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玲珑金矿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金成矿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00:05
本文关键词:胶东玲珑金矿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金成矿动力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胶东半岛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产地。本文通过对胶东玲珑金矿及周边地区的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及暗色包体、暗色脉岩、重熔老地层和矿石进行系统取样,采用锆石U-Pb测年和Lu-Hf同位素、全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Rb-Sr, Sm-Nd同位素分析以及钾长石Ar-Ar测年等分析技术,并结合前人在大地构造背景、同位素组成、年代学等方面的大量研究,以此来探讨胶东地区金成矿岩石学成因、物质来源和动力学背景。 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显示:玲珑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50-160Ma,εHf(t)值在-34.0~-23.8之间,表明物源来自于太古代基底的重循环作用;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的年龄为123-127Ma,εHf (t)值-19.3~-16.8,指示了壳源岩浆成因来源,,同时暗色包体的存在,又说明了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为深源(幔源)物质加入的岩浆混合成因;暗色脉岩以成矿前和成矿期脉岩为主(126-166Ma),εHf (t)值范围较大(-44.6~-9.8),表明物源为重循环地壳物质和初生地幔物质的混合来源。此外,在这些岩体中,年轻锆石(120Ma左右)比老锆石的Th/U比值大,说明在岩石圈不断破坏的同时,地幔物质不断地加入。钾长石样品Ar-Ar测年结果显示坪年龄为117.5±1.0Ma,与玲珑金矿成矿时代(110-120Ma)相吻合。 全岩Rb-Sr,Sm-Nd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玲珑金矿黄铁矿εNd,T=122Ma值-15.6~-21.3,明显分布于幔源的中基性脉岩(-10.06~-17.63)与壳源花岗岩(-15.53~-21.66)、变质岩(-19.88)的εNd(t)值之间;所有岩矿石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均为向右倾斜,而暗色脉岩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说明轻稀土相对富集,物质来源主要为壳源为主,说明暗色脉岩形成时有部分幔源物质加入。 根据目前我们针对金矿成因所建立的综合模型,胶东金矿(包括玲珑金矿)的成因和成矿动力学过程主要包括拆沉作用、地幔上涌、与俯冲相关的交代作用和古老物质的富集以及重循环作用。暗色脉岩在成矿过程中可能扮演了绝缘层的角色,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集中在合适部位富集堆积,避免其流失分散。而郯庐大断裂则是岩浆和流体迁移运动的主要通道。
【关键词】:胶东半岛 玲珑金矿 地球化学 年代学 成矿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9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10
- 1.2 研究目的任务10-11
- 1.3 研究现状11-14
- 1.4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14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途径14-15
- 1.6 阶段性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15-18
- 1.7 完成的工作量18-19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19-25
- 2.1 区域地层20-23
- 2.2 区域构造23
- 2.3 区域岩浆岩23-24
- 2.4 区域矿产24-25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25-44
- 3.1 矿区地层25
- 3.2 矿区构造特征25-27
- 3.3 矿区花岗岩27
- 3.4 矿脉、矿体特征27-30
- 3.5 围岩蚀变30-31
- 3.6 矿石特征31-36
- 3.7 金矿物特征36-41
- 3.8 成矿期次划分及矿物生成世代41-44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44-79
- 4.1 岩石学特征47-51
-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51-54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54-59
-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59-66
- 4.5 Au、Ag、As、Hg、F 元素特征66-67
- 4.6 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67-72
- 4.7 S、Pb、He-Ar 同位素特征72-79
- 第5章 矿床年代学及同位素组成特征79-110
- 5.1 锆石 U-Pb 年龄82-90
- 5.2 锆石 Lu-Hf 同位素特征90-92
- 5.3 Rb-Sr、Sm-Nd 同位素特征92-98
- 5.4 钾长石 Ar-Ar 年龄98-100
- 5.5 其它年代学特征100-101
- 5.6 小结:成岩成矿时代与成矿物质来源101-110
- 第6章 成矿作用与成矿动力学背景110-123
- 6.1 成矿动力学概述110-112
- 6.2 胶东区域构造与成矿112
- 6.3 区域岩浆活动与成矿112-113
- 6.4 成岩成矿时代113-114
- 6.5 岩石学成因114-116
- 6.6 金成矿的物质来源和岩浆作用116-120
- 6.7 构造意义120-123
- 第7章 结论123-124
- 致谢124-126
- 参考文献126-143
- 作者简介1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连登,姚凤良,孔庆存,宫润谭;岩脉在热液矿床成因研究中的意义——以胶东西北部金矿床为例[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2 吴福元,孙德有;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3 林舸;赵崇斌;肖焕钦;陈广浩;闫义;张德圣;刘士林;陈运平;;华北克拉通构造活化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年02期
4 卢焕章,J.Guha,方根保;山东玲珑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J];地球化学;1999年05期
5 孙景贵,胡受奚,凌洪飞,叶瑛;胶西北两类金矿田的高钾-钾质脉岩元素地球化学与成岩作用研究[J];地球化学;2000年02期
6 桑隆康;玲珑花岗岩斜长石的费氏台研究及岩体形成时代问题的初步探讨[J];地球科学;1986年01期
7 范永香 ,周群辉;山东招掖金矿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1988年02期
8 鲍征宇;垂直裂隙中热驱动流体对流的发生和稳定性及其热液成矿作用意义[J];地球科学;1992年S1期
9 李德威;成矿动力学刍议[J];地球科学;1993年04期
10 刘建明,叶杰,徐九华,姜能,应汉龙;初论华北东部中生代金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以胶东金矿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q
本文编号:405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40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