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与颗粒级配相关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矸石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与颗粒级配相关性试验研究
【摘要】:为了明确矸石充填料浆流变参数与颗粒级配指标的相关性,通过开展不同级配骨料、静置时间条件下的充填料浆流态变化规律试验,研究静置时间、颗粒级配对料浆流态变化的影响。以山西省孝义市新阳某矿矸石胶结充填采煤为工程背景,基于料浆流变特性,分析管道堵塞、磨损机理,得到最优的骨料颗粒级配(2号料浆骨料级配);建立料浆不沉颗粒临界粒径公式,明确2号料浆中不沉临界粒径为14 mm。试验结果表明:料浆的初始剪切力和表观黏度均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料浆的流变特性是个多种模型复合特性的综合体现,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料浆流变曲线呈上凸状;粒径d10(即粒径累积分布中累积粒径含量达到10%时对应的粒径)、d30(即粒径累积分布中累积粒径含量达到30%时对应的粒径)与料浆的表观黏度和初始剪切力相关性最强,表明0~30μm粒径颗粒对料浆的流变性能影响最大;料浆静置时间越长,表观黏度与粒径d10,d30的相关性强度逐渐降低,而初始剪切力与之相关性则增强。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矸石充填料浆 流变特性 颗粒级配 相关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4256)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B48B02)~~
【分类号】:TD823.7
【正文快照】: 采用矸石充填采煤时,由矸石、粉煤灰、胶凝材料和水按一定配比制成的充填料浆,通常采用管道加压泵送的方式输送至采场。在正常泵送过程中,充填料浆在管道中形成稳定的结构流呈现整体匀速流动,但当物料级配不均、料浆不稳定、部分大颗粒矸石在输送中运动受阻时,会导致大颗粒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协兴;张吉雄;;矸石充填采煤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 窦晓峰;;煤矿井下矸石充填工艺系统研究[J];河北煤炭;2007年06期
3 郭广礼;缪协兴;查剑锋;马占国;周振宇;;长壁工作面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效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年11期
4 陈东;;矸石充填留巷技术的研究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8年06期
5 郭信山;庞继禄;王贯东;;高效机械化采空区矸石充填技术[J];煤矿开采;2008年02期
6 崔庆林;孙振中;朱吉胜;;十八采区矸石充填巷采技术设计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8年02期
7 周振宇;郭广礼;查剑锋;马占国;;建筑物下矸石充填巷采沉陷控制研究[J];煤矿安全;2008年08期
8 赵维平;;煤矿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实现绿色开采的重大技术突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36期
9 徐斗斗;郭广礼;栗帅;王磊;;矸石充填体压缩率对充填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J];金属矿山;2011年03期
10 田德凤;魏训涛;;济三煤矿综合机械化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应用[J];现代矿业;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占国;李玉寿;朱发浩;赵国贞;;巷采矸石充填围岩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秦立伦;;泵送矸石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3 刘增平;吕卫东;孙文亮;刘森;;串采矸石充填技术研究[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祁方坤;董军;王君;;探询绿色开采新途径:矸石充填机及矸石运输系统的改造[A];控制“三废”污染 搞好矿区生态安全论文集[C];2008年
5 于德亮;岳尊彩;刘光旭;;兴隆庄煤矿矸石充填开采技术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鲁叶江;;唐山市矸石充填对水环境影响分析[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高荣久;李树志;何浩;;矸石充填采煤沉陷区复垦建筑用地研究进展[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国杰;;基于矸石充填的煤柱回收技术探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冀联合;崔清才;冀大伟;;大倾角复杂顶板条件下原生矸石充填技术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上)[C];2012年
10 黄永忠;韩永斌;王遗南;;煤巷矸石充填开采巷间煤柱的合理留设[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 郭春秀;翟镇矿立业公司 矸石充填有了“捣实装置”[N];中国矿业报;2009年
2 程矿生 乔瑞波;郭二庄矿:105万吨矸石充填到井下[N];中国矿业报;2013年
3 江记文;济三矿实现井下矸石充填[N];济宁日报;2007年
4 汪炳青;煤矸石充填置换技术环保显效[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通讯员 李良 刁琳波 记者 韩广臣;矸石充填技术输出兄弟矿[N];中国煤炭报;2008年
6 程占国 周书振;云驾岭矿创新矸石充填技术[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7 记者 王民;金牛公司首创矸石充填技术[N];经济参考报;2009年
8 陈伟邋江记文;兖矿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创效显著[N];经理日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张国文;矸石充填开采再造“新矿”[N];安徽日报;2009年
10 梅术坚 刘建华;河北金能:矸石充填的成功典范[N];中国煤炭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剑;含水层下矸石充填采煤覆岩导水裂隙演化机理及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查剑锋;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王曦;基于煤矸石充填的重构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4 董守义;建筑物下急倾斜煤层群矸石充填开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勤;西马矿1327工作面矸石充填开采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欧懿;矸石充填法在上行开采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东升;矸石充填与垮落法混合综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李志江;新元矿矸石充填开采地表变形规律分析与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李树兴;唐山矿建筑物下综采工作面矸石充填系统开发设计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6 章如芹;煤矸石充填复垦地水盐运移特征及复垦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7 高晓云;淮南矿区煤矸石充填对土地复垦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8 莫学飞;西马矿矸石充填特性及地表移动变形控制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王宜泰;背向前进式矸石充填采煤方法及相关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高峰;煤矿区井下矸石回填与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6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6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