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探测技术
本文关键词: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探测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煤矿逐渐进入深井开采模式,井下空间煤岩体应力分布变化越来越复杂,由采掘作业引起的煤岩动力灾害现象也日趋严重。由于地应力在采掘作业过程中动态变化,实现地应力连续探测难度较大,长期以来地应力都不能作为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指标,致使常规的预测技术存在缺陷。因此,如何准确并且及时地探测地应力分布特征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有效探测采掘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弹性波波速预测煤岩动力灾害工程实践与技术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重点进行了煤岩体弹性波产生和传播机理的研究、煤岩体单轴加载“应力-波速”关系实验室实验以及现场试验测试,提出采用弹性波手段来主动探测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取得以下结果:(1)通过研究发现,煤岩体弹性波的产生与煤岩体内裂隙、孔隙的生成、扩展与断裂息息相关。(2)实验室单轴加载实验表明:在同一方向上纵波波速和应力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所以应力、应变和裂隙对波速的影响是同步一致的,纵波波速直接受裂隙数目和发育扩张程度的影响,反映在应力、应变与波速的变化关系上。(3)构建了掘进工作面钻孔波速分布特征数学模型,通过波速分布特征反演掘进头前方应力分布特征,在现场试验中测得波速在掘进工作面超前5-7.5m最大,可判定掘进工作面前方5-7.5m处为应力集中区域。测试结果与传统方法对比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明利用弹性波波速探测掘进工作面峰值位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准确性。(4)根据现场测试结果与实际进尺情况提出循环进尺判据:即二分之一准则,建议一次进尺的长度不要超过应力集中峰值位置的二分之一,或者始终保持有3m以上的超前卸压带。有效探测采掘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采用弹性波手段来主动探测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以期为预防煤岩动力灾害事故提供支持。
【关键词】:弹性波 波速 巷道超前应力 峰值位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6
- 变量注释表16-17
- 1 绪论17-2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7-1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3
- 1.3 存在问题23
- 1.4 研究内容23-24
- 1.5 研究思路24
- 1.6 研究工作进展24-26
- 2 煤岩体弹性波的基础理论26-32
- 2.1 煤岩体弹性波产生机理26-27
- 2.2 煤岩体弹性波的传播规律27-29
- 2.3 煤岩体弹性波的衰减29-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3 超前应力峰值位置与煤巷进尺的关系研究32-41
- 3.1 FLAC 3D软件简介32
- 3.2 数值模型建立32-33
- 3.3 数值模拟分析33-37
- 3.4 应力峰值位置与煤巷进尺的关系分析37-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4 受载煤岩体“应力-波速”关系的实验研究41-53
- 4.1 实验准备41-45
- 4.2 实验内容与方案45
- 4.3 单轴加载条件下纵波波速与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45-49
- 4.4 单轴循环加载条件下纵波波速与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49-51
- 4.5 本章小结51-53
- 5 掘进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探测试验53-78
- 5.1 现场概况53-56
- 5.2 空芯包体应力计测试试验56-67
- 5.3 掘进头弹性波波速测试试验67-76
- 5.4 基于超前应力峰值位置的掘进进尺判据76-77
- 5.5 本章小结77-78
- 6 结论与展望78-80
- 6.1 主要结论78-79
- 6.2 创新点79
- 6.3 研究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4
- 作者简历84-86
- 学位论文数据集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Е.Г.巴兰诺夫;周正濂;;岩体中弹性波传播速度的测量仪器[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5年03期
2 袁胜忠;弹性波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黄理兴;;用弹性波法测定岩体物性中的几个问题[J];勘察科学技术;1985年01期
4 李锐坚;模型材料弹性波的尺度效应和环境效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S2期
5 张楠;;利用弹性波频率进行地质勘探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20期
6 蔡平;金涌;俞芷青;周春志;;弹性波在气—固流化床中传播速度的测定[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86年01期
7 张金钟;;裸眼井中的弹性波[J];测井技术;1986年06期
8 丛健生,蔺景龙,于智堂;刚性圆筒中弹性波传播的数值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9 陈士海;胡峰;;导爆管爆轰及药膜脱离分析[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10 张剑锋;弹性波数值模拟的非规则网格差分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成奇;刘凯欣;;采用矢量势无散条件对弹性波传播模态的研究——古典弹性波理论之新探(1)[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吴春玲;顾贤明;;三维弹性波有限元模拟的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陈春雷;伍先运;王克协;;插入均匀地层的固体圆柱中弹性波的激发与传播[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吴斌;何存富;李忱;;平面杆系结构中弹性波传播的理论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乐乐;刘金喜;房学谦;聂国权;;表面效应对压电纳米板中弹性波传播特性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胡进;;弹性波传播控制的变换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宋国杰;冯灵霞;杨顶辉;;含起伏自由表面介质中的弹性波正演的加权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郑林;林伟军;;弹性波传播模拟的谱元法实现[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9 郭永强;方岱宁;;点阵材料与结构中弹性波传播的弥散特性[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张剑锋;李幼铭;;横向非均匀介质中弹性波的数值计算[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义敏;变截面杆与转轴中弹性波的运动方程及其传播特性[D];浙江大学;2014年
2 张义德;非定向模式反射弹性波界面定位的理论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李月秋;基于偶极应变梯度理论的弹性波传播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4 乔松;非均匀球壳结构弹性波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建伟;周期格栅及其夹层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刘铁林;动力问题的非时间步参数时间有限元法及弹性波传播数值模拟的格子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7 丁一群;弹性波的双负超常材料[D];武汉大学;2009年
8 李凤明;结构中弹性波与振动局部化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9 张光莹;含分布裂缝岩石的弹性本构及波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10 周浩洋;波传播的单位分解有限元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玮玮;工程层状结构中的弹性波及其应用[D];湘潭大学;2015年
2 李强强;周期层状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3 王发铭;钢板上弹性波的有限元模拟及传播的影响因素探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王迪;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探测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崔喜泉;表面弹性波马达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3年
6 刘超;层状不均匀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在岩土工程检测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苗秋实;二维弹性波隐身理论与介质参数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强文涛;考虑光滑接触时弹性波透过微缝隙的传播[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周洲;基于GPU的有限差分法弹性波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陈科夫;基于弹性波理论的框架地震效应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8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7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