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位移反演地应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位移反演地应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弱胶结软岩 阻尼最小二乘法 地应力反演 几何修正系数 数值分析
【摘要】:为克服弱胶结软岩钻孔塌陷、遇水软化及崩解给常规地应力测试带来的困难,提出了弱胶结软岩矿区巷道围岩位移反演地应力分析方法.通过在圆形巷道位移解中引入几何修正系数,运用阻尼最小二乘法求得了直墙半圆拱巷道顶板、两帮、底板的修正位移解,基于伊犁四矿软岩巷道围岩位移测试数据,反演得到了该矿区的地应力分布,并结合数值分析进行了地应力正演验证.结果表明:巷道位移修正解、数值模拟值和现场监测值吻合度较高;该矿区地应力场以自重应力为主,最大水平应力是垂直应力的0.7~0.8倍,其方向为NNE~SSW,方位角为10°~20°,对巷道掘进方向和采区布置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弱胶结软岩 阻尼最小二乘法 地应力反演 几何修正系数 数值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280)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2015SF005) 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YC150331)
【分类号】:TD322
【正文快照】: sion;geometric modified coefficient;numerical simulation随着我国东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矿井建设正向西部地区大规模开展.但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弱胶结软岩地质环境,其岩性具有强度低、胶结弱、易风化、易崩解、大变形等基本特征[1-6],给矿井开拓和巷道支护带来了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涛;软岩巷道测试技术的研究[J];矿业快报;2005年09期
2 王玉红;;浅谈软岩巷道的综合治理[J];山东煤炭科技;2005年06期
3 李波;;软岩巷道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煤矿安全;2006年01期
4 崔丽琴;;大变形软岩巷道耦合支护设计与应用[J];煤炭工程;2006年04期
5 付志亮;高延法;邹银辉;;软岩巷道蠕变与湿度应力场耦合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5期
6 范仕清;;软岩巷道的特性分析与支护对策[J];煤矿现代化;2006年04期
7 陈明辉;;煤矿软岩巷道结构稳定性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2期
8 万建新;;水井头矿软岩巷道修复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4期
9 罗曼;;软岩巷道能量释放规律与适时支护研究[J];采矿技术;2007年03期
10 李运来;;软岩巷道的位移控制及变形计算[J];矿业工程;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满潮;王俊臣;;软岩巷道关键部位二次耦合支护技术[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2 何满潮;姚爱军;武雄;;古山立井软岩巷道耦合支护参数反馈设计及优化[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3 高尔新;陈二霞;李鲁;;软岩巷道不同形式钢桁架支护结构受力性能分析[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尹润生;刘宝振;;软岩巷道合理支护参数理论分析与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5 陈滔;杜帅;冯旭伟;潘海燕;宫伟力;;软岩巷道的变形过程红外热像的混沌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竹华;沙秀英;杜永兼;陈诗才;吴玉庚;陈月娥;;汾西柳湾煤矿软岩巷道稳定性的模拟试验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7 陈月娥;杨桂枝;;汾西柳湾煤矿软岩巷道稳定性的光弹模拟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8 薛忠臻;张海荧;;龙口矿区软岩巷道运动状态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李华祥;邹喜正;丁伯中;;软岩巷道全长树脂锚固问题分析[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韩兴;丁海强;毛永刚;韩志明;;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分析支护对策[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振峰;岱庄矿夹心支护撑起软岩巷道[N];中国煤炭报;2010年
2 黄长国;封闭暴露面:有效支护膨胀性软岩巷道[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永岩;软岩巷道变形与压力分析控制及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3 荆升国;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棚—索协同支护围岩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王波;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分析与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杜丙申;千米深井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其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刘海源;蒲河矿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及协调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王其胜;深部软岩巷道矿压特征与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李青海;查干淖尔一号井软岩巷道失稳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孟德军;杨庄矿软岩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669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6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