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四川盆地寒武系含盐盆地演化及其找钾意义: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07-29 04:18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地寒武系含盐盆地演化及其找钾意义: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 寒武系 碳氧同位素 含盐盆地 盆地演化


【摘要】:四川盆地寒武系岩盐分布广泛,面积约20万km2,主要分布于川东南、滇东北、渝东北、黔西北和鄂西北等地。含盐层位主要为中下寒武统(寒武系第二统与第三统)。不同地区的含盐层位不同,根据含盐盆地的分布与含盐系地层,将四川盆地大致划分为两个膏盐聚集区(次盐盆地):(1)川东南次盐盆地;(2)渝东北次盐盆地。川东南次盐盆地含盐层位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中上部);渝东北次盐盆地含盐层位为中寒武统覃家庙组(寒武系第三统)。前人对四川盆地在岩相古地理与找钾水化学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缺少寒武系钻孔样品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其含盐盆地的演化研究。所以本文首次选取四川盆地寒武系3个具有代表性的钻孔岩屑样品(丁山1井、临7井与建深1井),对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δ13 C负漂移多与海退及生物灭绝事件有关,δ13 C的正漂移则多受海侵事件影响。四川盆地寒武纪海进、海退交替较为频繁,有利于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而形成油气藏。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阶(第四阶中上部)在川东南地区环境相对封闭,蒸发作用强烈,形成以江津—泸州为沉积中心的膏盐岩沉积区。中寒武世建深1井碳酸盐岩样品的δ13 C相对临7井较高,盐度也相对较高。结合四川盆地岩相古地理研究,认为从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古海水的浓缩方向有由川东南次盆地向渝东北次盆地演化的趋势,该认识对该区寒武系成盐找钾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成油气条件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
【关键词】四川盆地 寒武系 碳氧同位素 含盐盆地 盆地演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403019)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011810,12120113078500)
【分类号】:P619.211;P597
【正文快照】: 王淑丽1,2,郑绵平1,*,张震1,苏奎1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2.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北京100013WANG Shuli 1,2,ZHENG Mianping1,*,ZHANG Zhen1,SU Kui 11.Key Laboratory of Saline Lake Resources and Env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为伦;李双应;万秋;杜叶龙;王松;;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2 朱华平,郭健,朱宏洲,张蓉;秦岭凤太盆地沉积建造的碳氧同位素特征[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8年06期

3 邓文峰,韦刚健,李献华;不纯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在线分析[J];地球化学;2005年05期

4 高玉巧;刘立;;自生片钠铝石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5 陈强;张慧元;李文厚;郝松立;刘卓;;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2年01期

6 陈明,万方,蒲心纯;深水浊积岩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碳氧同位素的应用——以湖南大庸田坪剖面为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年04期

7 周朋飞;马东升;蔡杨;丁海峰;姚春彦;;灰岩碳氧同位素特征与隐伏花岗岩的关系——以栗木水溪庙矿区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2009年03期

8 杨捷;曾佐勋;蔡雄飞;李志勇;李天斌;孟方;何文键;;贺兰山地区震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J];科学通报;2014年Z1期

9 郭福生,彭花明,潘家永,杜杨松,刘林清,罗能辉,饶明辉,王正其;浙江江山寒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J];地层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刘德良;孙先如;李振生;唐南安;谈迎;刘波;;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德良;李振生;谈迎;孙先如;唐南安;;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脉包裹体的碳氧同位素分析[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延河;郑绵平;乐国良;罗续荣;白瑞梅;;西藏扎布耶盐湖碳氧同位素记录的3万年以来气候变化-太阳驱动的证据?[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徐建明;杨振京;毕志伟;郭秀红;张俊牌;郑宏瑞;;塔里木盆地第四系沉积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连昌;沈远超;刘铁兵;杨金中;邹为雷;李厚民;;山东蓬家夼金矿硫铅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茜;甘肃省北山地区早白垩世爬行动物碳氧同位素对古气候的指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毕志伟;华北平原第四系沉积物碳氧同位素记录[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3 胡文伟;兰州地区晚新生代沉积序列的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7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87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3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