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全方位观测系统照明
本文关键词:海上全方位观测系统照明
更多相关文章: 全方位观测系统 波前构建法 模拟偏移振幅 照明 非生产时间
【摘要】:全方位观测系统是目前海上一种可以实现连续环状采集的地震观测系统,它有效扩大目标层上面元的采集方位范围,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地下构造信息,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本文在波前构建法三维射线追踪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获得模拟偏移振幅强度作为照明量,来衡量目标层对不同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为评价和优化不同观测系统提供指导依据.测试结果表明:与平行观测系统相比,全方位观测系统在目标层上的照明能量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最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平行观测系统下照明阴影区的照明效果,是一种理想的观测系统,可以广泛适用于海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震采集工作.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物探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全方位观测系统 波前构建法 模拟偏移振幅 照明 非生产时间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23-004-001)资助
【分类号】:P631.46
【正文快照】: Illumination of marine full-azimuth surveyLEI Tao1,2,GU Han-Ming1,2*,LI Lie3,LI Tian-Cai 4,FANG Zhong-Yu4,SUN Bo1,2,YU Xin-Jiang1,21引言目前,海上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是以拖缆的形式采集,海上地震观测系统主要类型有:窄方位(NAZ)观测系统、多方位(MAZ)观测系统、宽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凯;和冠慧;尹成;田继东;赵维坤;;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碗学俭;王广智;杨波;张玲;张松平;郭立杰;葛雪钦;;影响观测系统采集脚印的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6期
3 赵虎;尹成;李瑞;吕公河;徐锦玺;;最优性价比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5期
4 碗学俭;张松平;孙德福;杨汝超;吴小延;郭立杰;;三维观测系统聚焦性能分析技术及应用[J];石油物探;2011年02期
5 马峰;刘艾奇;碗学俭;钟山;温俊凤;陈小景;葛雪钦;;三维观测系统均匀性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5期
6 李伟波;胡永贵;张少华;;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构建与优选[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年06期
7 陈佑军;李敏;;多次复盖观测系统叠加效果的计算机预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年02期
8 尚红;胡卫建;;日本将—超高精度观测系统用于东海地震的观测[J];国际地震动态;1993年05期
9 狄帮让;徐秀仓;魏建新;;河道砂体宽/窄方位三维观测系统地震物理模型分析(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8年04期
10 冯凯;和冠慧;;一种优化的过渡带三维观测系统[J];石油物探;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东;刘涛;陈清静;王淑霞;;复合排列三维观测系统及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崔燕丽;白宜诚;罗维斌;;伪随机多频多功能观测系统的数据处理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秀东;王怀洪;陈清静;;三维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A];煤矿物探学术论文集(2007)[C];2007年
4 王秀东;王怀洪;陈清静;;三维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A];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滕吉文;赖明惠;伍明储;金东敏;樊叙邦;苏泽民;王力生;佘仁富;;研究我国地壳-上地幔结构和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观测系统和野外工作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4)[C];1989年
6 靳洪晓;赵永贵;王超凡;宋富喜;陈燕民;;地震弧形观测系统在溶洞探测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李刚;程建远;王玉娇;唐汉平;李贵娟;;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傅国红;宾亚新;;新型伪随机激电观测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熊艳梅;刘洋;;VSP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志鹏;朱振宇;;海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定量评价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晓春;面向目标照明与成像的海上多方位及宽方位观测系统的评价与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李鹏;海上全方位观测系统的采集设计方法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王兰炜;SLF/ELF观测系统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洋;二维观测系统的研究及其绘制软件的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刘晨;基于地质目标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吴红梅;海上环形观测系统参数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4 韩刚;基于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杨萌萌;基于射线理论面向层状介质的三维观测系统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姚刚;基于波动理论的观测系统评价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崔燕丽;伪随机多功能多频观测系统的数据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陈立;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评价与信噪比估算[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9 秦广胜;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对叠前成像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高山;辽河油田外围盆地龙湾筒凹陷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785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8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