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桃园煤矿Ⅱ4采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放水试验及其可疏放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7-07-14 22:33

  本文关键词:桃园煤矿Ⅱ4采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放水试验及其可疏放性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放水试验 含水层 可疏放性评价 煤矿水害


【摘要】:为评价桃园煤矿Ⅱ4采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的可疏放性,在Ⅱ4采区井下放水试验资料基础上,采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采区水文地质模型,对含水层参数进行优选,利用该模型对采区灰岩含水层的可疏放性进行评价,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区太原组灰岩平均渗透系数为2.45 m/d,储水率为2.58×10-4,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好,数值法与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采区可疏放性较差,研究结果为采区下一步防治水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桃园煤矿;
【关键词】放水试验 含水层 可疏放性评价 煤矿水害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78)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项目(KJ2016A826)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J2016SD19)
【分类号】:TD745
【正文快照】: 底板突水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1-2]。在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过百余起重大淹井事故,其中55%以上是由于底板突水引起的,而且灰岩类岩溶水害事故占煤矿典型突水事故的90%以上,因水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达数千人[3]。目前,底板灰岩水防治措施有两种:疏水降压和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平;韦重韬;李少华;;新峰二矿太原组石灰岩发育规律及水文地质特征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3期

2 周先涛,白海波;论徐州矿区太原组煤层的合理开采问题[J];徐煤科技;1994年01期

3 张素梅;李增学;李伟;王立峰;张玉林;王对兴;刘海燕;;山东黄河北煤田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地层沉积特征[J];地球学报;2008年04期

4 郭锐;马胜;;安太堡井工矿太原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演化[J];科技视界;2012年02期

5 郭锐;马胜;;安太堡井工矿太原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演化[J];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6 杨光;;试论首阳井田太原组含煤地层沉积环境的演化[J];煤;2011年07期

7 曹建萍;山西阳泉矿区太原组煤系地层沼气垂向运移基本条件的探讨[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8 周玉存;浅析大黄山煤矿太原组煤层厚度变化规律[J];徐煤科技;1997年03期

9 廖玉枝,,胡益成,徐世球;河南荥巩煤田太原组中风暴异地煤的煤岩煤质特征[J];中国煤田地质;1995年04期

10 王华,陈钟惠,陆永潮;山西河东煤田保德矿区太原组砂体特征及与煤聚集的关系[J];地质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郝拴元 通讯员 陈素青;河南局打破豫东太原组无可采煤定论[N];中煤地质报;2009年

2 刘杰;新集二矿成功完成井下淮南煤田1煤层底板 太原组灰岩水探测[N];淮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龚砚庆 通讯员 郝拴元;豫东传统“空白区”发现超亿吨煤层[N];河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小琼;滕北矿区太原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2 巨绮金;榆次地区太原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海涛;阳泉新景矿太原组沉积环境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4 杨晓彤;杨柳煤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5 郑晨;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岩溶结构特征及其对浆液扩散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2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42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8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