点87
- 6.3 展望87-89
- 参考文献89-94
- 致谢94-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作炳,孙巍,王雪瑶;旋转油箱内流场可视化与仿真系统的初探[J];煤矿机械;2005年05期
2 吴进;;数控加工可视化仿真教学系统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3 余正环,过泉生,俞蓓华,陈又申,陈晴;自备电厂的火电厂值长监视与管理平台系统[J];宝钢技术;1997年04期
4 刘明勇;基于Web的数控车削动态模拟仿真[J];机械;2003年S1期
5 王春香;丁红;宋晓峰;;平面连杆机构的高效可视化运动仿真研究[J];煤矿机械;2007年04期
6 郑钧宜;熊义君;徐成;刘飞;;高速磨削冷却润滑过程的可视化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年01期
7 王悦勇;李景辉;朱庆波;孙晓亮;李国峰;;基于可视优化设计方法的放顶煤液压支架研究[J];煤炭工程;2010年04期
8 舒才;郁钟铭;;COSMOSFloWorks在矿井通风系统可视化仿真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10年05期
9 王志甫;杨丽娜;;煤矿瓦斯监控可视化仿真管理系统的设计[J];煤炭技术;2008年04期
10 崔岩;金正中;葛晓陵;;气流粉碎碰撞过程的可视化仿真[J];硅酸盐通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陈立云;刘云龙;王峰;;弹道导弹飞行过程可视化仿真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殷强;鲜斌;张W
本文编号:38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8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