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地层下管片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软弱地层下管片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将超短钢纤维混凝土的准静态力学实验结果作为参数,运用到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数值模拟中,通过对软塑状黏性土、饱和粉土地层条件下不同材料的支护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在该地层条件下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可以有效减少隧道变形。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管片 软弱地层 数值模拟 支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U13612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09QL11)
【分类号】:TD353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老城区已经不能满足工业、民用建筑、城市交通及市政建设等的发展要求,一味地扩大城市面积并不能解决这些矛盾,反而带来新的交通、教育等问题,因此,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建设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危大结;徐自然;;浅议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机理与工程应用[J];才智;2010年19期
2 孙欣梅;;新型复合材料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J];黑龙江冶金;2011年02期
3 李蕾;杨宏伟;;浅析PP纤维混凝土的优越性[J];科技与企业;2011年12期
4 张亚坤;侯黎黎;;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10期
5 ;第十四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宋育安;张道珍;;钢丝纤维混凝土[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78年05期
7 素淋;;纤维混凝土[J];云南冶金;1991年05期
8 孙浦生;纤维混凝土国际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J];石油工程建设;1998年02期
9 卢兴江,钱春;化学短纤维混凝土的电镜测试研究[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罗立峰,周建春,黄培彦;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红;廖武华;;纤维混凝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邓兆会;;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宋二银;孙岩;戚劲松;;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程学会;石伏娅;;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5 高坚新;;钢纤维混凝土板材轴拉实验方法的研究[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1992年
6 赵国藩;;序言[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高坚新;陆大坪;张洪良;;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王玉棠;赵荣明;柳志强;于明;刘旭晨;;泵送杜拉纤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A];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混凝土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杨志刚;黄达;陈应波;卢哲安;;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方程研究[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姚立宁;张妃二;郭仁俊;黄金;陈湘新;;中空柔性纤维混凝土动力耗散研究[A];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胡春明;纤维混凝土:为市政工程的耐久性助力[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王璋水;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二)[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王建樊;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一)[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陈进周;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会议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2年
5 王颖;钢纤砼势头紧逼钢筋砼[N];建筑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郭艳华;钢纤维混凝土增韧性能研究及韧性特征在地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曲嘉;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洪雷;石墨水泥砂浆注浆钢纤维混凝土智能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程红强;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曹吉星;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范小春;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基本性能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邱继生;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计算理论及受力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少伟;新型混凝土组合防护层的抗侵彻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吕雁;玻璃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性能及累积损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磊;钢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胡先坤;钢板—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江培情;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双轴动态抗压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黄业胜;纤维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与恢复[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佳伟;单向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向超;硅灰和聚合物乳液对钢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丁海波;高温作用后玻璃纤维混凝土强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张小辉;钢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及其损伤特性和细观强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9 黄达;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断裂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程秀菊;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及断裂韧性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8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2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