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鸿山地区侏罗系地层划分和构造控煤分析
发布时间:2024-02-02 18:12
金鸿山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区内以往开展了数次煤炭勘查工作,基本都以地质路线调查为主,对地层、构造等基础地质特征研究不够深入,找煤效果欠佳。由于区内地层风化严重,难以找到化石作为支撑地层划分的直接依据,所以对该区侏罗系地层的划分上一直存在分歧。通过该区最近几年投入的一些地质工作,总结前人成果,通过岩石地层学、构造学等方法,对该区侏罗系地层划分、构造控煤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本区侏罗系地层由老到新划分为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J2d)、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J2s)、侏罗系上统采石岭组(J3c),区内构造控煤条件为典型的老山埋藏型。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89294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金鸿山煤矿地质素描图(1993年找煤报告)
2004年的调查报告将侏罗系分为下侏罗统小煤沟组(J1x)、中侏罗统大煤沟组(J2d)及上侏罗统采石岭组(J3c)。将F15断层以南的砂砾岩段划分为大煤沟组;将页岩段划分为小煤沟组;F17断层以南划分为采石岭组。和1993年找煤报告刚好相反,认为南为小煤沟组、北为大煤沟组,总体构....
图2工作区4线剖面图
综上分析,区内构造形态为一北翼倒转并被断层切割的不完整的向斜形态。如图2所示,本区构造控煤样式属于典型的“老山埋藏”型,根据地球动力学成因分类,该构造样式应属于挤压构造样式的范畴。煤系地层位于逆冲断层F15、F18以下,在区域压应力场作用下,老地层(古元古界)沿断层面逆冲推覆到侏....
本文编号:3892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89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