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压弯性能实验与支护应用

发布时间:2017-07-18 11:28

  本文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压弯性能实验与支护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钢管混凝土圆弧拱 矢跨比 混凝土强度 钢管混凝土支架 软岩巷道 复合支护


【摘要】:本文以深井软岩巷道支护问题为研究背景,以钢管混凝土圆弧拱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实验,得到了不同强度等级和钢纤维体积掺量混凝土的配比方案,测试了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随后,进行了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在六点均布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实验,结合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矢跨比、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纤维掺量等三个因素对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以清水营煤矿副立井+786m水平临时水仓大断面极软岩巷道为例,采用现场考察、室内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程试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钢管混凝土支架的封闭式复合支护技术在工程现场的应用情况。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和创新成果:1、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钢纤维掺量配合比实验为了研究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实验,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初步设定了5组水灰比,确定了混凝土配制材料的用量;而后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进行了测试,确定了满足流动性能和灌注要求的减水剂用量;最后,对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进行了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了5组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择优选用4组水灰比(0.3、0.35、0.4、0.45)进行圆弧拱压弯性能实验。在4组不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进行了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制,首先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流动性能的影响;随后对钢纤维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进行测试,研究了钢纤维体积掺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影响程度,并最终确定了钢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1.0%-2.5%。2、六点均布加载条件下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力学性能实验进行了六点均布加载条件下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了不同矢跨比(0.154、0.207、0.26)、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C50、C45、C40、C35)和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1.0%、1.5%、2.0%、2.5%)的共10根钢管混凝土圆弧拱的力学性能,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对圆弧拱试件的变形过程进行了监测,得到了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不同矢跨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纤维掺量的圆弧拱试件的变形过程均可分为四个阶段:压实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在弹塑性和塑性变形阶段,圆弧拱表现出较好的延性和承载能力。(2)研制了预埋式混凝土应变监测装置,对试件跨中处钢管外壁应变和核心混凝土内部应变进行了同步监测对10根圆弧拱试件跨中处钢管外壁应变和核心混凝土内部应变进行了监测,研究得出:(1)圆弧拱跨中位置处的钢管和核心混凝土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不存在直梁纯弯实验中的中性层偏移现象;(2)在压实变形阶段,由于混凝土内部存在孔隙、空隙,连续性较差,钢管的压缩应变整体而言要稍大于混凝土的压缩应变;(3)相同荷载下,矢跨比越小,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应变值越大,这也表明矢跨比越小,圆弧拱内的轴压越大,导致钢管混凝土构件沿轴线方向的压缩变形量越大;产生相同的应变时,矢跨比越大,需要施加的荷载值也越大;(4)圆弧拱在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钢管和核心混凝土最终的轴向压缩变形越严重,混凝土的压应变值整体要大于钢管外壁;(5)钢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受到影响,4组不同钢纤维掺量的圆弧拱试件,钢管的压缩应变值均要大于核心混凝土的压缩应变。(3)得到了圆弧拱试件的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得到了圆弧拱试件的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及其对应的跨中位移量,实验成果如下表:相对于0.154矢跨比试件,0.207和0.26矢跨比试件的屈曲荷载分别提高了50.8%和61.5%,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42.7%和68.3%。由此得出,矢跨比越大,试件的屈曲荷载和极限承载力越大,圆弧拱抵御变形的能力越强,圆弧拱在平面内的承载力受矢跨比影响显著。相对于C35圆弧拱试件,C40、C45和C50试件的屈曲荷载分别提高了2.08%、7.29%、10.42%,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2.97%、4.7%、6.76%。由此得出,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圆弧拱试件的屈曲荷载和极限承载力越大。在核心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后,圆弧拱的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当钢纤维体积掺量达到2.0%以上时,圆弧拱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有较为明显的下降,钢纤维的掺入不利于钢管混凝土圆弧拱承载性能的提升。综上所述,最终得出三个因素对钢管混凝土圆弧拱承载性能的影响程度为:矢跨比㧐混凝土强度等级㧐钢纤维。(4)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圆弧拱的变形破坏形态在六点均布加载条件下,10根圆弧拱试件均是在拱脚内侧位置处最先发生屈曲,达到极限承载力时,两端拱脚处的钢管均能看出明显臌胀变粗,试件不同位置的曲率不再一致。(5)得出了均匀受压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屈曲荷载的表达式基于线弹性屈曲理论,得出了均匀受压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屈曲荷载的表达式,可用于0.26矢跨比深拱圆弧拱屈曲荷载的近似求解,而对于矢跨比0.154和0.207的浅拱试件,其屈曲前的轴向压缩变形显著,不适合使用该式进行求解。(6)利用有限元模拟着重分析了矢跨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圆弧拱内轴力和弯矩的影响(1)同一荷载水平下,矢跨比越小,圆弧拱内轴力越大;在达到各自极限承载力后,圆弧拱内轴压无明显差别;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圆弧拱在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其内部轴压越大。(2)在弹性变形阶段,矢跨比越小,圆弧拱内弯矩越大,抗弯性越差;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弯矩影响不明显;不同矢跨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圆弧拱内的最大弯矩值均出现在拱脚位置,拱脚处的弯矩和轴力最大,圆弧拱最先在拱脚位置处屈曲。(3)当圆弧拱达到极限承载力时,不同矢跨比、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圆弧拱,其拱脚处的弯矩均有所减小,最大弯矩值出现在跨中或1/4跨附近。3、大断面极软岩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应用研究清水营煤矿+786m临时水仓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段,原有支护采用“锚网喷+混凝土碹体+U36型钢支架”的联合支护形式,在该支护形式下,巷道变形严重不能稳定。为解决巷道变形严重难以控制的支护难题,首先现场考察了巷道的变形破坏情况,取样测试了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表明:临时水仓巷道膨胀性和吸水软化性显著,属于典型的强膨胀型极软弱岩层。结合巷道地质概况与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分析认为:围岩物理力学性质、水理作用和支护方式是引起临时水仓巷道变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锚网喷+立椭圆形钢管混凝土支架+钢纤维混凝土碹体+加固锚索”的封闭式复合支护方案。建立了考虑二次支护阻力、锚杆支护参数(强度、长度、直径、预紧力、间排距)和围岩力学性质等因素的极软岩巷道承压环强化支护力学模型,阐述了承压环的结构组成,确定了承压环的几何厚度,给出了承压环的力学边界条件,推导得出了承压环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式,由此计算得出复合支护结构的最大支护阻力可达1.99MPa,满足巷道支护要求。随后,分析了二次支护阻力、锚固体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等三个关键因素对承压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黏土矿物含量高、膨胀性和软化性显著的极软弱围岩,提高二次支护阻力对增强承压环承载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最后,通过FLAC3D对复合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进行模拟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复合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并将基于钢管混凝土支架的复合支护技术成功应用于工程现场,并实施了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巷道收敛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支护体力学性能良好,满足巷道支护要求。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圆弧拱 矢跨比 混凝土强度 钢管混凝土支架 软岩巷道 复合支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53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8
  • 1 绪论18-30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8-19
  • 1.2 钢管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研究现状19-24
  • 1.2.1 矢跨比对钢管混凝土拱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19-21
  • 1.2.2 混凝土强度对钢管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21-22
  • 1.2.3 钢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22-24
  • 1.3 混凝土内部应变监测研究现状24-26
  • 1.3.1 电阻式应变片研究现状24
  • 1.3.2 振弦式传感器研究现状24-25
  • 1.3.3 光纤传感器研究现状25-26
  • 1.4 钢管混凝土支架研究现状26-28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8-30
  • 2 核心混凝土强度配合比实验与力学性能测试30-48
  • 2.1 不同混凝土基体强度配比实验30-38
  • 2.1.1 实验目的30
  • 2.1.2 实验原材料选取30-31
  • 2.1.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
  • 2.1.4 混凝土流动性能测试31-32
  • 2.1.5 混凝土立方体单轴抗压强度测试32-36
  • 2.1.6 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测试36-38
  • 2.2 钢纤维混凝土配比实验38-46
  • 2.2.1 实验目的38
  • 2.2.2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38-39
  • 2.2.3 纤维混凝土坍落度测试39-40
  • 2.2.4 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单轴抗压强度测试40-43
  • 2.2.5 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劈拉强度测试43-46
  • 2.3 本章小结46-48
  • 3 矢跨比对钢管混凝土圆弧拱承载性能影响实验研究48-78
  • 3.1 实验设计48-59
  • 3.1.1 实验目的48
  • 3.1.2 圆弧拱试件设计与制作48-49
  • 3.1.3 试验台设计49-55
  • 3.1.4 核心混凝土应变监测装置制作55-57
  • 3.1.5 钢管应变监测与圆弧拱位移监测设计57-58
  • 3.1.6 实验步骤58-59
  • 3.2 实验成果分析59-65
  • 3.2.1 圆弧拱荷载-位移分析59-60
  • 3.2.2 圆弧拱荷载-应变分析60-63
  • 3.2.3 圆弧拱试件承载力分析63
  • 3.2.4 圆弧拱试件变形特征分析63-65
  • 3.3 圆弧拱屈曲荷载理论计算65-69
  • 3.3.1 圆弧拱平面内屈曲荷载计算65-67
  • 3.3.2 屈曲荷载对比分析67-69
  • 3.4 矢跨比单因素有限元分析69-75
  • 3.4.1 圆弧拱力学模型建立69-71
  • 3.4.2 模拟结果分析71-75
  • 3.5 本章小结75-78
  • 4 混凝土强度对钢管混凝土圆弧拱承载性能影响实验研究78-98
  • 4.1 实验设计78-79
  • 4.1.1 实验目的78
  • 4.1.2 圆弧拱试件制作78-79
  • 4.1.3 试件端头处理与加载约束方式79
  • 4.2 混凝土强度等级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79-84
  • 4.2.1 圆弧拱试件荷载-位移分析79
  • 4.2.2 圆弧拱试件荷载-应变分析79-82
  • 4.2.3 圆弧拱试件承载力分析82-83
  • 4.2.4 圆弧拱试件变形破坏形态分析83-84
  • 4.3 混凝土强度等级单因素有限元分析84-88
  • 4.3.1 圆弧拱力学模型建立84
  • 4.3.2 结果分析84-88
  • 4.4 钢纤维掺量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88-95
  • 4.4.1 圆弧拱荷载-位移曲线分析88-89
  • 4.4.2 圆弧拱荷载-应变曲线分析89-92
  • 4.4.3 圆弧拱承载力分析92-93
  • 4.4.4 圆弧拱变形破坏形态分析93-95
  • 4.5 本章小结95-98
  • 5 大断面极软岩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复合支护应用98-116
  • 5.1 工程概况98-100
  • 5.1.1 地质概况98-99
  • 5.1.2 巷道原支护方案与变形特点分析99-100
  • 5.2 钢管混凝土支架复合支护方案设计100-109
  • 5.2.1 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100
  • 5.2.2 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分析100-101
  • 5.2.3 巷道围岩变形控制对策101
  • 5.2.4 钢混支架复合支护方案设计101-102
  • 5.2.5 软岩巷道承压环支护力学模型建立与承载力计算102-107
  • 5.2.6 承压环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107-109
  • 5.3 复合支护效果数值模拟109-113
  • 5.3.1 模型建立109-110
  • 5.3.2 结果分析110-113
  • 5.4 工程应用113-114
  • 5.4.1 复合支护施工工艺流程113
  • 5.4.2 围岩变形监测113-114
  • 5.4.3 经济效益分析114
  • 5.5 本章小结114-116
  • 6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116-122
  • 6.1 主要结论116-119
  • 6.2 主要创新点119-120
  • 6.3 讨论与展望120-122
  • 参考文献122-132
  • 致谢132-134
  • 作者简介134-1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敬;张丁丁;李毅;;光纤传感技术在岩土与地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2 康红普;林健;吴拥政;程蓬;孟宪志;任硕;;锚杆构件力学性能及匹配性[J];煤炭学报;2015年01期

3 刘巍;徐明;陈忠范;;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参数标定及验证[J];工业建筑;2014年S1期

4 刘成;宋选民;刘叶;张晓亮;罗威;;大断面回采巷道层状底板底臌机理及其防治对策[J];煤炭学报;2014年06期

5 谢生荣;谢国强;何尚森;张广超;杨军辉;李二鹏;孙运江;;深部软岩巷道锚喷注强化承压拱支护机理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2014年03期

6 黄万朋;高延法;王军;;扰动作用下深部岩巷长期大变形机制及控制技术[J];煤炭学报;2014年05期

7 于洋;柏建彪;王襄禹;神文龙;廉常军;;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控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8 李学彬;高延法;杨仁树;曲广龙;何晓升;薛华俊;;巷道支护钢管混凝土支架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9 孟庆彬;韩立军;乔卫国;林登阁;魏烈昌;;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断面形状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10 陈得民;李鹏;沈唯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长期应变监测系统[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557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57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