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径厚比高岭石的提取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14 00:07
本文关键词:不同径厚比高岭石的提取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基于不同径厚比高岭石的结晶度与结构缺陷存在着差异,对张家口高岭石进行提取,得到不同径厚比的高岭石悬浮液,改性后制备高岭石增强性粉体填料,替代炭黑,改善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在自由沉降法提取实验中发现,随着高岭石粒径的增加,颗粒层间的结构缺陷逐渐增加,其径厚比和有序度都逐渐降低。四组样品的径厚比分别是5.0、3.6、2.5和0.6,亨克利指数HI从1.194降到1.134,R2指标从1.154降到1.117。同时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的降低,拉曼光谱出现的裂峰,核磁共振光谱中平衡Si原子的减少和非平衡的Al原子的增加等现象,都印证了高岭石结构缺陷的变化。随着高岭石粒径的增加,橡胶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机械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均逐渐降低。其交联密度从267.43mol/m3降到180.72mol/m3,平均分子量相应的由3421.39g/mol增加到5063.17g/mol。但是较纯丁苯橡胶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撕裂性能、硬度等各方面均得到很好的改善。分级最细的高岭石/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了481.2%,100%和300%定伸强度分别增加了520.4%和889.5%。随着高岭石粒径的增加,高岭石/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平均活化能逐渐降低,热分解残留物明显多孔,热分解残余物的晶体碳也明显减少,由58.23%降至44.41%,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显著降低。
【关键词】:径厚比 高岭石 提取 橡胶复合材料 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85;TQ330.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21
- 1.1 高岭石概述9-13
- 1.1.1 高岭石的结构9-10
- 1.1.2 高岭石的特性10-12
- 1.1.3 高岭石的用途12-13
- 1.2 高岭石径厚比测试方法13-14
- 1.3 高岭石改性方法14-17
- 1.3.1 煅烧法改性14-15
- 1.3.2 硅烷偶联剂改性15-17
- 1.3.3 其他方法改性17
- 1.4 高岭石/橡胶复合材料研究现状17-18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18
- 1.6 研究内容18-21
- 2 不同径厚比高岭石的提取与表征21-37
- 2.1 实验部分21-23
- 2.1.1 实验药剂及仪器21
- 2.1.2 测试设备21-22
- 2.1.3 不同径厚比高岭石的提取过程22-23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23-35
- 2.2.1 粒度分析23-24
- 2.2.2 扫描电镜分析24-26
- 2.2.3 X射线衍射分析26-29
- 2.2.4 红外光谱分析29-31
- 2.2.5 拉曼光谱分析31-33
- 2.2.6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33-35
- 2.3 本章小结35-37
- 3 不同径厚比高岭石/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37-71
- 3.1 实验部分37-41
- 3.1.1 原材料、仪器及测试设备37-38
- 3.1.2 不同径厚比高岭石的改性过程38
- 3.1.3 橡胶配方38-39
- 3.1.4 复合材料制备39
- 3.1.5 硫化性能测试39-41
- 3.1.6 交联密度测试41
- 3.2 实验原理41-44
- 3.2.1 硫化过程41-42
- 3.2.2 交联密度原理42-43
- 3.2.3 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43-44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44-69
- 3.3.1 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分析44-46
- 3.3.2 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与微观结构分析46-50
- 3.3.3 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分析50-57
- 3.3.4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分析57-69
- 3.4 本章小结69-71
- 4 结论与创新点71-73
- 参考文献73-83
- 作者简历83-85
- 学位论文数据集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日曦;张崎;黄一;;小径厚比深水管道的压溃屈曲研究[J];船舶工程;2012年04期
2 刘钦甫;张志亮;程宏飞;江发伟;;利用电阻法原理测算高岭石的径厚比[J];功能材料;2014年18期
3 陈述文,陈启平,仝克闻,彭振邦;高径厚比云母氧化铁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J];涂料工业;2003年07期
4 黄富春;李文琳;熊庆丰;李晓龙;晏廷懂;余伟;张红斌;刘继松;;高径厚比片状银粉的制备[J];贵金属;2012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静静;不同径厚比高岭石的提取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诗君;大径厚比薄壁圆钢管受弯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9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6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