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5:00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煤炭资源 可持续性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基于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现状,煤炭资源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矿产,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消费占比始终维持在65%~70%之间。在中国各省份中,内蒙古煤炭资源丰裕。2012年,内蒙古煤炭基础储量401.66亿吨,在民族地区排名第一;煤炭保有储量3730.80亿吨,全国排名第一;2009年内蒙古(6.37亿吨)超过山西省(6.15亿吨)成为全国产量第一的省份,,2012年产量更是达到了10.419亿吨。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内蒙古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第一,2010年达到11620亿元,正式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但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按照目前的采储比,很快会消耗殆尽,如何提高煤炭资源的可持续性水平,保证代际公平,是必须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而且,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如何在强区的同时实现富民,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煤炭大省的定位和依托煤炭资源开发的工业格局,决定了实现“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离不开对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研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实现内蒙古“富民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使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的相关观点构建了“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可持续性进行了量化评价,提出了实现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战略和具体对策措施,以期对政府主管部门和煤炭资源型企业以借鉴。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给出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概念、内涵及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第三章为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详细介绍了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第四章为提高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战略与对策分析,在给出提高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战略目标和战略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资源 可持续性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 引言10-20
  • (一) 研究背景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6
  • (四) 研究主要方法技术路线及框架16-18
  • (五)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18-20
  • 二、 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33
  • (一) 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理论20-26
  • 1. 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概念界定21-22
  • 2. 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内涵22-24
  • 3. 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系统构成24-25
  • 4. 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模型25-26
  • (二) 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构建26-33
  • 1. 国内矿产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评析26-27
  • 2. 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7-33
  • 三、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33-64
  • (一)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选择33-35
  • 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33
  • 2. 层次分析法(AHP)33-34
  • 3. 模糊综合评价法34
  • 4. 基于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法34-35
  • (二)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5-37
  • 1. 确定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35
  • 2. 构造评判矩阵并确定权重35-36
  • 3. 进行模糊合成36-37
  • (三)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37-38
  • (四)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38-39
  • (五)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9-47
  • 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39-42
  • 2.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42-47
  • (六)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47-51
  • 1. 指标无量纲化的方法47-49
  • 2.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指标无量纲化后所得结果49-51
  • (七)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综合评价51-64
  • 1. 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的确定51
  • 2. 2000 年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模糊综合评价51-55
  • 3. 2000~2011 年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模糊综合评判55-64
  • 四、 提高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战略与对策分析64-75
  • (一) 提高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战略65-68
  • 1. 战略目标65-66
  • 2. 战略体系66-68
  • (二) 实现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68-75
  • 1. 巩固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实现的经济基础69-70
  • 2. 改善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实现的社会基础70-71
  • 3. 提升实现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智力基础71-72
  • 4. 加强实现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资源保障72-73
  • 5. 完善实现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性的环境保障73-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录78-80
  • 致谢80-8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敬,姚书振;矿产资源可持续力及其系统构建[J];地球科学;2002年01期

2 付桂军;齐义军;;煤炭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3 汤万金,高林,胡乃联;资源可持续性分析[J];黄金;1999年05期

4 余敬 ,易顺林;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4期

5 张崇欣;宋奇文;马剑;;基于AHP的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J];煤矿现代化;2010年05期

6 王玉平,卜善祥;中国矿产资源经济承载力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7 关凤峻;我国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煤炭经济研究;1999年01期

8 陈胜开;张云凤;贾斌广;;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年22期

9 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一)[J];统计研究;1998年06期

10 谢濵;宋岭;;新疆与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年10期



本文编号:516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16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