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阿尔金喀腊大湾铁矿田控矿构造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阿尔金喀腊大湾铁矿田控矿构造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阿尔金 喀腊大湾铁矿 控矿构造 褶皱变形 接触带控矿
【摘要】:喀腊大湾铁矿田位于北阿尔金地区中东段,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北阿尔金早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是目前阿尔金为数不多的可供开采的矿床之一,初步勘察已达大型规模,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与科研价值。相对于找矿勘查的重大突破,喀腊大湾铁矿田控矿构造特征的研究较少,且争议较大。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矿田构造最新理论开展研究,通过详实的野外调研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查明了喀腊大湾铁矿田主要的控矿构造样式和特征,探讨了矿田控矿构造模式及其演化历史,为进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矿体的围岩地层主要为一套晚寒武世火山-沉积岩系,矿体稳定地存在于大理岩层位和玄武岩层位之间并跟随地层褶皱弯曲而弯曲,整体构成了NWW向的倾竖褶皱,显示出层位控矿和褶皱控矿的特征。结合皱褶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时代,认为早古生代北阿尔金洋南向俯冲造成了地层发生顶面向NE的逆冲运动而形成倾竖褶皱。(2)大理岩和玄武岩的接触带是成矿结构面,其附近剧烈的物质交换形成了蚀变分带。主要包括由蚀变中基性火山岩组成的内矽卡岩带和由蚀变大理岩组成的外矽卡岩带。矿体出露于接触带之中,且往往与绿帘石、透闪石等蚀变矿物共生,体现出了接触带控矿的特征。(3)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火山岩地层,但也有一部分轻的δ56Fe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物质在运移过程中,环境发生了碱-酸-碱和氧化-还原-氧化的变化,使得成矿物质从中基性火山岩中运移到早期蚀变矿物中,最终沉淀形成磁铁矿与晚期蚀变矿物相共生。(4)一级控矿构造为早古生代洋壳俯冲背景下的活动边缘环境,控制了喀腊大湾铁矿田的产出位置。二级控矿构造为NWW向倾竖褶皱,控制了矿体的围岩地层的展布和延伸,并决定了矿体“似脉非脉、似层非层”的展布特征。三级控矿构造为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的产出位置。从构造演化角度来讲,矿田经历了早中寒武世(520Ma之前)矿源层的形成过程;早奥陶世(500-490Ma)受控于洋壳南向俯冲的褶皱变形过程:中奥陶世(480-460Ma)与中酸性岩体侵入有关的成矿过程。(5)下一步找矿思路为:顺着褶皱延伸方向,接触-蚀变带发育位置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矿层和地层陡倾的特征表明矿体深部延伸较远,深部找矿潜力较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延伸至矿田西南侧的围岩地层由于全部为中酸性岩体所吞食而与岩浆热液反应强烈,故深部存在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北阿尔金 喀腊大湾铁矿 控矿构造 褶皱变形 接触带控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9-10
- 1.2 前人研究工作及存在问题10-12
- 1.2.1 研究现状10-11
- 1.2.2 存在的问题11-12
- 1.3 研究区概括12-14
- 1.3.1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12-13
- 1.3.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括13-14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4-15
- 1.4.1 研究内容14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4-15
- 1.5 实物工作量15-16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16-27
- 2.1 大地构造背景16
- 2.2 区域地层划分16-22
- 2.2.1 太古宇17-19
- 2.2.2 元古宇19-20
- 2.2.3 古生界20-21
- 2.2.4 中生界21-22
- 2.2.5 新生界22
- 2.3 区域岩浆活动22-24
- 2.3.1 火山岩22-23
- 2.3.2 花岗岩23-24
- 2.4 变质作用24-25
- 2.5 构造25-27
- 2.5.1 断裂构造25-26
- 2.5.2 褶皱构造26-27
- 第三章 矿田地质特征27-37
- 3.1 矿田地质概括27-31
- 3.1.1 地层27-29
- 3.1.2 岩浆岩29-31
- 3.1.3 构造31
- 3.2 矿床地质特征31-37
- 3.2.1 矿体特征31-35
- 3.2.2 矿石特征35-36
- 3.2.3 围岩蚀变特征36-37
- 第四章 褶皱控矿特征37-65
- 4.1 矿体围岩地层特征37-45
- 4.2 控矿褶皱形态学特征45-51
- 4.2.1 细碎屑岩层理与劈理的关系45-47
- 4.2.2 大理岩转折端特征47-50
- 4.2.3 含矿地层深部沿伸状态50-51
- 4.3 褶皱控矿特征51-52
- 4.4 褶皱变形特征52-62
- 4.4.1 显微构造特征53-56
- 4.4.2 EBSD组构分析56-60
- 4.4.3 变形机制60
- 4.4.4 变形时代的确定60-62
- 4.5 褶皱成因62-64
- 4.6 小结64-65
- 第五章 接触带控矿特征65-93
- 5.1 蚀变分带65-74
- 5.1.1 水平分带65-69
- 5.1.2 垂直分带69-74
- 5.2 成矿物质条件74-91
- 5.2.1 实验数据74-85
- 5.2.2 物质来源85-88
- 5.2.3 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88-91
- 5.3 控矿特征91-93
- 第六章 控矿构造模式93-97
- 6.1 控矿构造特征93-94
- 6.2 构造演化模式94-97
- 第七章 结论97-99
- 存在的问题99-100
- 致谢100-101
- 参考文献101-108
- 个人简历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宏杰;;四川蘑菇山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模式[J];矿产勘查;2011年04期
2 李睿;任军丽;彭玉鲸;郭嘉琨;殷悦;;新的构造控矿类型——螺旋构造控矿[J];吉林地质;2012年03期
3 孙忠实;刘四川;郑常青;谭亮;孙黎;李娟;施璐;崔芳华;范思琦;;大兴安岭柴—蘑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及赋矿规律[J];中国地质;2013年02期
4 翟裕生;关于控矿构造研究的思考[J];矿床地质;1994年S1期
5 刘国生;安徽定远方解石矿控矿构造特征简介[J];建材地质;1997年06期
6 张寿庭,李忠权;断裂转折及其控矿特征[J];矿物岩石;1998年02期
7 王友谊;;小茅山铜铅锌矿陈家桥矿段控矿构造研究[J];江苏地质;2006年01期
8 黄清涛;安徽省罗河铁矿的控矿构造探讨[J];中国地质;1984年08期
9 朱继存;定远方解石矿的控矿构造特征[J];建材地质;1997年01期
10 李社;管太阳;潘家永;曹双林;;下庄矿田控矿断裂的分形特征[J];地质找矿论丛;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珏;;广西某地矿田构造及其控岩控矿规律(1985)[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2 孟宪刚;;辽宁阜新地宫—建设金异常区控矿构造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3 战群;;张家洼2~#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寻找盲矿体有利区域预测及验证[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会琼;韦昌山;;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控矿特征[A];全国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方法及勘查开发关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潘O,
本文编号:828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2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