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绝缘电阻的电缆用乙丙橡胶绝缘表面电痕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8:23

  本文关键词:基于绝缘电阻的电缆用乙丙橡胶绝缘表面电痕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乙丙橡胶 表面电痕 绝缘电阻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摘要】: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矿用高压电缆绝缘故障机理及其寿命评估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377113)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即研究矿用10kV乙丙橡胶绝缘电缆因表面电痕形成的老化及其故障诊断方法。目前,我国煤矿井下已大范围使用10kV供电,其输电电缆以矿用移动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为主。它的主绝缘层材料为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EPR)。虽然乙丙橡胶绝缘具有优异的耐候、阻水、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柔韧性及介电性能,然而煤矿井下工况条件复杂,电缆往往同时受多种老化因子的作用,引起绝缘劣化及损坏。如电缆由于经常拖拽,外护套易发生损伤,使得主绝缘层和金属屏蔽层裸露在外,则在此处容易发生沿面放电,形成表面电痕。此外,矿用电气设备接线腔内的高压电缆接头往往不做特殊处理,直接裸露在外。如果接头处理不当或表面有污染物,在较低电压作用下也会因为沿面放电形成表面电痕。这些表面电痕将使绝缘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并逐渐劣化直至绝缘失效。针对矿用10kV乙丙橡胶电缆绝缘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以乙丙橡胶绝缘表面电痕为研究对象,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表面状态下,乙丙橡胶表面电痕的形成和破坏机理及其诊断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矿用乙丙橡胶电缆绝缘运行环境,首先研究了电缆用乙丙橡胶在不同电场分布下的沿面放电情况,并对放电结束后的表面电痕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IEC60587试验标准研究了乙丙橡胶的耐电痕性能;最后研究了绝缘污秽对乙丙橡胶绝缘污秽的影响。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体电阻、极化-去极化电流和回复电压来对乙丙橡胶的表面电痕化程度进行表征,并详细分析了测量电压、测量温度和电痕化程度对体电阻、极化-去极化电流和回复电压的影响情况和影响机理。基于不同电痕腐蚀及绝缘污秽程度下,体电阻、极化-去极化电流和回复电压的曲线差异,提取典型特征参数,对电痕化故障进行表征。简要介绍了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在分析了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模糊神经网络,实现故障诊断功能。主要依托LabVIEW软件平台,编写了特征量提取程序,并选择合适的隶属函数对原始特征数据进行了模糊化处理,经神经网络训练,进而实现诊断故障。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电场情况下的沿面放电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场分布情况对起始放电、放电发展过程和电痕形成的影响;IEC电痕试验可以实现乙丙橡胶的耐电痕性能评估;所选故障特征量与模糊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乙丙橡胶绝缘的表面电痕腐蚀与绝缘脏污进行准确的识别分类。
【关键词】:乙丙橡胶 表面电痕 绝缘电阻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6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1.2 矿用乙丙橡胶电缆概况11-14
  • 1.2.1 矿用乙丙橡胶电缆的基本结构11-13
  • 1.2.2 矿用乙丙橡胶电缆的典型绝缘故障13-14
  • 1.2.3 乙丙橡胶绝缘的基本特性14
  • 1.3 国内外绝缘材料表面电痕破坏研究现状14-15
  • 1.4 国内外高压电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15-16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5.1 研究目标16
  • 1.5.2 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乙丙橡胶表面电痕破坏机理及试验分析17-41
  • 2.1 不同电场分布下的沿面放电17-28
  • 2.1.1 沿面放电机理17-18
  • 2.1.2 试样制备18
  • 2.1.3 电极系统18-19
  • 2.1.4 试验设置19-20
  • 2.1.5 表面击穿测量结果分析20-21
  • 2.1.6 表面击穿痕迹分析21-23
  • 2.1.7 沿面放电试验结果分析23-28
  • 2.2 IEC标准电痕试验28-36
  • 2.2.1 表面电痕形成机理28-29
  • 2.2.2 试验方法选择29-30
  • 2.2.3 试样制备30-31
  • 2.2.4 试验设置31-32
  • 2.2.5 试验结果分析32-35
  • 2.2.6 电痕形成表面形态分析35-36
  • 2.3 绝缘污秽试验36-39
  • 2.3.1 绝缘污秽放电机理36-37
  • 2.3.2 试验方法选择37
  • 2.3.3 试样制备37-38
  • 2.3.4 试验设置38
  • 2.3.5 试验结果分析38-39
  • 2.4 本章小结39-41
  • 第三章 基于绝缘电阻的表面电痕腐蚀程度分析41-61
  • 3.1 绝缘电阻41-43
  • 3.1.1 绝缘电阻的概念、物理意义41
  • 3.1.2 常见表征绝缘电阻的基本参数41-43
  • 3.2 乙丙橡胶的体电阻43-49
  • 3.2.1 不同腐蚀程度试样选择43-44
  • 3.2.2 体电阻测量系统44
  •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44-49
  • 3.3 乙丙橡胶的极化-去极化电流49-55
  • 3.3.1 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系统49-50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50-54
  • 3.3.3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绝缘电阻分析54-55
  • 3.4 乙丙橡胶的回复电压55-59
  • 3.4.1 回复电压测量系统55-56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56-59
  • 3.4.3 基于回复电压法的绝缘电阻分析59
  • 3.5 本章小结59-61
  • 第四章 表面电痕化特征量分析与提取61-69
  • 4.1 绝缘电阻特征量的分析与提取61-63
  • 4.2 极化-去极化电流特征量的分析与提取63-66
  • 4.3 回复电压特征量的分析与提取66-67
  • 4.4 本章小结67-69
  • 第五章 电缆用乙丙橡胶绝缘表面电痕故障诊断方法研究69-87
  • 5.1 模糊理论69-72
  • 5.1.1 模糊理论简介69
  • 5.1.2 模糊性69-70
  • 5.1.3 模糊集合70
  • 5.1.4 隶属函数的类型70-72
  • 5.2 神经网络理论72-74
  • 5.2.1 神经网络简介72
  • 5.2.2 BP神经网络72-74
  • 5.3 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的融合74
  • 5.4 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在电缆用乙丙橡胶绝缘表面电痕故障诊断中的应用74-85
  • 5.4.1 模糊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总体结构74-75
  • 5.4.2 故障特征量提取程序75-79
  • 5.4.3 隶属函数确定79-82
  • 5.4.4 诊断方法的实现82-85
  • 5.5 本章小结85-8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7-89
  • 6.1 研究结论87-88
  • 6.2 工作展望88-89
  • 参考文献89-93
  • 致谢93-95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玲玲;刘克俭;唐伯朝;;聚合物绝缘材料的电痕化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J];绝缘材料通讯;1986年04期

2 刘克俭,傅玲玲,唐伯朝,任佩余;气相色谱法评定聚合物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S1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迟恩田;郑逢仁;;自来水介质中的放电痕研究[A];第六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9年

2 蔡劲松;;耐电痕化指数测试仪试液液滴量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A];第十届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典帅;聚合物绝缘材料耐电痕性研究及其非线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2 张纪伟;环氧树脂纳米复合介质表面电荷动态特性与电痕破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晨;基于绝缘电阻的电缆用乙丙橡胶绝缘表面电痕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田霖;直流电压下环氧树脂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电痕破坏现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3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33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0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