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人居环境的采矿复垦区“三生”空间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4:15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居环境的采矿复垦区“三生”空间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居环境 “三生”空间 采矿复垦区 空间优化 平朔矿区


【摘要】:针对采矿复垦区土地再次开发利用的需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以及农村居民点回迁安置的创新需求,开展基于人居环境的采矿复垦区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空间优化研究。宏观层面,依据不同功能定位,判断研究区“三生”用地的布局,并根据影响农村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子来确定“三生”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中观层面,划分影响“三生”空间分布的因子等级,利用分布指数和信息熵分析“三生”空间在不同因子条件下的分布特征;微观层面上,通过因子筛选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采矿复垦区“三生”空间优化结果,并从发展、利用和保护对优化“三生”空间进行多角度分区研究,实现采矿复垦区“三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完善人居环境优化体系具有理论意义、对探索采矿复垦区“三生”空间优化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采矿损毁土地的二次利用能力具有推动作用,为矿山企业和政府在采矿复垦区实施农村居民点回迁安置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有:(1)构建了采矿复垦区人居环境优化的理论体系。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即农村聚落景观的AVC理论分析,依据社会、经济、环境与农村聚落景观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的对应关系,总结“三生”空间的协同关系。(2)平朔矿区搬迁安置村民生活保障的暂时性。通过调研分析结果可知,矿区农村居民点搬迁安置后,在短时间内的确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但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依赖于单一产业想解决农民生活问题的愿望愈发难以实现。(3)平朔矿区“三生”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有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网及交通等,其中生产空间分布受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的影响较大,生活空间受交通的影响最大,生产空间通过耕作半径与生活空间存在内在联系。(4)采矿复垦区优化“三生”空间的集中化分布。生产空间呈集中连片式分布形式,生活空间呈集团式分布形式,生态空间呈集中和网状式分布形式。(5)采矿复垦区“三生”空间所占比重分别是47.70%、2.92%和49.38%。其中生产空间以一般耕作区为主,生活空间以混合式发展区为主,生态空间以中度敏感区为主。
【关键词】:人居环境 “三生”空间 采矿复垦区 空间优化 平朔矿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8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6
  • 1.1.1 研究背景13-16
  • 1.1.2 研究意义16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16-18
  • 1.2.1 研究目的16-17
  • 1.2.2 研究内容17-18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18-20
  • 1.3.1 技术路线18
  • 1.3.2 研究方法18-20
  • 1.4 研究现状20-28
  • 1.4.1 国内研究现状20-25
  • 1.4.2 国外研究现状25-26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26-28
  • 第2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28-33
  • 2.1 概念辨析28-29
  • 2.1.1 农村人居环境28
  • 2.1.2 采矿复垦区28
  • 2.1.3 居民点回迁安置28
  • 2.1.4 国土空间28-29
  • 2.1.5 生产空间29
  • 2.1.6 生活空间29
  • 2.1.7 生态空间29
  • 2.2 理论基础29-33
  • 2.2.1 区位论29-30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30
  • 2.2.3 土地复垦相关理论30
  • 2.2.4 生态文明理论30-31
  • 2.2.5 共同体理论31-32
  • 2.2.6 “三生”空间协同发展论32-33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33-39
  • 3.1 研究区概况33-36
  • 3.1.1 自然地理概况34-35
  • 3.1.2 社会经济概况35-36
  • 3.2 数据处理36-39
  • 3.2.1 数据获取36
  • 3.2.2 数据处理方法36-39
  • 第4章 原地貌“三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39-69
  • 4.1 原地貌用地空间布局分析39-45
  • 4.1.1 生产用地空间布局分析40-42
  • 4.1.2 生活用地空间布局分析42-44
  • 4.1.3 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分析44-45
  • 4.2 “三生”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45-60
  • 4.2.1 生产用地空间的分布特征分析47-52
  • 4.2.2 生活用地空间的分布特征分析52-55
  • 4.2.3 生态用地空间的分布特征分析55-60
  • 4.3 平朔矿区土地征收及村民安置现状60-69
  • 4.3.1 平朔矿区征地情况60
  • 4.3.2 平朔矿区行政村总体分布情况60-62
  • 4.3.3 征地搬迁村民安置情况62-65
  • 4.3.4 土地征收及村民安置评述65-69
  • 第5章 复垦区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分析69-102
  • 5.1 复垦区优化“三生”空间的联动关系69-74
  • 5.1.1 采矿复垦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理论构建69-70
  • 5.1.2 生产、生活、生态与AVC理论的关系70-71
  • 5.1.3 “三生”空间的关系分析及其分布影响因素分析71-72
  • 5.1.4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分析72-74
  • 5.2 复垦区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分析74-89
  • 5.2.1 “三生”空间影响因子分布特征74-81
  • 5.2.2 “三生”空间优化的因子条件分析81-84
  • 5.2.3 “三生”空间用地布局规划预测84-89
  • 5.3 复垦区优化“三生”空间的分布特征89-102
  • 5.3.1 “三生”用地空间叠加分析90-91
  • 5.3.2 “三生”用地空间利用分区91-93
  • 5.3.3 “三生”用地空间分区特征分析93-102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102-105
  • 6.1 结论102-103
  • 6.2 讨论103-105
  • 致谢105-107
  • 参考文献107-115
  • 附录1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兴定;白中科;;基于耕作半径的采矿复垦区农村居民点安置规模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2 卢元清;白中科;胡兴定;曹银贵;赵中秋;刘鹤云;;基于修正模型的矿-农-城复合区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山西省平朔为例[J];中国矿业;2015年11期

3 刘晓光;侯晓菁;;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11期

4 卢元清;顿耀龙;曹银贵;刘鹤云;;平朔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J];华北国土资源;2015年05期

5 信桂新;杨朝现;魏朝富;陈荣蓉;;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9期

6 卢元清;胡兴定;;平朔露天矿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与搬迁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08期

7 于辰;王占岐;杨俊;谢方俊;;土地整治与农村“三生”空间重构的耦合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7期

8 赵珂;王凤贤;;人居视角地貌基本形态分类与山地聚落建设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省渠县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年03期

9 曹银贵;陈晓辉;白中科;张笑然;孙琦;丁翔;;基于地形的黄土区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5年05期

10 朱媛媛;余斌;曾菊新;韩勇;;国家限制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银贵;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冰;平朔露天矿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搬迁安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房媛;天津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规划保护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3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03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d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