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招远蚕庄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与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05:05
本文关键词:山东招远蚕庄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与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东招远蚕庄金矿位于焦家金矿带北部,上庄矿区为蚕庄金矿主要矿区,矿体受焦家断裂的分支断裂望儿山断裂控制,产出于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接触带附近,属蚀变岩型矿床。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有钾长石化、红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等。围岩蚀变过程中,主要带入组分为:Au、Ag、 As、Hg、Bi、SiO_2、FeO、K_2O、MgO等,蚀变作用过程伴随着金的矿化富集过程。 本区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表明,该矿床成矿作用主要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指示本区成矿流体来源可能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和胶东群变质岩具有同源性。黄铁矿热电系数分布范围为-331.6~+339.7μV/℃,热电导型以N型为主,P导型出现较少,热电系数值主要为负值,占82.6%;电阻率值变化较大,范围为0.05~276.38·cm,平均18.48·cm。 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Ⅰ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60~340℃,Ⅱ-Ⅲ阶段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00~290℃之间;成矿流体盐度介于3.0~14.97%之间,平均8.6%,密度范围为0.782~1.018g/cm3,均值0.867g/cm3,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流体;估算成矿压力介于20.2~201MPa,估算成矿深度4.7km,推测该矿床为中低温深成热液矿床。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和CO_2,此外还含有少量H_2、N_2、CO、CH_4;液相成分阳离子主要为Ca~(2+)、Na~+,其次为K~+、Mg~(2+),阴离子主要为Cl~-、SO_4~(2-),其次为少量的F~-、NO~(3-),成矿流体属低盐度H_2O-CO_2-NaCl气-液体系。 估算本区成矿流体lgfO_2=-10.81~-13.81,平均-11.77,从成矿早阶段到成矿晚阶段氧逸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pH值在4.70~6.19之间,平均5.11,,为弱酸性-酸性流体环境;Eh=㧟0.93~㧟0.23,平均-0.44,说明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流体。 H-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成矿早期热液为岩浆水,成矿中后期向大气降水演化,流体演变成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热液。 由于成矿应力场的转变促使流体介质条件发生强烈变化,引起流体不混溶作用,CO_2的出溶造成热液中硅质和黄铁矿,特别是金等金属元素沉淀而形成矿体。
【关键词】:成因矿物学 流体包裹体 蚕庄金矿 山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13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10-11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2
- 1.4 工作量12-13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13-18
- 2.1 地层13-15
- 2.2 岩浆岩15-16
- 2.3 构造16-17
- 2.4 矿产17-18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18-42
- 3.1 矿区地质18-20
- 3.1.1 矿区地层18-19
- 3.1.2 矿区岩浆岩19-20
- 3.1.3 矿区构造20
- 3.2 矿体特征20-24
- 3.3 矿石特征24-29
- 3.3.1 矿石结构构造24-26
- 3.3.2 矿石矿物成分26-27
- 3.3.3 矿石类型27-28
- 3.3.4 金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28-29
- 3.4 成矿阶段划分29-31
- 3.5 围岩蚀变31-42
- 3.5.1 围岩蚀变类型31-32
- 3.5.2 蚀变分带32-33
- 3.5.3 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33-42
- 3.5.3.1 主量元素34-36
- 3.5.3.2 微量元素36-39
- 3.5.3.3 稀土元素39-42
- 第4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42-69
- 4.1 黄铁矿产出特征42-43
- 4.2 黄铁矿成分标型43-53
- 4.2.1 微量元素43-49
- 4.2.1.1 Co、Ni 含量及ω(Co)/ω(Ni)47-48
- 4.2.1.2 Y-Ho、Zr-Hf 及 Nb-Ta48-49
- 4.2.2 稀土元素49-53
- 4.3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53-65
- 4.3.1 热电性原理53-54
- 4.3.2 热电性测试结果54-56
- 4.3.3 热电性总体分布特征56-58
- 4.3.4 热电性的空间分布规律58-62
- 4.3.5 热电性与金矿化关系62-65
- 4.4 热电性与成矿温度65
- 4.5 黄铁矿电阻率特征65-69
- 4.5.1 测试方法及结果65-67
- 4.5.2 电阻率与金矿化67-69
- 第5章 石英流体包裹体69-92
- 5.1 流体包裹体分类70-71
-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71-72
- 5.2.1 寄主矿物71
- 5.2.2 流体包裹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71
- 5.2.3 流体包裹体丰度和分布71-72
- 5.3 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72-76
- 5.4 流体的盐度和密度76-79
- 5.4.1 盐度76-77
- 5.4.2 密度77-79
- 5.5 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估算79-81
- 5.5.1 成矿压力79-80
- 5.5.2 成矿深度估算80-81
- 5.6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81-89
- 5.6.1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81-83
- 5.6.2 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83-84
- 5.6.3 流体包裹 fO_2、PH 值、Eh 值估算84-89
- 5.6.3.1 fO_2估算84-86
- 5.6.3.2 酸碱度(pH)估算86-87
- 5.6.3.3 氧化还原电位(Eh)估算87-89
- 5.7 氢氧同位素89-92
- 第6章 矿床成因92-98
- 6.1 成岩成矿年代92-96
- 6.1.1 岩浆岩年代92-93
- 6.1.2 成矿年代93-96
- 6.1.2.1 样品描述及实验过程93-94
- 6.1.2.2 测试结果分析94-95
- 6.1.2.3 地质意义95-96
- 6.2 成矿流体来源96-97
- 6.3 成矿流体性质和物理化学环境97
- 6.4 成矿机理探讨97-98
- 第7章 结论98-100
- 致谢100-102
- 参考文献102-10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祁才颂;山东招远上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可;胶东蚕庄金矿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招远蚕庄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与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0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