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矿床中不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热液矿床中不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球化学 不透明矿物 流体包裹体 红外显微镜
【摘要】:脉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所提供的有关流体与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不一定代表成矿时的实际流体和成矿条件,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测定矿石矿物捕获的包裹体。红外显微镜的运用开拓了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新领域。文章对红外显微镜工作的基本原理及设备做了简要的综述,重点介绍了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成分分析研究,并举例说明了不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在W-Sn矿床以及其他矿床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尚且存在的问题、部分解决方法,并简单展望了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不透明矿物 流体包裹体 红外显微镜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4CB4409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203034)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2
【正文快照】: 自Sorby(1858)开启了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先河以来,包裹体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流体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的代表,能准确地反映矿物形成时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卢焕章等,2004)。然而,绝大多数矿石矿物(如硫化物、黑钨矿、碲化物等)在可见光(波长λ=0.35~0.75μm)下不透明,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焕章,郭迪江;流体包裹体研究的进展和方向[J];地质论评;2000年04期
2 张振亮,吕新彪,饶冰,王年生;流体包裹体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现状[J];地学前缘;2003年02期
3 池国祥,周义明,卢焕章;当前流体包裹体研究和应用概况(英文)[J];岩石学报;2003年02期
4 单强;;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在广州召开[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年01期
5 ;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在广州举行[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年02期
6 杨国清;流体包裹体找矿法研究[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7 卢焕章;全美第二届流体包裹体会议简介[J];地质地球化学;1989年02期
8 卢焕章;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全美第二届流体包裹体会议简介[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9 E.Roedder ,张兴春;流体包裹体分析——序和跋[J];地质地球化学;1992年01期
10 ;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报道[J];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流体微观行为及其对流体包裹体形成和分析的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梁汉东;;地质流体包裹体化学组成的离子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李维华;;流体包裹体气相组份拉曼光谱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4 于梅花;吴秀玲;龚俊锋;韩勇;方勤方;韩郁菁;;不同岩石中流体包裹体的透射电镜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陶士振;高晓辉;庞正炼;吴松涛;;流体包裹体方法在油气示踪与成藏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陈勇;周瑶琪;倪培;;流体包裹体中气体拉曼特征与内压的关系及讨论[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超英;周瑶琪;陈勇;颜世永;;人工合成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定量研究[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朱和平;谭俊;刘建明;王莉娟;;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四极质谱测定[A];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9 谢玉玲;徐九华;侯增谦;杨竹森;蒙义峰;曾普胜;邱士东;王葆华;;铜官山铜矿床石榴子石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的扫描电镜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夏林圻;;流体包裹体相平衡[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1)[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丛荣;二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流体包裹体成分一次搞定[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吴明;我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探矿技术获突破[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骏;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小男;铜陵狮子山矿田早白垩世岩浆岩及铜、金成矿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蒙;个旧锡矿锡石成因矿物学及流体包裹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于倩;石盐中单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张月沙;H_2O与NaCl-H_2O体系Raman光谱性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贺文;冀东唐杖子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房启飞;塔里木轮古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藏期厘定[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江超强;江西大雾塘钨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全林;松辽盆地北部储层火山岩流体包裹体测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苏祺;云南兰坪白秧坪银多金属矿流体与成矿关系——流体包裹体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9 杨里淳;流体包裹体在断裂构造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张振亮;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成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41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4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