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镁中低品位磷矿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镁中低品位磷矿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镁中低品位磷矿 浮选柱 反浮选 捕集区气含率
【摘要】:随着磷矿石富矿资源被不断地开采殆尽,我国将对中低品位胶磷矿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处理中低品位胶磷矿时,传统浮选机存在着浮选流程长、投资大的问题。浮选柱技术的出现为中低品位胶磷矿短流程选矿技术的提供了新思路,该技术相对于槽式浮选技术,能简化选矿流程、减少占地面积和浮选设备数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设备操作管理费用,在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能提高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迄今为止,浮选柱技术还未广泛应用于高镁中低品位磷矿选矿,研究适合此类胶磷矿特点的柱式高效分选设备及工艺对促进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进步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对湖北省高镁中低品位磷矿开展了研究。第一,利用浮选机考察了磨矿时间、磷酸用量及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即矿物细度越来越细,精矿中P2O5的品位和精矿磷回收率都会增加,但磨矿时间高于14.5min以后,精矿品位增加幅度减小,回收率反而下降。随着磷酸用量的增加,精矿品位不断上升,精矿磷回收率也不断升高,但当磷酸用量高于12kg/t后,精矿品位开始下降。精矿的品位随着捕收剂用量增加而稳步上升,精矿的回收率变化较小。在捕收剂用量超过0.6kg/t后,精矿品位增加的幅度很小,然后逐渐降低,此时精矿磷回收率下降明显。第二,分别从表观气体流量、捕收剂用量、捕集区高径比三个方面考察了各因素对捕集区气含率的影响。随着表观气体流量的增大,捕集区气含率逐渐增大,但增幅随着表观气体流量增加而呈降低趋势,捕集区气含率在表观气体流量超过300L/h时趋于平缓。当捕收剂流量为240mL/h时,捕集区气含率取到最大值;在表观气体流量为300L/h~350L/h、捕集区高径比为8~10,所用捕收剂的流量在240mL/h~360mL/h时,捕集区气含率可以达到12.44%。高径比在6~8范围内时,捕集区气含率随着捕集区高径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大;高径比在8~10范围内时,捕集区气含率基本不变(表观气体流量100L/h除外);当捕集区高径比大于10时,捕集区气含率略有下降。浮选柱充填波纹孔板填料段捕集区的轴向分散模型可以用来表示,式中,ε为波纹孔板填料孔隙率,ε的取值范围0.3ε≤1。第三,采考察了磨矿时间,捕收剂用量,磷酸用量,捕集区高径比,泡沫区高度等因素对柱式反浮选效果的影响。通过柱式单一反浮选,在磨矿时间14.5min(磨矿细度-75μm为89.5%),矿浆浓度30%(wt.%),矿浆pH=4.8(磷酸用量12kg/t),捕收剂用量0.75kg/t,高径比11,表观气体流量300L/h时,获得精矿P2O5品位为32.83%,P2O5回收率为94.56%,MgO品位为0.82%,同时尾矿P2O5品位可降低到8.64%。经过72小时连续浮选中试试验,精矿品位达到32.0%以上,镁含量下降到1.0%以下,同时尾矿磷品位降低到7.0%以下,这些工艺指标满足工业生产磷酸的要求,为柱式单一反浮高镁中低品位磷矿实现工业化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高镁中低品位磷矿 浮选柱 反浮选 捕集区气含率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文献综述12-26
- 1.1 引言12
- 1.2 磷矿资源特点及现状12-16
- 1.2.1 世界磷矿资源概述12-13
- 1.2.2 我国磷矿资源概述13-16
- 1.3 磷矿石选矿工艺16-21
- 1.3.1 浮选工艺16-18
- 1.3.2 擦洗脱泥工艺18-19
- 1.3.3 重介质选矿工艺19-20
- 1.3.4 窑法磷酸技术20-21
- 1.4 浮选柱的发展现状21-23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3-26
-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26-34
- 2.1 实验矿样26
- 2.2 实验药剂及设备26-27
- 2.2.1 实验主要药剂26
- 2.2.2 实验主要设备26-27
- 2.3 柱式浮选装置系统组成27-30
- 2.3.1 浮选柱柱体结构及内部填料27-28
- 2.3.2 浮选柱辅助系统28-30
- 2.4 分析测试方法30-34
- 2.4.1 磷含量测试方法30-32
- 2.4.2 镁含量测试方法32-34
- 第3章 槽式反浮选工艺研究34-40
- 3.1 混合矿样制备和性质分析34-35
- 3.1.1 混合矿样的制备34
- 3.1.2 混合矿样性质分析34-35
- 3.2 磨矿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35-36
- 3.3 磷酸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36-37
- 3.4 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37-38
- 3.5 本章小结38-40
- 第4章 浮选柱捕集区气含率实验研究40-50
- 4.1 气含率的测定原理40-41
- 4.2 浮选柱捕集区气含率的影响因素41-47
- 4.2.1 表观气体流量对捕集区气含率的影响42-45
- 4.2.2 捕收剂流量对气含率的影响45-46
- 4.2.3 捕集区高径比(Hc/D)对捕集区气含率的影响46-47
- 4.3 浮选柱捕集区混合分散模型47-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柱式反浮选实验研究50-62
- 5.1 磨矿时间对柱式反浮选效果的影响50-51
- 5.2 捕收剂用量对柱式反浮选效果的影响51-52
- 5.3 捕收剂配比对柱式反浮选效果的影响52-53
- 5.4 磷酸用量对柱式反浮选效果的影响53-54
- 5.5 捕集区高径比对柱式反浮选效果的影响54-55
- 5.6 表观气体流量对柱式反浮选效果的影响55-56
- 5.7 浮选柱沿轴向磷品位分布56-57
- 5.8 泡沫区高度对尾矿品位的影响57-58
- 5.9 柱式反浮选重复性实验58-59
- 5.10 本章小结59-62
- 第6章 柱浮选连续扩大试验研究62-68
- 6.1 浮选柱非线性分选过程62-63
- 6.2 试验装置及流程63-64
- 6.3 单一反浮选工艺实验64-65
- 6.4 连选试验65-66
- 6.5 本章小结66-68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68-70
- 7.1 结论68-69
- 7.2 建议69-70
- 参考文献70-76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76-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贵州省中低品位磷矿分离富集技术取得突破[J];稀土信息;2013年03期
2 ;中低品位磷矿高效利用实验室挂牌[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3年11期
3 ;中低品位磷矿制液体磷酸铵肥料[J];科技简报;1976年04期
4 ;全国中低品位磷矿利用技术交流会在辽阳召开[J];化工矿山技术;1977年03期
5 ;全国中低品位磷矿利用技术交流会在辽阳召开[J];广西化工技术;1977年02期
6 周光鼎;中低品位磷矿要富集[J];现代化工;1983年01期
7 方德恭;;亟待重视的中低品位磷矿研究[J];科学;1988年03期
8 蒋柏藩;中低品位磷矿粉肥直接施用的研究[J];化工矿山技术;1990年01期
9 孙品华;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现状和经济开发原则[J];中国矿业;1993年05期
10 ;中低品位磷矿高效利用[J];中国农资;2013年4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秀成;侯翠红;汤建伟;刘丽;;三论《人口·粮食·肥料》——兼论中低品位磷矿直接利用的意义[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陈天朗;肖慎修;吕其平;谭光华;何t;;一种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肥的绿色加工方法——“干法”磷肥工艺的工业性试验[A];2011新型肥料研发与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永红;姜冠杰;蔡志坚;胡红青;冯磊;;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三种中低品位磷矿粉的活化[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淡燕子;攻克国内外中低品位磷矿利用难题[N];三峡日报;2007年
2 ;合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迫在眉睫[N];农资导报;2009年
3 记者 危丽琼 叶子;中低品位磷矿变身长效生物磷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记者 张四代;微晶化中低品位磷矿制肥技术国际领先[N];农资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全昌;中低品位磷矿高效利用技术待推广[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记者 刘志强;贵州研企共推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研发成果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2年
7 胡爱民;荆门拟建中低品位磷矿采选工程[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许秀成 侯翠红 赵秉强 张卫峰;资源特性决定中低品位磷矿价值[N];中国化工报;2014年
9 刘代俊 张允湘 邱礼有 江成发;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研究成果概览[N];农资导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益;共推磷矿资源研发成果产业化[N];贵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春桥;中低品位磷矿微生物溶解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世金;高镁中低品位磷矿高效利用技术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2 吴晓燕;多菌种协同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的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3 桂坤;中低品位磷矿流态化还原工艺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4 李茜;熔融法还原中低品位磷矿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5 柏中能;云南海口中品位磷矿浮选产业化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邹密;晋宁地区中低品位磷矿直接制湿法磷酸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7 姜高亮;中低品位磷矿热解过程中磷的挥发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龚贵生;降低湿法磷酸用矿硅钙镁新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9 蒙君荣;中低品位磷矿颗粒与浮选药剂性质对浮选过程的影响[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10 杨敏;磷矿除镁的动力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4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8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