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渗流计算的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渗流计算的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
【摘要】:尾矿库改变放矿模式后,库区前缘干滩强度增强,但积水量增加,对坝体的渗流和静力稳定性产生了影响。对尾矿坝二级子坝和最终坝高断面进行渗流和静力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坝体浸润线埋深较浅,坝体自由面较高,水力坡降最大值位于初期坝坡脚处,水从初期坝坝面溢出,可能发生流土或管涌;坝体水平位移小,最小主应力只在二级子坝局部位置为拉应力,对坝体稳定性影响不大;二级子坝静力稳定性安全系数比允许最小值略小,最终坝高坝体稳定性较强。坝体总体稳定性较强,建议采取坝体深部排水措施(如水平排水管、辐射井等),降低坝体的自由面,提高坝体稳定性。对二级子坝做好护坡,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库区浸润线埋深,保证坝体稳定运行。
【作者单位】: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产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尾矿坝 渗流 静力 稳定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2252) 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CQGT-KJ-2015048);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CQGT-KJ-2014046)
【分类号】:TD926.4
【正文快照】: 0引言我国尾矿坝通常采用“上游式”筑坝法修筑[1]。门永生等[2]和谢旭阳等[3]指出,这种方法筑坝会使库区浸润线偏高,渗流条件不好,导致坝体稳定性较差。王飞跃等[4]依据浸润线观测数据,提出了浸润线矩阵计算方法。周舒威等[5]基于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研究了尾矿坝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尾矿坝管理的经验[J];金属矿山;1974年04期
2 阮懋昭;炭窑口硫铁矿尾矿坝技术讨论会[J];化工矿山技术;1982年06期
3 卢昆华;介绍一个管理较好的尾矿坝[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2年03期
4 Earle J.Klohn;刘汉初;;近代尾矿坝设计与施工方法[J];有色矿山;1983年03期
5 ;《尾矿坝的规划、设计和分析》(书)[J];国外金属矿选矿;1984年09期
6 周运清;;尾矿坝事故分析及预防[J];工业安全与防尘;1987年05期
7 苏文贤;;改善尾矿坝安全的途径[J];有色矿山;1987年05期
8 陈锦华;陈焱;;尾矿坝废水中铀和镭的处理[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8年17期
9 周柳霞;国外部分尾矿坝失事的原因和教训[J];矿冶工程;1990年02期
10 关致邦;;土草结构尾矿坝的设计、施工、使用与管理[J];中国锰业;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汉山;Steve Rosin;;中国几个尾矿坝的土工研究及复垦[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赖正发;徐则民;秦刚;;上厂铁矿尾矿坝变形的分析与处理[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志千;胡军;;尾矿坝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章臣平;张雷;;上游法尾矿坝垂直水平联合排渗系统量化设计初探[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侯传东;徐作清;侯继磊;;尾矿坝水平排渗井工程施工技术[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韩静;周金钢;曹长龙;;水力静压式顶管施工在尾矿坝辐射井排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金萍;一曲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赞歌[N];中国黄金报;2007年
2 记者 李想;陕甘两省灾后紧急排查尾矿坝安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眭素刚;考虑渗流、地震作用的典型尾矿坝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谭钦文;中线法高堆尾矿坝优化理论及其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曾向农;矿山碾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预警预报理论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魏勇;尾矿坝漫顶溃坝砂流演进数值模拟与风险评价[D];东北大学;2011年
5 王肖霞;尾矿坝安全监测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及风险评估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6 蒋卫东;尾矿坝非线性系统混沌与安全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松;复杂地形条件下尾矿坝的稳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冀晓雨;基于混叠模态处理的尾矿坝集值映射风险评估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张军;栗西沟尾矿坝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陈振宁;尾矿坝筑坝流程安全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何金保;锡冶山尾矿坝渗流场模拟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燕;金堆城王家坪尾矿坝三维静、动力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7 李嫣绮;某尾矿坝静动力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D];南华大学;2015年
8 司焕儒;尾矿排放单堆试验研究及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9 刘登高;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10 姚尧;金山店铁矿尾矿坝稳定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2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6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