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底板采动应力演化规律与破坏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深井底板采动应力演化规律与破坏特征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底板采动应力演化规律与破坏特征,基于钻孔应力解除法,进行了深部区域原岩应力现场实测,基于上覆荷载在半无限体中的传播理论,将承压水水压力作为一种附加应力,建立了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时底板采动应力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深部区域最大主应力可视为水平应力,垂直应力为上覆岩层的自重应力,侧压力系数为1.57~1.80,原岩应力受区域构造挤压影响明显。初次来压时最大剪应力位置与距煤壁距离满足公式z=1.26x+2.1,相关系数R=0.995,周期来压时满足公式z=1.99x-0.5,相关系数R=0.993,剪破坏在煤壁前后5 m范围内最严重,煤壁后方5 m范围内处于减压区,为突水危险区。当最大剪应力带与断层破碎带重合时,易引起断层活化,造成突水。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 附加应力 底板采动应力 演化规律 破坏特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135,51034003,51428401)
【分类号】:TD32;TD745
【正文快照】: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华北型煤田受“三高一扰动”影响,底板突水事故频发。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矿山压力是底板突水的诱导因素,而实现安全带压开采的关键则在于认清底板隔水层在矿山压力与水压联合作用下破坏机制。根据“底板采动应力演化→隔水层变形→断层活化或裂隙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东波;齐庆新;秦海涛;毛德兵;尹希文;卢振龙;宋永斌;;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的设计[J];煤矿开采;2009年06期
2 宋广东;刘统玉;王昌;;基于采动应力监测的深部动力灾害预测技术[J];中国矿业;2012年S1期
3 杨京伟;刘传安;王祖发;;采动应力-裂隙动态演化规律的数值分析[J];煤矿安全;2013年10期
4 杨科;谢广祥;;深部长壁开采采动应力壳演化模型构建与分析[J];煤炭学报;2010年07期
5 胡建华;罗先伟;周科平;张绍国;黄应盟;;碎裂矿段层间采动应力规律与优化[J];矿冶工程;2011年05期
6 轩大洋;许家林;冯建超;朱卫兵;;巨厚火成岩下采动应力演化规律与致灾机理[J];煤炭学报;2011年08期
7 赵明;;矿用采动应力监测传感器的比较和应用[J];煤矿机电;2012年06期
8 孟晓静;汪毅;赵媛媛;;基于CAN总线的可变频率采动应力实时监测系统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9 欧阳振华;蔡美峰;李长洪;;北m:河铁矿地应力与采动应力测量[J];中国矿业;2005年12期
10 屈平;;中小正断层影响采动应力沿底板传递的数值分析[J];中州煤炭;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戴华阳;王燕侠;;硬岩斜井破坏的采动应力有限元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宋广东;刘统玉;王昌;;基于采动应力监测的深部动力灾害预测技术[A];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暨矿山技术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2年
,本文编号:646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4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