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红海VMS铜锌矿床蚀变与矿化时空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17-08-04 18:34
本文关键词: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红海VMS铜锌矿床蚀变与矿化时空分布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蚀变分带 成矿期次 海底交代作用 叠加矿化 VMS铜锌矿床 东天山
【摘要】:红海VMS铜锌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卡拉塔格地区,矿床上部发育似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下部为不整合的脉状-网脉状矿体,块状矿体上盘火山岩盖层中也发育少量铜矿化。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矿物交代次序、脉体穿插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类型,精细划分了矿床的蚀变分带和成矿期次。矿床(含盖层)从浅到深依次发育绿泥石-钠长石-绢云母-碳酸盐化、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绢云母-碳酸盐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块状硫化物矿体、绿泥石-黄铁矿±绢云母化和绿泥石-石英-绢云母化。红海矿床成矿过程可分为VMS成矿期、后期热液叠加期和表生期,其中VMS成矿期可细分为黄铁矿阶段、黄铜矿-闪锌矿阶段和重晶石阶段,后期热液叠加期可细分为钠长石化阶段、绿泥石-绿帘石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主矿化期及蚀变特征与典型VMS矿床类似,但同时还表现出许多海底交代作用的特征。后期热液在矿体上盘火山岩中所产生的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石英-黄铜矿-斑铜矿脉、石英-碳酸盐脉等蚀变和矿化,与斑岩矿化系统的青磐岩化类似,表明红海矿床后期可能受到斑岩系统的叠加,矿区具有斑岩铜矿床的找矿潜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蚀变分带 成矿期次 海底交代作用 叠加矿化 VMS铜锌矿床 东天山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440802) 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合作项目(Y433131A07)
【分类号】:P618.4
【正文快照】: 430205)VMS矿床即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olcanogenicmassive sulfide deposits),是Zn、Cu、Pb、Ag、Au等金属资源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矿床类型之一[1 3],现代海底热液系统的发现和研究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VMS的成矿理论[4 10]。VMS矿床与伸展构造背景密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景亮兵;秦秀峰;朱思才;刘海鹏;甘凤伟;;便携式元素分析仪在埃塞俄比亚特拉喀密提VMS型矿床勘查中的应用[J];矿产勘查;2011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九华;褚海霞;林龙华;王琳琳;卫晓峰;;阿尔泰南缘克兰盆地VMS矿床的变质与碳质流体成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颖;海兰信VMS系统助“神七”飞天[N];中国船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滕鲁;VMS作用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建模与仿真[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1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2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