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金厂金矿岩浆穹隆内矿体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金厂金矿岩浆穹隆内矿体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金厂金矿 斑岩型矿床 岩浆穹隆构造 流体包裹体 沸腾作用
【摘要】: 黑龙江金厂金矿是我国目前已经开采的大型金矿之一,矿区处于兴凯湖地块内,区域上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从60年代起,有不少的学者对矿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由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尽管在大部分方面已经得到了共识,但是在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期次的划分以及矿床成因等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针对矿区的穹隆构造内矿体的含矿性问题进行研究,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拉曼光谱测试两方面的研究手段对矿床的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和对矿床成因做初步探讨,再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从而得出关于岩浆穹隆的更进一步认识和结论。 目前,流体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了研究矿床成因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主要从矿床的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入手从而得出成矿物质的来源以及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的机理,从而可以为矿床成因的得出提供论据。 本次研究对金厂金矿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勘查和样品的采集,同时也做了大量的室内工作,其主要是流体包裹体的镜下观察和显微测试,以及拉曼光谱测试。通过包裹体测试的结果分析得出岩浆穹隆的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热液环境,盐度范围比较广,含子晶多相包裹体盐度较高,而富气和富液包裹体的盐度很低,反映了沸腾作用的特征。同时根据包裹体空间上的温度、盐度变化规律可以得出流体来源于深部,在浅部时有外来流体的混入稀释。通过拉曼光谱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富含挥发组分的岩浆。 总结前人的成果和本次研究的结论对矿床成因作出了初步认识:岩浆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岩浆的充分的结晶分异是成矿的重要原因;丰富的水、C02、CH4等挥发组分是该区成矿的有利条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学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具有较宽的均一温度范围、较高的盐度以及富气与含子晶包裹体的共生等,都说明形成岩浆穹隆内矿体的成矿流体具有典型斑岩铜矿钾化带的特征,且沸腾作用明显,因此岩浆穹隆内的找矿重点应是斑岩型金(铜)矿床。
【关键词】:金厂金矿 斑岩型矿床 岩浆穹隆构造 流体包裹体 沸腾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声明4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4-5
- 摘 要5-6
- Abstract6-8
- 1 引言8-14
- 1.1 斑岩型矿床简介8-11
- 1.2 选题依据11-13
- 1.3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13-14
- 2 区域地质背景14-20
- 2.1 区域地层14-15
- 2.2 区域构造15-17
- 2.3 区域岩浆岩17
- 2.4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17-20
- 3 矿区地质特征20-34
- 3.1 构造-岩浆活动20-21
- 3.2 矿体特征21-23
- 3.3 矿石特征23-25
- 3.4 围岩蚀变特征25-26
- 3.5 成矿期次划分26-29
- 3.6 岩浆穹隆构造29-34
- 4 岩浆穹隆构造的流体包裹体研究34-54
- 4.1 流体包裹体类型35-36
- 4.2 熔融包裹体与熔-流包裹体36-37
- 4.3 包裹体中常见金属矿物37-38
- 4.4 包裹体世代划分38-40
- 4.5 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40-46
- 4.6 流体包裹体压力特征46-50
- 4.7 包裹体拉曼光谱研究50-54
- 5 矿床成因探讨54-64
- 5.1 金矿化形成时代54
- 5.2 成矿流体特征与金的富集54-60
- 5.3 矿区控矿因素60-61
- 5.4 成矿模式61-62
- 5.5 岩浆穹隆构造的成矿讨论62-64
- 结论64-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69
- 图版69-77
- 个人简历:7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玉锁;闫家盼;张桂凤;杨立强;何丽;杨玉霞;黄芳根;;黑龙江金厂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质与勘探;2013年01期
2 韩世炯;孙景贵;邢树文;张增杰;柴鹏;杨帆;邱殿明;;中国东北部陆缘内生金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及地球动力学背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3期
3 门兰静;孙景贵;赵俊康;陈雷;梁树能;逄伟;陈冬;;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角砾型铜金矿体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床地质;2008年01期
4 肖力;赵玉锁;孔媛媛;王艳忠;张景海;程军;冯志国;黄芳根;;东宁金厂矿区及外围构造体系厘定及其控岩控矿作用[J];矿床地质;2010年S2期
5 赵玉锁;杨立强;陈永福;卿敏;阎家盼;葛良胜;郭晓东;王景瑞;;黑龙江金厂铜金矿床闪长玢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J];岩石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门兰静;延边—东宁地区晚中生代浅成热液金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魏连喜;黑龙江省有色、贵金属成矿规律及定量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赵玉锁;延边—东宁成矿带金厂斑岩金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雨沁;黑龙江省金厂金矿蚀变岩研究及其找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刘志宏;黑龙江省翠宏山钨钼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吉林大学;2009年
3 史鹏会;黑龙江省五道岭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兆谊;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地学多元信息深边部综合找矿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19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1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