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铰接式矿用胶轮车转向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18:09

  本文关键词:铰接式矿用胶轮车转向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铰接式胶轮车 二自由度 转向越障 阻力矩 稳定性


【摘要】:防爆无轨胶轮车因其较强的机动性能大大提高了煤矿业的生产效率,促使国外铰接式胶轮车的设计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国内针对矿用铰接式胶轮车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设计理论尚不完善,仍处于仿造阶段。铰接车型号单一,无法满足多样的生产需求,也无法完全适用于多种路况。铰接转向机构作为胶轮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机动性能。因此,本文针对其转向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单自由度铰接式胶轮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满载工作状态下的原地转向力学的分析,综合考虑轮胎—路面相互作用及车轮转角、轮胎滚动速度等因素对转向阻力矩的影响,利用虚位移原理推导了原地转向阻力矩随车轮转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车轮转角达到最大45°时原地转向阻力矩也达到最大值24.68kN*m,且原地转向阻力矩随车轮转角呈非线性的增长趋势。建立了满载铰接式胶轮车多刚体转向虚拟样机模型。针对其转向时极端路况对其整车性能的影响,模拟三角形凸起、矩形坑、搓板路面等障碍路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在矩形坑路面上转向时车体载荷分布最不均匀、稳定性最差,其后桥左右轮胎载荷出现最大差值0.54kN,前架质心转向横摆角速度达到58.71rad/s,右后轮出现最大侧倾角15.63°。提取过矩形坑时转向机构中连接前后车架铰接盘处的受力数据,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显示前架与销轴接触处出现最大应力207MPa。得知此种情况下铰接盘处动应力值较大,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是铰接盘破裂损坏的主要原因。将铰接转向机构改进为二自由度,建立二自由度转向仿真模型,过矩形坑时前架质心横摆角速度值降为46.35rad/s,最大应力值降为157MPa。对比单自由度情况,可知同条件下改进后的转向机构动应力及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自由度情况,验证了二自由度转向机构的可靠性及优势。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铰接式胶轮车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铰接式胶轮车 二自由度 转向越障 阻力矩 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5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绪论9-15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矿用铰接式胶轮车发展概况10-11
  • 1.3 铰接转向机构研究现状11-14
  • 1.3.1 铰接转向机构概述11-12
  • 1.3.2 铰接转向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4-15
  • 2.矿用铰接胶轮车转向阻力矩分析15-27
  • 2.1 胶轮车铰接转向机构运动学分析15-17
  • 2.1.1 转向油缸活塞位移与转向角的关系16-17
  • 2.1.2 转向力臂与转向角的对应关系17
  • 2.2 铰接转向机构原地转向阻力矩分析17-23
  • 2.2.1 铰接式胶轮车原地转向阻力矩问题17-18
  • 2.2.2 原地转向阻力矩力学模型建立18-20
  • 2.2.3 原地转向阻力矩与车轮转角关系研究20-23
  • 2.3 原地转向阻力矩仿真实验23-25
  • 2.4 本章小结25-27
  • 3.单自由度铰接转向机构转向性能分析27-42
  • 3.1 铰接式胶轮车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27-29
  • 3.2 铰接式胶轮车多路况下转向动态性能分析29-36
  • 3.2.1 矩形坑路面上转向动态性能29-33
  • 3.2.2 三角凸起路面上转向动态性能33-34
  • 3.2.3 搓板路面上转向动态性能34-36
  • 3.3 铰接转向稳定性分析36-40
  • 3.3.1 三种障碍路况对铰接转向稳定性的影响36-39
  • 3.3.2 不同转向速度对铰接转向稳定性的影响39-40
  • 3.3.3 不同车载质量对铰接转向稳定性的影响40
  • 3.4 本章小结40-42
  • 4.铰接式矿用胶轮车转向机构动应力分析42-54
  • 4.1 多路况下的单自由度铰接转向机构动应力分析42-45
  • 4.2 铰接车二自由度结构改进45-49
  • 4.2.1 二自由度车体简介45-47
  • 4.2.2 二自由度铰接式胶轮车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47-49
  • 4.3 多路况下的二自由度铰接转向机构动应力分析49-52
  • 4.4 本章小结52-54
  • 5.二自由度铰接转向机构转向性能分析54-61
  • 5.1 二自由度铰接式胶轮车多路况下转向动态特性54-55
  • 5.2 二自由度铰接式胶轮车转向状态下越障稳定性分析55-58
  • 5.3 转向速度及车载质量对二自由度铰接车转向稳定性的影响58-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6.总结与展望61-63
  • 6.1 工作总结61-62
  • 6.2 工作展望62-63
  • 附录63-66
  • 参考文献66-7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2-73
  • 致谢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变荣;轻型防爆胶轮车功率的选定及最大爬坡角度计算[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3期

2 赵秀梅;;辅助运输胶轮车的发展、生产及研发建议[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顼熙亮;;矿用胶轮车在井下辅助运输中的应用分析及使用要求[J];科技信息;2012年14期

4 李宁;;关于某矿用胶轮车减震弹簧的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3年02期

5 程玉军;;铰接式防爆胶轮车桥荷的分配计算[J];煤矿机械;2013年08期

6 贾庆良;国内首台煤矿井下运矸胶轮车的研制[J];山东煤炭科技;2001年03期

7 贾庆良;井下轻型自卸辅助运输胶轮车的研制[J];中州煤炭;2001年05期

8 杨韬仁,王晋凤,宋恩泽,付奇;矿用防爆胶轮车的制动形式[J];机械管理开发;2002年03期

9 王艳军;液气悬挂在胶轮车上的应用[J];煤炭工程;2004年07期

10 魏晋文,李中文;浅析矿用防爆胶轮车的制动形式[J];同煤科技;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学荣;;轻型防爆胶轮车的使用经济性探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2 赵玉珍;;无轨防爆胶轮车在井下运输中的作用及改进[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3 赵立厂;;矿井胶轮车运输信号系统的分布式架构设计[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创新与发展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戴志晔;;无轨辅助运输胶轮车工作机构快速更换装置[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5 郭进伟;;基于胶轮车运输的煤矿产量监控系统研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安田;孙培国;黄丙刚;周广宇;;大型矿井胶轮车运输监控及无线通讯系统的应用[A];第24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6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刘丽静;;基于MF RC522的胶轮车驾驶员信息认证系统设计[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吴仕晗;宣威250万元补助畜力车车轮“换代”[N];云南政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梅;铰接式矿用胶轮车转向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2 王坤;煤矿胶轮车自动调度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媛瑜;矿用胶轮车前轮工作制动器动壳参数化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阳君;矿用胶轮车前轮工作制动器参数化设计的参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万志帅;某铰接式胶轮车车架静动态特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6 张毅;矿用胶轮车前轮工作制动器摩擦片及弹簧和挡盖参数化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7 苏妮娜;基于基因特征的防爆胶轮车参数化造型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8 王明广;矿用胶轮车前轮工作制动器端盖、压盘参数化设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旭贞;矿用胶轮车前轮工作制动器静壳的参数化设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天量;WC8型矿用防爆胶轮车车架的动态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5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15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