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二氧化硫脲对高岭土增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11:26

  本文关键词:二氧化硫脲对高岭土增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岭土 还原漂白 二氧化硫 脲白度 超声波


【摘要】:严格意义上说,高岭土被认为是一种粘土矿物,其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高岭石族矿物,其因江西景德镇中的高岭村,从而被人们广为所知。其中纯度较高的高岭土,它的颜色呈现为白色并且非常的细腻,其形状表现为松软,具有非常好的耐火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其主要成分包括高岭石,还有埃洛石,以及伊利石,并且还有水云母、石英、长石等等诸多矿物。高岭土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及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造纸,还有陶瓷和耐火材料。随着人们对生活的需求,高岭土在涂料和石油化工,橡胶填料和铅笔、建材,还有油漆和颜料以及国防工业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物理特性,在实际生活当中,高岭土却经常性的表现为现出灰色和褐色等等颜色。这里面的主要成因,主要是因为是高岭土中含有呈色矿物离子(如铁、钛、锰等)和及其大量的有机物质所导致的。由于这些矿物及有机物杂质的广泛存在,它的白度大大降低,所被应用的范围也被明显的限制了,经济价值有所走低。由于一般情况下,高岭土中所含的有色杂质是铁杂质,所以,如何对高岭土进行有效而又经济的除铁增白,俨然已经成为提高高岭土的商业价值、并且扩展它的应用范围的有效手段。本文所利用试验原料为福建漳州高岭土。广泛认为,福建高岭土是砂质高岭土的一种,其铁含量很高,为1.11%,其中的铁杂质主要是以氧化铁矿物的形式存在,严重影响了福建高岭土的白度,以及其应用范围。我们测得其白度很低,仅为66.4%,需对其进行一定的除铁增白,否则不能直接使用。试验过程中用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草酸为配合剂对高岭土进行除铁漂白,并探讨漂白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尝试应用更为简单、更加有效、成本更低的化学工艺对福建高岭土样本进行漂白,使高岭土中的致色物质(Fe2O3)含量大大降低,白度得到相当明显的提高。增加了福建高岭土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它的经济商业价值,使其更为满足化工等领域上的需要。试验主要包括四部分:⑴首先对二氧化硫脲的性质进行分析,考察了温度、pH、浓度等对二氧化硫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分解率最高,生成大量次硫酸,表现出强还原性。⑵利用二氧化硫脲对高岭土进行除铁增白,考察了矿浆浓度、还原时间、配合时间、pH、草酸的量、二氧化硫脲量及温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在矿浆浓度为20%、还原时间15min、配合时间15min、pH=12、草酸量为7%、二氧化硫脲量为0.8%、温度50℃条件下,高岭土白度由66.4%提高到85.9%,铁含量由1.11%降到0.44%,可满足树脂、塑料、橡胶等工业应用。⑶稀土催化剂活化二氧化硫脲漂白高岭土,结果活化后的二氧化硫脲使高岭土白度由66.4%提高到89.8%。⑷利用超声波辅助二氧化硫脲对高岭土进行除铁漂白,考察了超声波功率、还原时间、配合时间、草酸用量、二氧化硫脲用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超声波功率200W、还原时间10min、配合时间10min、草酸用量6%、二氧化硫脲用量0.6%的条件下对高岭土进行除铁漂白,考察了超声波功率、还原时间、配合时间、草酸用量、二氧化硫脲用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超声波功率200W、还原时间10min、配合时间10min、草酸用量6%、二氧化硫脲用量0.6%的条件下白度由原矿的66.4%提高到87.8%,满足了造纸、陶瓷等工业应用。二氧化硫脲经过还原反应后,其所生成的的副产品,主要为尿素和硫酸钠等,而保险粉经还原反应,则产生二氧化硫等气体,因此,应用二氧化硫脲福建高岭土进行除铁漂白,代替保险粉,不但环境污染不大,生产成本也低等,进一步讲,其在反应中产生的尿素,还有利于废物利用。
【关键词】:高岭土 还原漂白 二氧化硫 脲白度 超声波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8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4
  • 2 高岭土概述14-25
  • 2.1 高岭土概况、性能及应用14-21
  • 2.1.1 高岭土性质14
  • 2.1.2 高岭土常见分类14-15
  • 2.1.3 高岭土资源分布15
  • 2.1.4 高岭土工艺特征15-19
  • 2.1.5 高岭土的主要用途19-20
  • 2.1.6 高岭土中染色物质的赋存状态20-21
  • 2.2 高岭土除铁漂白常见的方法21-25
  • 2.2.1 化学增白法21-24
  • 2.2.2 物理除铁法24
  • 2.2.3 微生物除铁法24
  • 2.2.4 小结24-25
  • 3 二氧化硫脲25-32
  • 3.1 二氧化硫脲(TD)含量及性能的研究25-26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25
  • 3.1.2 实验方法25-26
  • 3.2 结果与讨论26-30
  • 3.2.1 TD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26-27
  • 3.2.2 pH值对TD溶液稳定性的影响27-28
  • 3.2.3 温度对TD溶液稳定性的影响28-29
  • 3.2.4 浓度对TD溶液稳定性的影响29-30
  • 3.3 二氧化硫脲的应用优势及前景30-32
  • 4 高岭土漂白试验研究32-57
  • 4.1 高岭土特性分析32-34
  • 4.1.1 漳州高岭土X射线衍射分析32
  • 4.1.2 对漳州高岭土的X射线衍射分析32-33
  • 4.1.3 漳州高岭土形貌特征分析33
  • 4.1.4 高岭土中铁赋存形态的分析33-34
  • 4.2 小结34-35
  • 4.3 试验设备及主要试剂35
  • 4.3.1 试验设备35
  • 4.3.2 试验主要试剂35
  • 4.4 实验方案35-36
  • 4.5 二氧化硫脲漂白高岭土实验研究36-43
  • 4.5.1 试验原理37
  • 4.5.2 最佳二氧化硫脲用量的确定37
  • 4.5.3 最佳草酸用量的确定37-38
  • 4.5.4 最佳pH值的确定38-40
  • 4.5.5 最佳还原时间的确定40
  • 4.5.6 最佳矿浆浓度的确定40-41
  • 4.5.7 最佳配合时间的确定41-42
  • 4.5.8 最佳温度的确定42-43
  • 4.5.9 结论43
  • 4.6 二氧化硫脲的活化及高岭土漂白实验研究43-48
  • 4.6.1 概况43
  • 4.6.2 实验原理43-44
  • 4.6.3 稀土催化剂的选择44
  • 4.6.4 实验过程44-45
  • 4.6.5 电位测试实验45
  • 4.6.6 硝酸镧最佳用量的确定45-46
  • 4.6.7 溶液最佳pH值的确定46
  • 4.6.8 反应时间与还原电位的关系46-47
  • 4.6.9 活化的二氧化硫脲对高岭土的漂白实验研究47
  • 4.6.10 小结47-48
  • 4.7 超声波辅助二氧化硫脲漂白高岭土的实验研究48-55
  • 4.7.1 超声波概述48-49
  • 4.7.2 实验原理49-50
  • 4.7.3 实验方案50
  • 4.7.4 实验原理50
  • 4.7.5 最佳二氧化硫脲用量的确定50-51
  • 4.7.6 最佳草酸用量的确定51-52
  • 4.7.7 最佳还原时间的确定52-53
  • 4.7.8 最佳配合时间的确定53-54
  • 4.7.9 超声波最佳功率的确定54-55
  • 4.7.10 小结55
  • 4.8 本章小结55-57
  • 5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3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跃;芦岭井田硬质高岭土开采可行性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S1期

2 陈文瑞;;漳州龙文高岭土的深加工开发技术研究[J];非金属矿;2009年01期

3 БерзоН;董来棋;;精选高岭土生产中新技术的利用途径[J];瓷器;1963年04期

4 李树林;;高岭土提纯[J];建材工业信息;1985年19期

5 曾令移;刘树贻;彭世英;吴金明;;从高岭土矿中精选造纸涂料用高岭土的初步探讨[J];矿产综合利用;1986年04期

6 肖至培;;高岭土的选矿[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8年08期

7 祝青;徐州煤田伴生高岭土矿勘探雏议[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年03期

8 林心云;高岭土选矿简易又可行的若干工艺过程[J];非金属矿;1988年02期

9 郑元榕;选择性絮凝在高岭土选矿中的应用[J];非金属矿;1988年06期

10 王定芝;造纸工业是目前需要高岭土的主要市场——国外高岭土生产、贸易情况综述[J];非金属矿;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化平;王大设;;朔里煤矿硬质高岭土矿巷道施工的层位控制[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董明;;岱河井田煤系共生硬质高岭土矿地质特征分析[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常志强;;高岭土矿应用评价指标的一点思考[A];2011建材非金属矿地质勘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浦勇;;水力机械开采在茂名砂质高岭土矿的运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杨宗杰;;开发西部高岭土及其他黏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周国平;汤,

本文编号:534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34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