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10:34

  本文关键词: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液压支架顶梁 复合板材 APDL 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摘要】:液压支架作为长壁综采工作面的关键设备,始终是煤炭工作者重点关注和不断研究的内容。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于液压支架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先进优化方法逐渐被应用于液压支架的试验研究上。首先,初步确定液压支架顶梁的基本结构尺寸,通过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建立液压支架顶梁的三维模型,利用Pro/E与ANSYS之间的数据接口,完成模型转换。其次,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获得单一材料液压支架顶梁受扭转时的应力与应变云图确定危险断面。最后,在顶梁危险断面处拼焊另一种材料的板材形成复合材料液压支架顶梁,利用APDL命令流改变顶梁截面尺寸配比,得到顶梁截面上应力和应变的变化相关分析数据,通过实验数据对比,获得顶梁在危险断面处具有不同材质板材组合结构形式及其最佳尺寸配比,实现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的优化设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绘制二位坐标图、散点图,拟合曲线推导焊板尺寸与应力大小的关系。优化的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重量减轻,成本降低,性价比更高。液压支架成本的降低可为企业节省资金,同时为企业带来效益和影响力。其分析结果与设计方法也为今后液压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液压支架顶梁 复合板材 APDL 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55.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绪论10-21
  • 1.1 液压支架研究背景10-13
  • 1.1.1 国外液压支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10-11
  • 1.1.2 国内液压支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11-13
  • 1.2 复合材料的简介13-17
  • 1.2.1 复合材料的定义13
  • 1.2.2 复合材料的分类13-15
  • 1.2.3 复合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15-17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17-20
  •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8-19
  • 1.3.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9-20
  • 1.4 本章小结20-21
  • 第2章液压支架梁体受力与结构分析21-34
  • 2.1 液压支架工况分析21-25
  • 2.1.1 支架承受对称集中载荷21-22
  • 2.1.2 支架承受非对称集中载荷22-24
  • 2.1.3 液压支架的工作条件24-25
  • 2.2 顶梁的基本结构与截面形状25-29
  • 2.2.1 顶梁的基本结构25-26
  • 2.2.2 顶梁的尺寸计算26-27
  • 2.2.3 顶梁横截面的基本形状27-29
  • 2.3 液压支架顶梁的受力分析与计算29-33
  • 2.3.1 样机试验29-31
  • 2.3.2 液压支架顶梁力学分析31-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液压支架顶梁的三维参数化设计34-42
  • 3.1 三维建模软件的比较选择34-35
  • 3.2 顶梁的三维建模35-37
  • 3.3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介绍37-38
  • 3.4 ANSYS分析模型的建立38-41
  • 3.4.1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38-39
  • 3.4.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导入39-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液压支架顶梁的有限元强度分析42-51
  • 4.1 有限元方法介绍42
  • 4.2 顶梁有限元分析前处理42-46
  • 4.2.1 定义顶梁单元类型42-44
  • 4.2.2 定义顶梁材料属性44-45
  • 4.2.3 顶梁网格划分45-46
  • 4.3 顶梁有限元分析求解46-47
  • 4.3.1 施加顶梁边界约束46-47
  • 4.3.2 确定顶梁载荷及求解47
  • 4.4 顶梁有限元后处理47-50
  • 4.4.1 顶梁后处理结果47-49
  • 4.4.2 顶梁结果分析49-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的优化设计51-70
  • 5.1 顶梁优化设计方法51-55
  • 5.1.1 支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52-54
  • 5.1.2 加肋约束的优化形式和方法54-55
  • 5.2 液压支架顶梁的优化55-57
  • 5.2.1 顶梁优化设计分析55-56
  • 5.2.2 复合板材顶梁优化结构56-57
  • 5.3 基于ASNSY的复合板材顶梁优化57-62
  • 5.3.1 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58-59
  • 5.3.2 焊接板材与顶梁的接触方式59
  • 5.3.3 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的网格划分及求解59-60
  • 5.3.4 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的后处理60-62
  • 5.4 优化结果分析62-69
  • 5.5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5
  • 作者简介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增刚;;复合板材传热动态特性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董依平;;新型非金属复合板材[J];技术与市场;2008年07期

3 吴元国;;塑料复合板材层间的粘结[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0年04期

4 张朝生;采用表面活化结合法生产复合板材[J];上海金属;2002年02期

5 ;新型复合板材[J];技术与市场;2004年02期

6 ;空调风管用复合板材[J];技术与市场;2008年05期

7 蔺焘;郭文静;高黎;王正;;原料形态对棉秆-塑料复合板材性能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闫晗;;农业废弃物纤维/废旧塑料制备复合板材的研制[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9期

9 李正华;;钛-钢爆炸复合板[J];金属学报;1974年01期

10 李兰,梁涵渊,王德禧,杨凤志;汽车内顶复合板材的研制[J];中国塑料;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飞达;朱荣跃;蔡建明;;我国建筑复合板材21世纪发展战略与思考[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奚飞达;朱荣跃;蔡建明;;我国建筑复合板材21世纪发展战略与思考[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师雪飞;;0.6mm复合板材包覆层加厚工艺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赵健;周世峰;左社强;钟兵;;竹/玻璃钢复合板材抗静荷载试验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5 谢延翠;;485铝合金复合板材的研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裴俊峰;邓明晰;;复合板材弹性参数变化对超声兰姆波的影响[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徐崇义;谢延翠;沈君;;485-O铝合金双金属复合板材的研制[A];2010'全国铝板带箔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蔺焘;郭文静;高黎;王正;;两种形态棉秆与塑料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张卫文;郑小平;张大童;罗宗强;;轧制形变量对7075/6009层状复合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10 奚飞达;朱荣跃;蔡建明;;我国建筑复合板材跨世纪发展战略与思考[A];全国新型墙体材料及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与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广、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秋红;新型竹塑复合板材问世[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通讯员 刘列飞 金虎;新型竹塑复合板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3 巧云;用鸡毛修建房子抗虫阻燃又环保[N];四川科技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夏海;新墙材 换代“秦砖汉瓦”[N];中华建筑报;2002年

5 汕头高新区环力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邱泽辉 林殿雄 陈利锡;改性聚苯醚在新型金属复合板材中应用前景广[N];中国建材报;2005年

6 东国;汕头高新区环力金属复合板材项目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7 刘宏;新型复合板材通过鉴定[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8 记者 谢吉恒;建成改性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生产线[N];中国冶金报;2000年

9 马晓牧邋本报记者 王哲;坚持学习虚心请教 质量攻关多创效益[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余友龙;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呈良好态势[N];安庆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松远;基于模态分析的木塑复合板材振动特性研究与缺陷识别[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何娟;建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冠侨;Al/AZ31/Al层状复合板材制备和界面扩散[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2 曾招芬;Al/Cu多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洪睿;利用挤压加工制备铝包镁复合板材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闫学通;机织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板材低速冲击性能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广凤;三明治复合板材平压性能实验研究与仿真模拟[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贵阳;再生涤纶/丙纶纤维复合板材的制备与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5年

7 王芳芳;复合板材液压支架顶梁的优化设计与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8 刘雪姣;铝合金3003/4343多层结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陈本超;A356-B_4C复合板材连续流变轧制成形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吕丹;柠条纤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增强纸塑复合板材的工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8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78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