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尾矿库动力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7-18 09:32

  本文关键词: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尾矿库动力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ABAQUS 粘弹性人工边界 固定边界 尾矿坝 动力响应


【摘要】:尾矿库是一种高势能的危险源,尾矿库的震害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散射问题中外行波远域能量逸散效应是影响尾矿库坝体动力响应的重要因素。在地震作用下,边界条件类型的选择对动力响应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进行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尾矿库动力响应的相关研究,对于更深入研究坝体动力稳定分析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首先,总结尾矿库稳定分析、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基本情况及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粘弹性人工边界的二维、三维公式推导及粘弹性人工边界单元等效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在ABAQUS中实现了等效粘弹性人工边界,通过经典算例(经典的Lamb问题)验证,表明等效粘弹性人工边界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可以较好的模拟散射问题中外行波远域能量逸散效应。最后,介绍了尾矿坝动力分析理论,并基于ABAQUS二次开发,实现了尾矿砂材料等效线性粘性本构。(2)根据某平地型尾矿库勘察资料建立二维模型,通过ABAQUS渗流计算获取尾矿库的浸润线位置和震前应力状态。(3)分别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和固定边界进行尾矿库动力响应计算,对比分析监测点的水平向加速度、水平向位移、大动主应力、动剪应力和整体应变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边界类型对地震作用下尾矿库动力响应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固定边界,使用粘弹性人工边界时,尾矿库坝体动力响应最大值减小了15%~25%,表明模拟地震过程中粘弹性人工边界起到了吸收能量的作用;在地震开始后0~4 s左右,粘弹性人工边界的耗能作用不明显,尾矿库动力响应时程曲线幅值很接近,这是由于尾矿库体积很大,地震作用初期,尾矿库粘弹性人工边界吸收散射波源向外部无限域辐射能量较少。(2)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尾矿库动力响应的应用中R取值空间较大,具有良好的鲁棒性。(3)地基的动弹性模量与K2成正相关,K2值越大,即地基的柔度越小,尾矿库地基中动剪应变越小,造成粘弹性人工边界吸收能量越小,尾矿库的动剪应力的降幅就越小。
【关键词】:ABAQUS 粘弹性人工边界 固定边界 尾矿坝 动力响应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26.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论文研究意义12-13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粘弹性人工边界尾矿库动力分析理论基础15-32
  • 2.1 动力边界理论15-25
  • 2.1.1 粘弹性人工边界15
  •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6
  • 2.1.3 粘弹性人工边界推导16-22
  • 2.1.4 等效粘弹性人工边界参数22-23
  • 2.1.5 粘弹性人工边界算例验证23-25
  • 2.2 动力平衡方程25-30
  • 2.3 沈珠江模型30-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尾矿库渗流分析32-39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32
  • 3.2 尾矿库工程概况32-34
  • 3.2.1 库区自然气象条件33
  • 3.2.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33
  • 3.2.3 库区水文地质条件33-34
  • 3.2.4 尾矿库设计概况34
  • 3.3 尾矿库渗流模型的建立34-36
  • 3.3.1 尾矿库渗流模型34-35
  • 3.3.2 尾矿库渗流参数选取35-36
  • 3.4 尾矿库渗流计算及分析36-38
  • 3.4.1 尾矿库浸润线位置36
  • 3.4.2 尾矿库应力计算结果36-38
  • 3.5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尾矿库的非线性动力分析39-66
  • 4.1 尾矿库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39-46
  • 4.1.1 尾矿库动力响应分析具体步骤39-40
  • 4.1.2 尾矿库动力模型示意图40
  • 4.1.3 尾矿库动力参数选取40-41
  • 4.1.4 地震波的输入41
  • 4.1.5 尾矿库动力分析边界条件设置41-42
  • 4.1.6 粘弹性人工边界的物理意义及实现方法42-43
  • 4.1.7 尾矿坝模态分析和频率的提取43-44
  • 4.1.8 ABAQUS等效线性粘性模型的二次开发44-45
  • 4.1.9 尾矿库监测点布置45-46
  • 4.2 尾矿库动力响应边界效应分析46-64
  • 4.2.1 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下动剪应变结果分析46-48
  • 4.2.2 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下动剪应力结果分析48-51
  • 4.2.3 粘弹性人工边界和固定边界尾矿库动力响应计算及分析51-54
  • 4.2.4 不同R工况下粘弹性人工边界尾矿库动力响应计算及分析54-61
  • 4.2.5 不同K2工况下两种边界尾矿库动力响应计算及分析61-64
  • 4.3 本章小结64-6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6-68
  • 5.1 结论66-67
  • 5.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振宇,刘晶波;成层地基非线性波动问题人工边界与波动输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7期

2 廖振鹏,刘晶波;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基本问题[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2年08期

3 谢志南;;波动数值模拟人工边界的稳定问题[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5期

4 陈万祥;郭志昆;袁正如;蔡文莉;;地震分析中的人工边界及其在LS-DYNA中的实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5 赵武胜;陈卫忠;郑朋强;于建新;;地下工程数值计算中地震动输入方法选择及实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贤明;唐少强;;波动问题多次透射人工边界条件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宋贞霞;丁海平;;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大型程序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晶波;杜义欣;闫秋实;;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晶波;杜义欣;闫秋实;;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文化;景立平;;计算建筑物地基土壤温度和湿度场时的人工边界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宋贞霞;丁海平;;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大型程序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天云;赵瑞光;;三维无限域波动精确人工边界条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8 李彬;刘晶波;;粘弹性人工边界在Marc中的实现[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9 张毅;陈少林;;基础阻抗函数的时域求解方法[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婷;宋力;朱炳寅;;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世琼;开域电磁场全源积分人工边界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章旭斌;波动数值模拟稳定性的若干问题[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3 赵密;近场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应力型时域人工边界条件及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谢志南;波动数值模拟人工边界的稳定问题[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徐振礼;非线性人工边界条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文新;水下饶流和河流—海湾耦合问题的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3年

7 张波;考虑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智文;Klein-Gordon方程和Schr(o|¨)dinger方程的人工边界条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茹;三维饱和介质粘弹性人工边界[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梁玲玉;显式波动有限元分析的高精度连分式人工边界方法[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洋;核安全级水工构筑物力学响应及桩基础适用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秦凤;椭圆型方程外问题基于人工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杨腾;饱和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福州大学;2014年

6 温晓晨;基于ADINA重力坝静力和地震时程响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闫志伟;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尾矿库动力稳定分析中的应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8 张延;多源散射粘弹性人工边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朱艳艳;完美匹配层人工边界数值实施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赵密;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其与透射人工边界的比较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57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57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