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滇西新生代赋矿斑岩及花岗岩包体的锆石年代和稀土特征的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03 00:07

  本文关键词:滇西新生代赋矿斑岩及花岗岩包体的锆石年代和稀土特征的地质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滇西 新生代 富碱斑岩 花岗岩包体 锆石U-Pb年龄 成岩成矿机制


【摘要】:滇西地区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广泛发育新生代富碱斑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以六合正长斑岩中与暗色深源包体共存花岗岩包体和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六合花岗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1.6)Ma B.P.,包体结晶成岩时间与主岩(正长斑岩)年龄一致(38.63Ma B.P.±0.52Ma B.P.);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0.52)Ma B.P.,结晶成岩时间为(35.80±0.20)Ma B.P.。结合花岗岩包体的液态不混溶现象和锆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初步揭示研究区富碱岩浆起源、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为: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形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2类岩浆过程分为2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斑状花岗岩。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节能建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滇西 新生代 富碱斑岩 花岗岩包体 锆石U-Pb年龄 成岩成矿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3025;40773031)
【分类号】:P597.3;P588.121;P618.2
【正文快照】: LA-ICP-MS U-Pb dating and REE analysis of zircon so as to determine their crystallization ages andorigins.In agreement with its host,magmatism related to granitic xenoliths was initialized at(42.8±1.6)Ma B.P.and finalized at(38.63±0.52)Ma B.P..U-Pb zir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锐;;包体虽小 信息不少[J];地球;1995年04期

2 王建,李建平,王江海,马志红;滇西剑川—大理地区新生代钾玄岩系中深源包体的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02年02期

3 陶继东;马昌前;张金阳;王书纯;王人镜;;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包体的演化及闪长质微粒包体的成因[J];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02期

4 郭晓东;牛翠yN;王治华;王淑贤;王梁;;滇西马厂箐岩体及其中深源包体地球化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S1期

5 王梁;郭晓东;贾丽琼;王治华;路英川;张廷彦;;滇西马厂箐岩体暗色包体成因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2年05期

6 ;液包体研究[J];地质与勘探;1977年04期

7 贝庚;;液包体研究是勘探金属矿床的一种工具[J];地质与勘探;1977年07期

8 何知礼;;我国一锑矿石膏中异常包体的发现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J];矿床地质;1983年03期

9 M. E. Zolensky ,R. J. Bodnar ,何禄卿;用Gandolfi X射线技术鉴定流体包体的子矿物[J];地质地球化学;1985年03期

10 Н.В.Пидеров ,董振信;矿物气-液包体分析的现代方法简评[J];地质科技情报;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学镇;王根厚;王梁;;西藏羌塘冈塘错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混合成因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2 董传万;闫强;张登荣;竺国强;;浙江新昌儒岙岩石包体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张维萍;赫英;董振信;;新生代玄武岩包体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及成矿学意义[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杜杨松;李铉具;;安徽铜陵岩浆岩中辉长质岩石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A];火山作用与地球层圈演化——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马大铨;赵子杰;林惠坤;张小豪;;广东阳春盆地岗尾-石兩型花岗岩类中包体的岩石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0)[C];1985年

6 杜振永;周超;董传万;马骁雄;吕青;;浙江南麂岛岩石包体与岩浆混合作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梁;王根厚;雷时斌;贾丽琼;桑学镇;;岩浆混合成因暗色微粒包体的识别标志[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8 刘蒙华;;黑龙江科洛火山群富钾火山岩中超镁铁岩包体的成因岩石学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3)[C];1991年

9 施倪承;陆琦;李国武;刘惠芳;;我国金刚石中若干包体矿物的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安定;;包体测温恢复古地温的尝试[A];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新型手机挎包[N];中国包装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维萍;华北地块北缘深源包体的地球化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胡宝群;信阳深源包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圈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2001年

3 秦新龙;安徽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黄行凯;滇东南马关和屏边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和地幔包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动力学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窑窑;云南凤庆花岗岩体及包体的岩石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桑学镇;西藏羌塘冈塘错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陈检生;花岗岩中暗色微粒包体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玲;桂东北大宁花岗质侵入岩与镁铁质包体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成因[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5 贾儒雅;西昆仑造山带丘克苏花岗岩与暗色微粒包体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南京大学;2013年

6 成一;中国东部深源包体中的Au、Mo、含量及其意义[D];西北大学;2007年

7 臧文娟;南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五龙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郭彩莲;东秦岭二郎坪地区西庄河花岗岩体的成因及形成机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刘讲锋;华北克拉通西部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河北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提供的信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10 王娟;佛坪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及研究的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1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81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