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西北新城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本文关键词:胶西北新城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热液蚀变 质量平衡 断裂带结构 新城金矿床 胶西北
【摘要】:新城金矿床是胶西北金矿集区中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矿体受控于NE-NNE向焦家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系统,主要赋存于断裂下盘(黄铁)绢英岩与红化花岗岩体中。焦家断裂下盘分带性明显,自主断裂面向外依此发育主断裂面和断层泥、挤压片理带、构造透镜体带、密集节理带和稀疏节理带。其中,主断裂面和断层泥发育粘土化蚀变;挤压片理带发育面状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其内赋存黄铁绢英岩型矿体;构造透镜体带发育脉型(黄铁)绢英岩化、面状绢英岩化和硅化蚀变,其次级断裂内赋存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节理带(包括密集节理带和稀疏节理带)主要发育成红化和细脉型(黄铁)绢英岩化,沿节理面赋存细脉型矿体。碳酸盐化蚀变叠加于上述热液蚀变之上。焦家断裂带表现为以水平为主的蚀变-矿化特征,(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与金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论文在厘定断裂构造分带与蚀变-矿化分带空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蚀变岩与新鲜新城花岗岩体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及其机制。选取TiO_2作为不活动组分,质量平衡计算表明,成矿前新城花岗岩体发生红化作用时,带入组分有Fe_2O_3、K_2O、Al_2O_3以及少量Au、Ag、Cu、Pb、Zn、Sb和Bi等,而被带出组分有SiO_2、CaO和Na_2O等;成矿期红化花岗岩体蚀变为(黄铁)绢英岩过程中,明显带入组分有SiO_2、Fe_2O_3、FeO、Al_2O_3、Mg O、K_2O、Au、Ag、As、Cu、Pb、Zn、Sb和Bi等,而被带出组分为Na_2O。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表明,红化和(黄铁)绢英岩化热液蚀变作用影响REE迁移。REE分别在红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中带入和带出;Eu在红化过程中呈显著带入,表现为显著Eu正异常(δ_(Eu)=1.34),而在(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中活化带出,表现出Eu负异常(0.89~0.95)。成矿期发生(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时,Eu从氧化态Eu~(3+)转变为Eu~(2+),进入流体被带走,造成Eu负异常。金主要以Au(HS)~-_2形式在变质流体中运移。成矿流体沿片理面运移时,在挤压片理带发生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硫化作用使得流体还原硫活度降低,导致Au(HS)~-_2络合物失稳沉淀并赋存于黄铁矿和石英等矿物裂隙或晶格中,形成黄铁绢英岩型矿化;在构造透镜体带,成矿流体沿次级断裂面和碎裂岩裂隙发生蚀变形成脉型(黄铁)绢英岩,成矿元素在次级断裂面/裂隙内沉淀并形成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在节理带,成矿流体压力瞬时降低导致流体发生不混溶现象,使得Au(HS)~-_2络合物失稳沉淀并充填节理中形成细脉型矿化。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
【关键词】: 热液蚀变 质量平衡 断裂带结构 新城金矿床 胶西北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311、4157206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B04B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100)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51
【正文快照】: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3.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南京2100464.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威海2642095.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莱州2614381.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China Geol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M.莫克塞姆;;热液蚀变岩石的伽玛能谱法研究[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4年04期
2 赵元洪,张福祥,陈南峰;波段比值的主成份复合在热液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1年03期
3 ;几种铍矿物的热液蚀变[J];地球化学;1972年02期
4 C.A.Locke ;C.E.J.De Ronde;郭武林;;用重力资料圈定含金热液蚀变岩石(一个新西兰的实例)[J];国外铀金地质;1988年04期
5 C.A.LOCKE;C.E.J.DERONDE;常美镛;;利用重力资料确定含金热液蚀变范围——新西兰重力测量工作实例[J];青海地质;1991年02期
6 HodakaKawahata;ToshioFuruta;陈德兴;;加拉帕戈斯扩张中心海床下的热液蚀变[J];基础地质译丛;1986年03期
7 C.A.Locke ,C.E.J.deRonde ,吴建平;利用重力资料圈定含金热液蚀变岩岩——新西兰的一个例子[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8年Z1期
8 K.K.Cheang;D.B.Wenner;J.S.Stuckless;李月湘;;美国怀俄明州格兰尼特山热液蚀变和铀迁移的氧同位素研究[J];国外铀金地质;1988年02期
9 М.А.Погудина ,莫耀支;岩石热液蚀变过程中斜长石的去钙长石化[J];地质地球化学;1989年03期
10 C.A.Locke ,赵琼;利用重力资料圈定含金热液蚀变岩体的一个实例[J];黄金地质科技;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海田;;德兴斑岩铜矿热液蚀变带的稀土元素特征及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1)[C];1988年
2 余金杰;;VMS矿床热液蚀变成矿系统[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赵振华;包志伟;李创举;乔玉楼;;热液蚀变锆石的稀土地球化学——以河北省东坪金矿碱性正长岩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本文编号:726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2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