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煤机随机载荷的模拟分析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刨煤机随机载荷的模拟分析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刨煤机 随机载荷 刨削阻力 预紧力 动应力 疲劳寿命
【摘要】: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刨煤机的受力是随机变化的,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刨煤机的刨削能力、生产率、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研究刨煤机的载荷特性,基于破煤理论的刨刀受力模型,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出刨刀、刨头和刨链受到的随机载荷,获得了不同刨深情况下刨刀、刨头和刨链受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在考虑溜槽转角对刨链牵引力影响下,不同预紧力对刨链受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刨刀与煤发生力学耦合作用而产生的交变冲击载荷中,刨刀受到的刨削阻力最大,小刨深情况下,刀体易出现磨损破坏,当刨深过大时,刨削过程中的能量积聚与释放会出现急剧的增加,使得刀体脊背处承受较高的动应力;预紧力的适当增加能减小刨链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松紧交替而产生的振动;分析结果为研究动载荷作用下刨刀、刨链的可靠性和疲劳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刨煤机 随机载荷 刨削阻力 预紧力 动应力 疲劳寿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4105)
【分类号】:TD421.62
【正文快照】: 与薄煤层滚筒采煤机相比,刨煤机具有截深、刨削力及单位能耗小、刨落煤块度大、自动化程度高和结构简单等优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薄煤层采煤设备[1-3],但由于刨煤机工作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刨刀所受到的瞬时载荷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时变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刨头和刨链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过兵;刨煤机采煤应用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刘占胜;马英;;国内外刨煤机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J];煤矿机械;2006年10期
3 唐焕勇;;刨煤机的刨运速比选型[J];煤矿机电;2006年06期
4 石延国;崔松竹;;关于刨煤机应用情况及建议[J];煤炭工程;2007年08期
5 ;跃进—2型刨煤机组第一次工业试验总结报告[J];北京矿业学院学报;1960年01期
6 符国权;;西德刨煤机的使用和研制[J];煤炭科学技术;1981年04期
7 李志刚;;刨煤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煤矿机械;1982年01期
8 华元钦;我国推广使用刨煤机需要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J];煤矿机械;1992年05期
9 愚奇;新型刨煤机组[J];东北煤炭技术;1996年04期
10 华元钦,王润生;对我国推广使用刨煤机的几点意见[J];煤矿机电;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华元钦;;我国刨煤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A];中国煤矿综采机械化发展30周年学术研讨论文专集[C];2000年
2 华元钦;;刨煤机是解决我国薄煤层开采的有效途径[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煤矿电工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牛海明;;全自动化刨煤机系统在凤凰山矿的应用[A];煤矿安全与机械化——采、掘、运装备论文集[C];2006年
4 张强;宋秋爽;袁智;宋振铎;;刨煤机无人自动化开采成套系统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5 李长安;;全自动化刨煤机工作面安装与生产管理[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大志;许盛运;石振文;;薄煤层刨煤机安全高效自动化开采技术[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于斌;杨智文;赵军;;大同“两硬”条件薄煤层刨煤机综采技术探讨[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李洋;三一重装 全自动刨煤机组投运[N];中国煤炭报;2011年
2 樊会学;刨煤机唱起欢快的歌[N];中国煤炭报;2007年
3 李文;国产首套全自动刨煤机组投运 延长矿井服务年限[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记者 常炳林 陈昶;全自动化刨煤机长壁工作面在小青矿投产[N];中国煤炭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武晓娟 通讯员 冯诚;铁法刨煤机开创薄煤层开采新纪录[N];中国能源报;2011年
6 孙f獭”逅闪,
本文编号:872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72283.html