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开采条件下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行开采条件下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上行开采 覆岩破坏规律 导水裂缝带 弯曲下沉带 数值模拟
【摘要】:为了定量研究上行开采条件下单一煤层和多煤层开采的覆岩破坏规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麦垛山煤矿仅开采6煤和先开采6煤后开采2煤两种情况下覆岩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开采6煤时,弯曲下沉带主要发育在地表以下491.02 m,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51.70 m,地表下沉值为94.00 mm;先开采6煤后开采2煤时,弯曲下沉带主要发育在地表以下380.00 m,6煤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59.00 m,地表下沉值为375.00 mm。上行开采对于下部煤层6煤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影响不大,由于上部煤层2煤导水裂缝带的发育,导致弯曲下沉带范围缩小,地表下沉值由于上部煤层2煤的开采而显著增大。
【作者单位】: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上行开采 覆岩破坏规律 导水裂缝带 弯曲下沉带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04B04)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面上项目(2011MS037)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面上项目(2016XAYMS10)
【分类号】:TD325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062.TD.20161206.2033.052.html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可以将含煤地层划分为单一煤层和煤层群等地层。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增大,开采深度也在逐渐增加,许多矿井面临着多煤层开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往对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学义;郭文彬;赵兵朝;;冈瓦纳地层特厚煤层顶水分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综合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02期
2 刘伟韬;陈志兴;张茂鹏;;覆岩裂隙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01期
3 赵宝峰;曹海东;;相似材料模拟在上行开采防治水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4期
4 于水;杨世凡;王立萌;;麦垛山矿6~#煤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4年02期
5 沈永炬;黄远;;不同间距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2012年07期
6 贾明魁;;薄基岩突水威胁煤层开采覆岩变形破坏演化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7 张玉军;;近距离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与特征研究[J];煤矿开采;2010年06期
8 李全生;张忠温;南培珠;;多煤层开采相互采动的影响规律[J];煤炭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峰;;上行开采条件下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06期
2 刘基;;顶板高承压含水层疏水降压可行性研究[J];煤炭工程;2016年11期
3 李春元;袁向涛;;薄基岩破碎顶板窄煤柱综采面安全回采技术[J];煤炭技术;2016年11期
4 张为民;杨刚帅;;断层对软岩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J];煤炭工程;2016年08期
5 李磊;;浅埋深薄基岩地表水体下厚煤层重复开采研究[J];煤矿开采;2016年04期
6 郭丽安;;浅煤层联合开采矿压规律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6年06期
7 王博文;;煤层群分组上行开采相似材料模拟覆岩破坏规律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6年05期
8 李健;张林良;;煤层群分组上行开采相似材料模拟覆岩破坏规律研究[J];科技广场;2016年01期
9 张振基;;科兴南阳煤业3209综放面过陷落柱安全技术措施[J];现代矿业;2015年12期
10 贾晓亮;廉常军;陈勇;刘学勇;;薄层顶板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合理宽度研究[J];煤矿开采;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建;;保护层开采覆岩移动规律相似模拟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5期
2 程昊;高娜娜;李日富;江万刚;;工作面采动稳定区顶板围岩采动裂隙发育范围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4期
3 唐鑫;姜振泉;曹丁涛;王宗胜;;厚煤层分层开采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的确定[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6期
4 于水;杨世凡;王立萌;;麦垛山矿6~#煤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4年02期
5 赵宝峰;;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疏放水效果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6期
6 李树刚;王琳华;林海飞;魏宗勇;丁洋;;采场覆岩“三带”演化特性的相似模拟实验及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3期
7 张宏伟;韩军;海立鑫;李明;乔鸿波;;近距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8 李学良;;基于FLAC~(3D)的采动区覆岩破坏高度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技术;2012年10期
9 杜锋;白海波;;厚松散层薄基岩综放开采覆岩破断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07期
10 李文生;李文;尹尚先;;综采一次采全高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特性浅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S1期
2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科技;2001年03期
3 石文球;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技术;2005年08期
4 张华兴,张刚艳,许延春;覆岩破坏裂缝探测技术的新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9期
5 檀双英;康永华;刘治国;张玉军;张刚艳;;祁东煤矿综采覆岩破坏特征[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9期
6 葛英豪;肖建辉;刘文中;冯士安;;许疃煤矿8223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研究[J];煤矿安全;2009年03期
7 王金安;纪洪广;张燕;;不整合地层下开采覆岩移动变异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8 张玉军;;钻孔电视探测技术在煤层覆岩裂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11年03期
9 刘凯;;地面电磁法探测覆岩破坏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02期
10 沈永炬;黄远;;不同间距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洪伟;许家林;朱卫兵;;覆岩移动的拱-梁组合结构模型的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孙如华;李文平;李小琴;;叠加开采顶板覆岩变形破坏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松;高延法;刘松玉;;覆岩结构破坏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杨逾;范学理;刘文生;赵德深;;覆岩离层注浆中注浆量的确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昆轮;张传玖;;宽沟煤矿覆岩活动及应力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易德礼;康永华;赵开全;;祁东煤矿高水压裂隙岩体综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杨居友;;覆岩(离层)注浆工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10 耿养谋;;矿山开采覆岩应力拱演化规律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金志远;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贾凯军;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黄刚;罗河铁矿充填开采覆岩稳定性及地表沉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尹士献;构造应力场与采动应力场协同作用下对覆岩变形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吴士良;对采场矿山压力有明显影响的覆岩破坏运动演化规律[D];山东科技大学;2002年
7 马其华;长壁采场覆岩“O”型空间结构及相关矿山压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8 汪华君;四面采空采场“θ”型覆岩多层空间结构运动及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9 尹增德;采动覆岩破坏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春意;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演化规律的预测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雷;深部采煤采动阶段覆岩运动规律及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周璇;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现辉;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开采覆岩大范围运动规律及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郭金帅;大倾角综采面覆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程晋国;停采线侧村庄压煤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钻孔布置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刘星辉;覆岩结构大面积异常来压规律及岩石声发射预测机理探讨[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胡晓阳;基于异速生长理论的采动覆岩离层时空分布规律与沉陷模型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8 代沛;缓倾斜中厚煤层采动应力场时空演化及覆岩破裂规律[D];重庆大学;2015年
9 韩佩博;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煤层覆岩及底板裂隙场演化规律与瓦斯运移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刘家云;深部仰斜开采工作面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10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1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