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维数分析剪切力场对超净煤分选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07 11: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分形维数分析剪切力场对超净煤分选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超净煤 剪切力场 絮团 分形维数 絮凝动力学 形态学
【摘要】:针对目前物理法制超净煤工艺中絮团形成过程动力学指标和絮团形态学变化与超净煤分选效果之间关系研究的不足,应用分形维数分析了剪切力场中絮团形态和粒径的非线性变化并解释了其与超净煤分选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量纲分析法,确立絮团分形维数与搅拌速度的函数关系;通过二维分形维数的研究,描述和表征颗粒群体的整体性和平均性;通过絮团多重分形图谱的研究,揭示絮团分形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而确立絮团生成动力学过程中的控制指标,以期为超净煤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操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适当的控制参数的指导。研究表明,机械搅拌速度为2 000 r/min时,絮团的二维分形维数有最大值1.762,此时絮团具有密实的结构和合适的粒径;多重分形图谱特征参数f(α_(max))具有最大值0.796,此时絮团粒径最大,数量最多。故此时分选出的超净煤有最高产率84.314%,最低灰分0.831%。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超净煤 剪切力场 絮团 分形维数 絮凝动力学 形态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4221)
【分类号】:TD94
【正文快照】: 1975年,L.J Warren[1]通过对微粒间聚团行为的研究,提出了剪切浮选的概念,并在此后的研究中指出[2]通过施加足够大的剪切力场可使微细固体颗粒产生聚团。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疏水絮团浮选法[3]是超净煤制备中常用的物理分选法[4],疏水絮团浮选法将精煤充分破碎使矿物质与有机质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汤忠民;;超净煤[J];今日科技;1989年07期
2 付晓恒,李萍,刘虎,李左丽;煤的超细粉碎与超净煤的分选[J];煤炭学报;2005年02期
3 李幼竹;;澳大利亚超净煤中试厂投入运行[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3年02期
4 竺桦;张小卫;陈诵英;;超细超净煤燃料的制备 Ⅰ.超净煤的制备[J];煤炭转化;1992年02期
5 高淑玲,刘炯天;低阶煤表面改性制备超净煤初探[J];煤炭技术;2004年09期
6 付晓恒;朱书全;杨巧文;;煤炭的深度物理加工与超净煤的制备[J];选煤技术;2006年05期
7 崔之栋,李德伏;常压液碱法含碳物料的提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8 杨巧文,武立俊,支献华,王祖讷;选择性聚团法制备超净煤的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艾庆伟 赵宝玉 通讯员 吴瑞;子长创造增长新亮点[N];陕西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越;煤基燃料—氧—水蒸气燃烧零排放系统Aspen Plus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09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0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