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北部主要岩体与典型矿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11:43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北部主要岩体与典型矿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宝山矿集区北部 三矿沟 庄呼河 岩浆活动 U-Pb年龄


【摘要】:多宝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大规模斑岩型铜(钼)矿床。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已有资料,野外地质调查并采集样品,室内进行鉴定、实验测试及分析,对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北部三矿沟到三峰山东主要岩体与典型矿床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厘定矿集区北部重要岩浆活动的年龄,育宝山橄榄岩岩体为526 Ma,稍晚的加里东期的为三峰山东辉长岩460 Ma,是本区最古来的岩浆活动时期。海西期庄呼河花岗斑岩、流纹岩、以及庄呼河东花岗细晶岩、花岗斑岩年龄299~320 Ma。燕山期三矿沟花岗闪长岩、花朵山岩体西部167公里斜长花岗岩、庄呼河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英安岩的年龄集中170 Ma左右。(2)三矿沟铁铜矿床新识别出金属矿物有钨铁矿、白钨矿、锡石,自然铋、碲铋矿、辉铋矿、硫铜铋矿、硫铋铜矿,碲银矿、银金矿、金银矿、自然金,钴黄铁矿、辉砷钴矿、含锌硫砷铜矿。矿石开采时可对铜、铁、锌、钨、钴、铟、铋,进行综合利用,其中铁矿化属高温阶段的产物,铜矿化系中温热液交代形成。庄呼河金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庄呼河矿床δD水介于-109.3‰~-130.9‰之间,δ18O石英值介于13.2‰~15.2‰之间,δ30Si值介于-0.9‰~0.1‰之间,δ34S值介于2.7‰~4.2‰之间。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含少量岩浆水;石英为热液石英;硫具有岩浆来源,同时又有多宝山组地层中还原硫加入。(3)育宝山橄榄岩、加里东期三峰山东辉长岩的形成受佳木斯-松嫩微板块与额尔古纳-兴安微板块拼贴过程的影响,海西期庄呼河花岗斑岩体与庄呼河东花岗斑岩体的形成受古亚洲洋向北侧黑龙板块俯冲过程的影响,燕山期花朵山岩体和庄呼河石英闪长岩体的形成受太平洋西向俯冲过程的影响。(4)约170Ma,是矿集区北部Cu、Fe矿床重要形成时段,该时段形成的167公里斜长花岗岩(三矿沟东,花朵山岩体东部),存在明显的Cu异常,可作为下一步寻找Cu的重点研究对象。约300Ma,矿集区北部形成的花岗斑岩、流纹岩是重要的Au、Sb的矿源岩,在庄呼河东541高地花岗斑岩Au、Sb异常明显,其中Au含量高达175×10-9,并发现一粒自然金,可作为下一步寻找Au、Sb的重点研究对象。
【关键词】:多宝山矿集区北部 三矿沟 庄呼河 岩浆活动 U-Pb年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前言9-20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0-16
  • 1.2.1 矽卡岩铁(铜)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锑矿床研究现状10-13
  • 1.2.2 兴蒙造山带东段成矿作用研究现状13
  • 1.2.3 多宝山矿集区北部研究现状13-15
  • 1.2.4 存在问题15-16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6
  • 1.4 研究内容、工作方法、技术路线16-19
  • 1.4.1 研究内容16
  • 1.4.2 工作方法16-18
  • 1.4.3 技术路线18-19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19-20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20-27
  • 2.1 地层20-24
  • 2.2 岩浆岩24-25
  • 2.3 构造25-26
  • 2.4 区域矿产分布26-27
  • 第3章 主要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27-43
  • 3.1 育宝山蛇纹石化橄榄岩27-30
  • 3.1.1 样品特征27-28
  • 3.1.2 年代学28
  • 3.1.3 地球化学28-30
  • 3.2 S208省道167公里斜长花岗岩30-32
  • 3.2.1 样品特征30-31
  • 3.2.2 年代学31
  • 3.2.3 地球化学31-32
  • 3.3 庄呼河东558高地花岗细晶岩32-36
  • 3.3.1 样品特征32-33
  • 3.3.2 年代学33-34
  • 3.3.3 地球化学34-36
  • 3.4 庄呼河东541高地花岗斑岩36-39
  • 3.4.1 样品特征36-37
  • 3.4.2 年代学37-38
  • 3.4.3 地球化学38-39
  • 3.5 三峰山东辉长岩39-42
  • 3.5.1 样品特征39-40
  • 3.5.2 年代学40-41
  • 3.5.3 地球化学41-42
  • 3.6 小结42-43
  • 第4章 矿床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43-77
  • 4.1 三矿沟矿床43-58
  • 4.1.1 地层43
  • 4.1.2 岩浆岩43
  • 4.1.3 构造43
  • 4.1.4 矿体43-45
  • 4.1.5 矿石及矿物45-51
  • 4.1.6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51-53
  • 4.1.7 年代学53-54
  • 4.1.8 地球化学54-58
  • 4.2 庄呼河矿床58-76
  • 4.2.1 地层58-59
  • 4.2.2 岩浆岩59-62
  • 4.2.3 构造62
  • 4.2.4 矿体特征62-63
  • 4.2.5 矿石及矿物63
  • 4.2.6 年代学63-67
  • 4.2.7 地球化学67-76
  • 4.3 小结76-77
  • 第5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77-83
  • 5.1 成矿规律77-81
  • 5.2 找矿方向81-83
  • 第6章 结论83-84
  • 致谢84-85
  • 参考文献85-96
  • 附录96-112
  • 个人简历1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鹏瑞;李德荣;彭义伟;张明洋;;黑龙江三矿沟矽卡岩型Cu-Fe-Mo矿床矿石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特征及锆石U-Pb定年[J];中国地质;2012年03期

2 王彦博;顾雪祥;张宗保;董树义;;湖北铜绿山矽卡岩型铜铁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现代地质;2011年04期

3 童英;洪大卫;王涛;史兴俊;张建军;曾涛;;中蒙边境中段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和找矿意义[J];地球学报;2010年03期

4 张连昌;吴华英;相鹏;张晓静;陈志广;万博;;中生代复杂构造体系的成矿过程与成矿作用——以华北大陆北缘西拉木伦钼铜多金属成矿带为例[J];岩石学报;2010年05期

5 侯增谦;杨志明;;中国大陆环境斑岩型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岩浆热液系统和成矿概念模型[J];地质学报;2009年12期

6 武广;刘军;钟伟;朱明田;糜梅;万秋;;黑龙江省铜山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学报;2009年11期

7 崔根;王金益;张景仙;崔革;;黑龙江多宝山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世界地质;2008年04期

8 冯健行;;多宝山铜矿硫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J];地质与勘探;2008年01期

9 鄢云飞;谭俊;李闫华;阮诗昆;;中国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研究现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1期

10 葛文春;隋振民;吴福元;张吉衡;徐学纯;程瑞玉;;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令安;大兴安岭中北部热液铜矿床的成矿机制与资源预测[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清玲;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成矿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809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09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c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