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岩体锚固结构承载特性及失稳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层状岩体锚固结构承载特性及失稳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层状岩体 承载特性 锚杆支护 突变理论 失稳机理
【摘要】:对于巷道顶板层状岩体,由于受结构面的影响,其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明显不同于完整岩体结构,极易发生沿层理面的滑移错动和离层,导致冒顶失稳。而锚杆支护作为巷道围岩稳定控制的重要手段,其锚固效果是显著的,但对于其加固作用机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尤其是锚杆对层状岩体加固作用机理更是少有研究。因此,本文以煤巷顶板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结构面力学特性、几何特征以及不同支护条件下层状岩体锚固特性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受力状态下层状岩体锚固结构失稳判据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得到了结构面力学特性、几何特征及锚固方式对层状加锚岩体承载特性影响规律。岩层越厚、层间粘结力越高,加锚岩体1次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割线模量均越高,同时峰后应变软化特性也越明显;加锚岩体峰后二次承载能力受岩层厚度和层间粘结力影响较小,主要由支护参数决定,支护密度越高、锚固段越长,加锚岩体2次峰值强度也越高。(2)岩体压缩过程中,锚杆轴力变化曲线可以分为: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强化阶段、稳定阶段和失效阶段。1次峰值点锚杆轴力大小和增速表明,岩层越厚、层间粘结力越高,峰值前锚杆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而增加锚固段长度可以提高峰值前锚杆作用效果,限制裂隙的扩展和贯通,从而提高岩体峰后塑性特征。(3)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支护条件下层状岩体破坏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包括:压屈破坏、混合破坏和整体剪切破坏。高密度和高预紧力条件下,锚杆支护可以有效抑制层理面的滑移错动,将各层岩体加固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层状岩体由压屈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而剪切破坏是一种有利的破坏形式。(4)锚固应力场改变了岩体的受力特征,是形成锚固结构,改变其承载特性的根本原因。对锚固应力场演化特征分析表明:锚杆密度越高,锚固应力场越大且分布均匀,从而将各层岩体加固为整体,有效抑制了岩体向临空面的压屈变形,进而提高其承载能力;通过施加预紧力可以显著提高峰值前锚固应力场大小,而峰后阶段锚固应力场大小受预紧力影响较小,因此预紧力对岩体峰前承载特性影响程度高于峰后阶段。(5)基于突变理论,对不同受力状态下层状岩体锚固结构失稳机理进行研究,分别给出了单层岩体压屈失稳、锚固结构剪切失稳以及锚固梁拱结构弯曲失稳的临界条件,并对各种失稳状态下锚杆加固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层状岩体 承载特性 锚杆支护 突变理论 失稳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5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9
- 变量注释表19-20
- 1 绪论20-27
- 1.1 问题的提出20-21
- 1.2 研究现状分析21-25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5-27
- 2 层状岩体锚固力学特性试验研究27-54
- 2.1 试验总体设计27-35
- 2.2 锚固体强度特征分析35-45
- 2.3 锚固体变形特征分析45-48
- 2.4 锚杆受力特征分析48-53
- 2.5 本章小结53-54
- 3 层状岩体锚固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54-84
- 3.1 数值模型建立54-58
- 3.2 锚固体强度特征分析58-63
- 3.3 锚固体变形特征分析63-76
- 3.4 锚固应力场分析76-80
- 3.5 锚固体破坏特征分析80-83
- 3.6 本章小结83-84
- 4 基于突变理论的层状岩体锚固结构稳定性研究84-101
- 4.1 突变理论简介84-85
- 4.2 层状岩体失稳模式85-86
- 4.3 层状岩体压屈失稳分析86-92
- 4.4 层状岩体锚固结构剪切失稳分析92-97
- 4.5 层状岩体锚固结构弯曲失稳分析97-100
- 4.6 本章小结100-101
- 5 结论与展望101-104
- 5.1 结论101-103
- 5.2 展望103-104
- 参考文献104-111
- 作者简历111-113
- 学位论文数据集1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卡丁,张玉军;层状岩体剪切破坏面方向的影响因素[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2 张玉军,刘谊平;层状岩体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11期
3 何满潮,李学元,刘斌,徐能雄;非层状岩体三维可视化构模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4 谭学术,李晓红;对层间不具内聚力的层状岩体强度讨论[J];河北煤炭;1986年02期
5 张子新,华安增;层状岩体滑落的分形特征与分形维数估测[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6 黎立云;宁海龙;刘志宝;佘云龙;刘大安;付敬辉;;层状岩体断裂破坏特殊现象及机制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7 杨延毅;加锚层状岩体的变形破坏过程与加固效果分析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4年04期
8 谢谟文,杨淑清,,廖野澜;互层状岩体中群洞开挖稳定性研究和实践[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5年02期
9 余永强,邱贤德,杨小林;层状岩体爆破损伤断裂机理分析[J];煤炭学报;2004年04期
10 王启耀;赵法锁;;考虑偶应力的层状岩体地下洞室开挖模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远;王思敬;杜永廉;;层状岩体结构变形破坏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2 李仲奎;陈振声;;层状岩体三维边界元应力分析中的面力不连续问题[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张海东;;层状岩体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单元分析[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4 左双英;叶明亮;唐晓玲;续建科;史文兵;;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破坏模式数值模型及验证[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5 肖远;;轴向力与横向力共同作用下层状岩体的临界荷载问题[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6 熊诗湖;邬爱清;周火明;;层状岩体变形试验的尺寸效应[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子新;华安增;;层状岩体滑落的分形模型[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李仲奎;H.A.Mang;;层状岩体边界单元法中的奇异性问题[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范雷;唐辉明;王亮清;;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层状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初探[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安敏;顾金才;沈俊;明治清;;层状岩体加固中锚固体周围岩层塌落深度的近似计算方法[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渤;层状岩体隧道围岩扰动区演化与锚固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梅松华;层状岩体开挖变形机制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3 周莲君;层状岩体破坏特征的试验和数值分析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杨乐;基于Cosserat介质理论的层状岩体均匀化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刘彬;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及作为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的适宜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鹏;高应力条件下层状岩体力学特性及时效破裂机制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5年
2 陈高奎;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综合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3 潘兵;层状岩体锚固结构承载特性及失稳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冷霜;层状岩体变形试验的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熊诗湖;层状岩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7年
6 李月;层状岩体声学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7 王涛;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的层状岩体锚固支护系统研究与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恩波;层状岩体中拱形巷道拱肩破坏机理及合理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9 田治金;喀斯特环境下层状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0 刘彬;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变形参数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8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7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