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TI介质中的P波衰减各向异性及其在裂缝参数反演中的应用(英文)

发布时间:2017-09-03 14:35

  本文关键词:TI介质中的P波衰减各向异性及其在裂缝参数反演中的应用(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ATI介质 衰减各向异性 谱比法 裂缝参数


【摘要】:由于裂缝及所含流体的综合作用,含裂缝介质不仅具有速度各向异性,还具有显著的衰减各向异性。衰减各向异性分析可应用于裂缝产状、裂缝密度和尺度等的估计,为储层识别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ATI介质(对称轴沿任意方向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P波衰减各向异性关系,并据此改进了ATI介质中P波衰减各向异性的测量方法,避免了现有的基于泰勒展开改进的谱比法在应用于宽方位或全方位数据时误差较大的问题,同时基于P波衰减各向异性分析可对裂缝倾角和方位角进行初步估计。结合P波衰减各向异性分析和S波速度各向异性分析,可实现小尺度裂缝的裂缝密度和裂缝尺度联合反演,相比于单独使用横波速度各向异性分析方法或单独使用P波衰减各向异性分析方法,其反演结果更准确、收敛性更好。本文将衰减各向异性分析应用于中国东部某油田的微地震数据,通过衰减倾向各向异性分析提取的裂缝倾角,与微地震监测结果相符。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关键词】ATI介质 衰减各向异性 谱比法 裂缝参数
【基金】:supported by 973 Program of China(No.2013CB228602)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of China(No.2016ZX05004003-002) 863 Program of China(No.2013AA064202)
【分类号】:P631.4
【正文快照】: Introduction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fracture detection is seismicanisotropy,but the inversion of fracture parameters basedon anisotropy analysis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inpractical application.For example,shear wave splittingtechnology based on veloc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保燕,徐纪人;西海固地区的特殊的P波初动[J];西北地震学报;1985年S1期

2 C.P.WAPENAAR;;将多分量地震数据分解成一次P波和S波响应[J];石油物探译丛;1991年01期

3 孙竞忠;;西太平洋海洋P波与S波的高频地震衰减[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8年01期

4 西村敬一;森井亘;张魁林;;日本逢坂山地形变台观测到的P波初动方位偏差[J];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03期

5 王立平;由单台小地震P波初动资料得到的鲁南地区的平均应力场[J];中国地震;1988年03期

6 杨懋源,吕培苓,华祥文;P波初动节面解的可靠性判定[J];中国地震;1985年03期

7 杨懋源,吕培苓,华祥文;P波初动节面解的可靠性判定[J];中国地震;1985年04期

8 陈鑫;于学庆;黄骥超;张付胜;;运用地震P波初动资料求解浙江地区构造应力场[J];华北地震科学;2012年04期

9 L.Amundsen;根据海底质点速度的垂直分量提取P波与S波[J];石油物探译丛;1995年05期

10 梁建文;冯领香;巴振宁;;局部断层场地对P波的散射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兰菊;黄再兴;;软物质中孔洞表面张力对P波散射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杜艳玲;杨大宝;王忠;;P波段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制作[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3 李磊;郝重涛;;由P波偏振反演局部各向异性[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曾清涛;;早搏后窦性P波变异的意义探讨[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5 刘希强;李霞;蔡寅;赵瑞;李红;周彦文;王庆民;赵大鹏;徐长朋;;基于单台P波记录的地震震中和震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6 万永革;盛书中;许雅茹;吴逸民;;不同应力状态和摩擦系数对综合P波辐射花样影响的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峻;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郭飚;李昱;齐少华;;利用P波与S波接收函数联合反演研究中国境内天山的岩石圈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谷梅;;高稳定度大调制宽频带P波段调角振荡器[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9 胥颐;刘建华;郝天珧;刘劲松;李志伟;江为为;;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郎秀兰;段雪;刘英坤;邓建国;胡顺欣;刘忠山;李明月;潘茹;黄雒光;张晓帆;;P波段350 W LDMOS功率管研制[A];2010’全国半导体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时晶晶;电离层对P波段星载SAR成像影响分析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司洁戈;复杂界面炮集P波反射时距正反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2 温立平;饱和土层状沉积谷地对平面P波散射的解析解[D];天津大学;2004年

3 谭默言;势模型中轨道激发P波态介子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德国;弹性全空间圆形孔洞对P波的散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李春峰;强震P波预警参数与震级和地震动强度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李力;电离层对星载P波段高分辨SAR成像的影响分析及误差校正[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尹得余;P波震相自动捡拾与地震预警震级实时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8 程钰翔;基于P波包络的震中距和震级快速估算[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9 陈国春;重介子到轻P波介子遍举衰变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5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85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