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泸水县五叉树钨锡矿老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怒江州泸水县五叉树钨锡矿老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采空区 “三带”理论 安全稳定性 FLAC~(3D) 空区治理
【摘要】:近年来,金属矿山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因采空区稳定性而引发的顶板冒落、片帮、空气冲击波、地表沉陷等矿山安全事故时而发生。因此,进行评价采空区稳定性和空区处理技术方案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防止因采空区稳定性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对矿山人员、设备、生产造成危害。本文以怒江州泸水县五叉树V401矿体形成的未处理老采空区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掌握上覆岩层破坏机理、“三带”理论和“空气冲击波”形成过程,从而分析计算冒裂带高度与空气冲击波速度,并利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采空区的安全稳定性,为经济合理的处理采空区方案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到矿山收集相关资料并下矿井了解开采现状、开采方法、回采工艺、参与采空区的现场调查等。(2)查阅相关国内外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和空区治理工程技术方面的参考文献,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现状。(3)研究发现传统的冒裂带计算公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若应用到急倾斜矿体上需要对传统的冒裂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以及公式中某些因子的改变。(4)分析空气冲击波的危害和形成过程,根据冲击波的物理模型计算本矿体老采空区的最大空气冲击波的速度得出:大范围的持续冒落产生冲击波的速度为37.14m/s,远大于人体承受风速的范围12m/s~15m/s。(5)利用FLAC3D软件建立矿体模型,进行采空区安全稳定性分析为采空区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6)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确定采用设置封闭隔离墙与充填法相结合的治理采空区的方案,然后再次利用软件模拟分析空区治理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治理后的采空区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关键词】:采空区 “三带”理论 安全稳定性 FLAC~(3D) 空区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2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采空区稳定性研究现状11-13
- 1.3 采空区处理方法13-14
- 1.4 研究内容14-16
- 1.5 论文技术路线16-18
- 第二章 矿山基本情况18-36
- 2.1 矿区位置18-19
- 2.2 区域地质特征19
- 2.3 矿床地质特征19-20
- 2.3.1 矿体特征19-20
- 2.3.2 矿体围岩和夹石20
- 2.3.3 矿石结构、构造20
- 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0-24
- 2.4.1 水文地质条件20-22
- 2.4.2 工程地质条件22-23
- 2.4.3 环境地质条件23-24
- 2.5 矿山开采现状与采矿工艺24-26
- 2.5.1 矿山开采现状24-25
- 2.5.2 采矿方法25
- 2.5.3 采准切割工作25
- 2.5.4 回采工艺25-26
- 2.6 矿山采空区状况调查26-28
- 2.7 结论28-36
- 第三章 上覆岩层“三带”理论及空气冲击波分析36-52
- 3.1 空区顶板冒落危害36-37
- 3.2 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形式37-38
- 3.3 上覆岩层“三带”理论划分38-39
- 3.4 传统冒裂带的计算39-45
- 3.5 冒裂带计算公式的修正45-47
- 3.5.1 矿体案例45-46
- 3.5.2 冒裂带计算公式的修正46-47
- 3.6 采空区的冒落空气冲击波分析计算47-52
- 3.6.1 空气冲击波的概念及危害47
- 3.6.2 空气冲击波的形成过程47-48
- 3.6.3 空气冲击波的形成模型48-50
- 3.6.4 空气冲击波的计算50-52
- 第四章 采空区稳定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52-76
- 4.1 FLAC~(3D)简介52-54
- 4.1.1 FLAC~(3D)内置算法原理52-53
- 4.1.2 FLAC~(3D)优点及求解过程53-54
- 4.2 本构模型及屈服准则54-56
- 4.3 岩体力学参数及模型的选取56-59
- 4.3.1 岩体力学参数56-57
- 4.3.2 几何模型的建立57-58
- 4.3.3 最大不平衡力58-59
- 4.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59-76
- 4.4.1 初始应力59-60
- 4.4.2 2280m中段的开挖60-63
- 4.4.3 2230m中段的开挖63-66
- 4.4.4 2160m中段的开挖66-70
- 4.4.5 2110m中段的开挖70-76
- 第五章 采空区的处理及分析研究76-90
- 5.1 采空区处理的基本方法76-80
- 5.2 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选择80-81
- 5.3 空区处理方案实施81-88
- 5.3.1 封闭隔离墙作用机理分析81-82
- 5.3.2 封闭隔离墙的设计82-83
- 5.3.3 干式充填83-88
- 5.4 充填效果模拟分析88-9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90-92
- 6.1 本文结论90-91
- 6.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91-92
- 致谢92-94
- 参考文献94-98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存煜,郑贵;老采空区上建住宅楼问题的探讨[J];煤炭工程;2004年10期
2 张宏贞,邓喀中,谭志祥;老采空区残余移动变形分区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2期
3 卢正;邓喀中;靳永强;;长壁开采老采空区注浆充填范围确定方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4 郝刚;于启升;;稳健统计方法在老采空区沉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0年02期
5 王正帅;邓喀中;;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离散灰色预测模型[J];煤炭学报;2010年07期
6 朱慎刚;;长壁采煤老采空区注浆处理范围确定方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年07期
7 田良灿;周光溪;;老采空区充填的新技术[J];世界采矿快报;1991年03期
8 汪吉林;丁陈建;张云;吴圣林;;老采空区地基变形对地面建筑影响的数值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9 张宏贞;邓喀中;;人工神经网络在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应用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06期
10 邓喀中;谭志祥;张宏贞;范洪冬;张立亚;;长壁老采空区残余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永波;崔海英;;老采空区覆岩失稳“活化”机理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俊英;;复杂老采空区新建住宅楼可行性及技术措施[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俊英;许建军;吴明安;张青;;老采空区矸石砖窑抗变形措施[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4 蒋金平;;高速公路穿越老采空区的注浆处理工程实例[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韩科明;;扰动因素影响下老采空区覆岩变形破坏规律数值模拟研究[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景亮邋通讯员 于建平 丁广冉;我市部署黄金系统夏季“四防”[N];烟台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仑 通讯员 王立南;同时关注处理新老采空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宏贞;老采空区残留空洞空隙分布规律 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王正帅;老采空区残余沉降非线性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张永波;老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温成龙;老采空区超高水材料注浆减沉效果及预警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2 马亚丽;老采空区地表沉陷盆地倾向主断面残余移动变形理论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3 王洋U,
本文编号:591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9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