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矿用编环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05 04:14

  本文关键词:矿用编环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矿用编环机 混沌粒子群算法 电液伺服控制 自整定模糊PID PLC


【摘要】:当今社会煤炭仍然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主要资源,提高煤炭的生产能力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要提高煤炭产量就要提高刮板输送机的承载能力,矿用链条作为煤炭刮板输送机上的传动链,是该设备的关键件和易损件。因此,矿用链条的设计与制造是提高我国煤炭产量的关键,对大规格矿用链条的研制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制链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编环机制造工艺的特点,针对大规格链条节距和环长一致性的要求,采用了一种基于PLC与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相结合的编环机设计方案,对影响环形重要参数的左右整形及一次、二次定位采用电液伺服阀进行控制,以提高控制精度。其次,以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MATLAB软件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对伺服阀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伺服阀的动态特性。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分析了其静态、动态特性和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同时对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响应速度快和参数时变性的特点,分别采用PID控制和自整定模糊PID控制进行仿真研究。观察仿真结果可以发现,PID控制能有效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但是参数变化下的适应度还需完善;后应用自整定模糊PID技术在有效保持系统鲁棒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最后,结合前期的研究和分析完成编环机伺服控制系统,采用3只电液伺服阀,分别控制编环机的左右整形及一次、二次定位,同时设计和制造了伺服放大器。采用触摸屏显示编环机工作状态,并可以添加、修改各种规格的弯环参数。生产时,直接调用某一型号的规格,则该规格的所有参数自动下载到PLC中。本编环机系统通过PLC完成自动编环,针对环的宽度和长度,结合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精确度和生产效率,具备参数整定功能,定位精度达到0.1mm。
【关键词】:矿用编环机 混沌粒子群算法 电液伺服控制 自整定模糊PID PLC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63;TP2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选题的意义和实用价值12
  • 1.2 矿用链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12-16
  • 1.2.1 国外发展现状14
  • 1.2.2 国内发展现状14-15
  • 1.2.3 发展趋势15-16
  • 1.3 制链行业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16-18
  • 1.3.1 制链行业技术现状16
  • 1.3.2 存在的问题16-17
  • 1.3.3 制链技术的发展趋势17-18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20
  • 1.4.1 研究对象选取18
  • 1.4.2 研究内容18-20
  • 第2章 编环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20-24
  • 2.1 编环工艺的分析和选择20
  • 2.2 编环工艺过程20-22
  • 2.3 编环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22-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电液伺服阀的参数优化24-40
  • 3.1 电液伺服系统简介24-25
  • 3.1.1 电液伺服系统的分类24
  • 3.1.2 电液伺服系统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24-25
  • 3.1.3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优缺点25
  • 3.2 电液伺服阀25-32
  • 3.2.1 电液伺服阀的一般构成及分类25-26
  • 3.2.2 常用电液伺服阀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26-29
  • 3.2.3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29-31
  • 3.2.4 电液伺服阀的选型与应用31-32
  • 3.3 伺服阀的参数优化32-38
  • 3.3.1 伺服阀模型的优化33-34
  • 3.3.2 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实现34-36
  • 3.3.3 参数优化效果及分析36-38
  • 3.4 本章小结38-40
  • 第4章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40-62
  • 4.1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40-44
  • 4.1.1 控制方案的确定40-41
  • 4.1.2 确定控制系统的执行元件类型41-42
  • 4.1.3 确定控制系统的静态设计42
  • 4.1.4 控制系统的供油压力选择42-43
  • 4.1.5 伺服阀规格的确定43
  • 4.1.6 反馈传感器、放大器等元件的选择43-44
  • 4.2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44-49
  • 4.2.1 液压动力元件的传递函数44-47
  • 4.2.2 电液伺服阀的传递函数47
  • 4.2.3 伺服放大器的传递函数47-48
  • 4.2.4 位移传感器的传递函数48
  • 4.2.5 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48-49
  • 4.3 系统仿真与特性分析49-54
  • 4.3.1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参数计算49-50
  • 4.3.2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分析50-54
  • 4.4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54-61
  • 4.4.1 PID控制系统的设计54-56
  • 4.4.2 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56-61
  • 4.5 本章小结61-62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62-74
  • 5.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62-65
  • 5.1.1 PLC的选型和设计62-64
  • 5.1.2 系统编程64-65
  • 5.2 伺服放大器的设计65-68
  • 5.3 触摸屏的设计68-73
  • 5.4 本章小结73-74
  • 总结与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0-82
  • 致谢82-83
  • 详细摘要83-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益民;;电液伺服阀频率特性测试系统误差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许益民;;三级电液伺服阀零位高频自激振荡机理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罗福胜;傅连东;付曙光;王文娟;李顺华;;一种新型电液伺服阀的建模与仿真[J];矿山机械;2011年05期

4 黄浩;周渊;陈奎生;雷辉虎;;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主要参数的优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北京机床研究所伺服阀研制组 ,北京第八机床厂伺服阀研制组;电液伺服阀[J];机床情报;1972年03期

6 严子平;;第四章 电液伺服阀[J];重型机械;1977年06期

7 顾瑞龙;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和应用[J];机床;1981年11期

8 陈奎生;带钢跑偏控制用电液伺服阀的修理与调试[J];冶金设备;1995年06期

9 吴航;高压动圈式电液伺服阀计算与分析[J];冶金设备;1995年06期

10 樊济民;;电液伺服阀在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中的应用[J];电加工;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永海;高卫生;牛胜欣;;电液伺服阀的使用维护要求及故障分析[A];2012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向明;刘庆和;姜继海;杨海;;新型电液伺服阀的特性研究[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3 张奕;邹斌;袁琦;田一松;;电液伺服阀试验台计算机控制及自动测试系统[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4 花克勤;;电液伺服阀的动态参数寻优[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花克勤;;电液伺服阀的动态参数寻优[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6 黄浩;陈新元;付连东;;一种抗污染动圈电液伺服阀的设计研究[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7 刘建;宋嗣海;王益群;佟海侠;;电液伺服阀静动态特性及其远程测控系统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李健锋;袁锐波;张自华;;电液伺服阀测试系统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9 李其朋;丁凡;;一种新型直动式电液伺服阀的研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方群;;射流管电液伺服阀的研制应用及发展趋势[A];第五届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发展论坛;2013船舶及海洋工程甲板舱室机械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解昆姜 朝晖;党员出谋划策增产节约创效[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李远征;某型电液伺服阀深海功能试验成功[N];中国航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小初;三级电液伺服阀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周淼磊;压电型电液伺服阀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马建伟;精密电液伺服阀几何因素与性能指标映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其朋;直动式电液伺服阀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如平;射流管式水压电液伺服阀研制及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沈传亮;压电型直动式电液伺服阀的基本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崔剑;回转直动式电液伺服阀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孟彬;新型2D阀用电—机械转换器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莲;电液伺服阀优化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雷;基于遗传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电液伺服阀故障诊断分析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杨科;电液伺服阀用滑阀小开口度时阀口流动特性和阀芯变形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4 邹方晨;电液伺服阀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5 严翩;环卫机械手的电液伺服系统研究与仿真[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彭畅;基于压电驱动的电液伺服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师伟伟;基于流场分析的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安文龙;直动式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宋世哲;矿用编环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李永军;电液伺服阀性能测试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5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95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3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